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九成内蒙古人不知内蒙古有长城 长城频遭破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1 14:3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九成内蒙古人不知内蒙古有长城 长城频遭破坏
近九成内蒙古人不知内蒙古有长城 长城频遭破坏

--------------------------------------------------------------------------------

2008-11-11 10: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九成内蒙古人不知内蒙古有长城


  内蒙古5名损毁长城者获刑,引发保护长城思考


  赵海东 本报记者 李玉波


  2008年9月下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人民法院依法对故意毁坏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芦梁山段的5名被告人作出了一审判决。


  以故意损毁文物罪,分别判处白小云、梁生祥、王世荣、任守清、崔永军5名被告3年到1年有期徒刑。


  这个发生在2007年、在内蒙古广受关注的故意毁坏长城案落下帷幕,也结束了内蒙古长期对毁坏长城“以罚代刑”的局面。


  “无知”引发的犯罪


  今年已经40多岁的清水河县北堡乡碌碡坪村农民白小云,并不知道在山上那个平时并不起眼的“土疙瘩”旁边挖掘铁矿石,会触犯法律。


  清水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紧邻黄河,却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这里大部分乡村的农民,一年到头在地里也刨不了多少粮食,为了生计,很多农民开始私挖滥采铁矿石。


  2007年开春,白小云和该县韭菜庄乡黑山子村委会尖次崖村农民王世荣联系了山西省的农民梁生祥和任守清,4人准备合股去明长城芦梁山段挖铁矿石,并且做了具体分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41:17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10月11日,山西省农民崔永军受车主的指派,开着装载机来到芦梁山。在白小云和梁生祥的指挥下,连续3天在明长城芦梁山段附近采挖铁矿石。


  10月17日,梁生祥指挥崔永军又准备挖铁矿石,被清水河县公安局的民警当场抓获。


  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专家组鉴定,发现由于白小云等人的挖掘,造成明长城芦梁山段塌方23米,周边划定的保护区被挖得破烂不堪,破坏面积共计1000平方米。专家组认定,破坏行为已经造成明长城芦梁山段严重损毁。


  白小云等人虽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他们的“无知”却让参加案件审理的清水河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震惊。


  “白小云等人并不知道在长城边上挖掘铁矿石会触犯法律,更不了解长城两侧200米内为保护区域的规定。”清水河县人民法院的一位负责人说。


  为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树立了样本


  芦梁山段明长城被破坏,并不是内蒙古唯一的损坏长城案件。近20年来,虽然保护长城的口号越喊越响亮,但内蒙古还是发生了大量损坏长城的恶性案件。


  1999年,包头市交通部门建造绕城公路,造成距今已有2300年的赵长城部分遗址被夷为平地。


  2001年,分布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其乌拉松木地段的金长城惨遭破坏,在长达1公里的金长城上,插满了围栏、界桩,使刚刚荣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金长城的保护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2006年,一条新修的公路途经内蒙古丰镇市隆盛庄东约1公里的一段明长城遗址,开发商内蒙古宏基路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无视文物局不许破坏长城的要求,将长城“推倒”20多米,深深地压在路基下面。该公司后被处以50万元罚款,但对长城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


  同样在2006年,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兴胜镇二海壕村的一段赵长城遗址被推平,准备盖厂房,破坏长度达98米。事发前,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曾多次到现场,严禁损害文物遗址的施工行为,但施工方依然我行我素,最后还是罚款了事。


  “损坏明长城芦梁山段的5名被告被判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更给政府职能部门敲响了警钟,保护长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内蒙古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永生说,近年来内蒙古发生的毁坏长城案件到最后都没了结果,最多行政处罚一下,罚点钱了事。明长城芦梁山段被毁案的参与人员被判刑,为以后审判类似案件树立了样本。


  “我们不能以罚代刑。”清水河县人民法院一位负责人说,损坏长城已经触犯了《刑法》,保护长城等文物是有法可依的。


  90%的内蒙古人不知道内蒙古有长城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历史上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前后跨越2500多年。现在在我国的新疆、甘肃、陕西、内蒙古、北京等1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长城遗迹的分布。


  其中,内蒙古是全国长城遗址最丰富的地区,分布着赵、秦、汉、隋、金、明等朝代的长城1.5万多公里,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30%多。内蒙古本身就是一个长城博物馆,但是保护工作却十分落后。


  “宣传工作不到位是长城保护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迄今为止,内蒙古的长城在很多人眼里几乎都是苍白和未知的概念。”内蒙古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永生说,保护长城,不但要有法律法规制约,还需要激发人们保护长城的意识,最关键是要让人们了解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


  内蒙古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7年9月在内蒙古选择1万多人进行长城知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将近90%的人不知道内蒙古境内有长城。


  内蒙古长城的历史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内蒙古长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建筑、地理、风俗、民族精神等广泛内容。几千年来,内蒙古的长城文化承载和传递着无数历史沧桑变迁的信息与启示。


  内蒙古长城文化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内蒙古很多人最普遍和错误的认识是,内蒙古的长城或低矮破旧、或形态全无,已经没有保护和利用的价值了。


  针对这一情况,从2004年开始,内蒙古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就着手编辑出版《内蒙古长城知识普及宣传手册》。但这一向人们免费发放的公民基本教育读本,到现在还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出版。


  “人们对长城文明的漠视和无知让我感到很痛心。”李永生表示,内蒙古的长城宣传与保护,以及长城文化事业,不只是文化、文物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6: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