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肇星访问伊朗收获颇丰 美国神经过敏深感不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09:5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EWS.SOHU.COM  2004年11月12日14:56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11月6日至7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伊朗访问,期间分别与伊朗总统哈塔米和伊外长进行会谈,就伊朗核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宣布中国政府反对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

  就在一周前,中伊签署了价值近1000亿美元的长期能源合作协议。伊朗石油部长赞家内6日表态,希望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伊朗最大地石油及天然气出口国”,伊朗愿意优先输出能源到中国


  中伊间这两件事之所以引起海外媒体关注,恐怕与两大背景有关:一是小布什再次当选,专家普遍预测美将对伊朗采取更强硬姿态,伊朗可能成为下一个伊拉克,故而对中伊“接近”格外敏感。二是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西方一些媒体刻意渲染中国是油市兴盛的“罪魁祸首”,而中伊签署的这宗生意对国际能源市场、国际能源安全以及愈演愈烈的大国能源竞争又引起种种猜测。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伊签署的备忘录“再次凸现全球能源需求对美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构成的挑战”。一些媒体甚至渲染说,中国此举实际上是向布什发出挑战,意在缔结反美联盟。而伊朗学者则称,中国的举动“动摇了地缘政治之舟”,是对布什政府对伊朗,特别是对其实施制裁伊朗能源政策的“有力打击”,“无论美国多么不安,中国强势进入中东和里海能源市场的格局已既成事实”。

  上述评述过多地考虑了中伊正常合作的地缘政治意义。所谓中伊“接近”意在“联合抗美”既不客观,也不现实。两国合作实际上一直保持在正常轨道。

  首先是经贸。去年中伊贸易额已突破5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60亿美元,中国很快将成为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伊也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最重要市场之一,中国公司在伊承接了包括地铁、道路、大坝、巨型油轮等价值上百亿美元项目。

  其次是能源。与欧洲、日本相比,中国在伊朗油气市场开发相对落后。今年以来中伊能源合作步伐加快。10月,伊朗石油部长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石油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石化将在今后25年内每年从伊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同时中石化在伊获得一个油田的开发项目,合同总价值近千亿美元。

  第三是政治。伊朗不仅是地区大国,在海湾和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战略地理位置重要,而且也是伊斯兰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地位举足轻重。此外,中伊在世界多极化、人权、反恐以及阿富汗、中亚、中东等一系列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共同或相近看法,进行广泛的合作十分正常。(本报特约撰稿 唐志超)

  延伸阅读:中国伊朗在石油方面的巨大利益

  中印角力伊朗石油 最大威胁或在美国攻打伊朗

  在石油问题上的中日争夺、中越争夺尚悬而未决之时,印度这个未来的用油大国已在与中国争夺中东的石油供给,尤其是在不受美国控制的伊朗石油市场。伊朗石油是中国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对中国来说,最大的石油安全威胁不是印度的争夺,而是来自美国——如果美国通过打击伊朗最终控制伊朗石油,那么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才是灾难性的。分析家认为,在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内,这并非不可能的事。[全文]

  中国和伊朗数百亿美元石油天然气达成初步协议

  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伊朗将允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开发其Yadavaran油田﹐条件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未来25年每年从伊朗进口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伊朗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加内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北京签署了这份备忘录……[全文]

  综述:中国伊朗在能源领域携手合作

  一个是世界上油气市场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一个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和伊朗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携手合作,被许多业内人士誉为将对未来国际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双赢之举。[全文]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转自搜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14:1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