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應抱團取暖度過金融危機的嚴冬
目前的金融危機之嚴重后果慢慢的在自己的身邊切身的感受到了,大批的工廠在身邊貼上了黑子白紙的封條,好多的鄉親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準備過冬。記得前不久臺灣鴻海集團郭董也親自向媒體宣布將帶領集團員工一起繼續打拼過寒冬,雖然此前他已經要宣布退居二線了。
隨著美國、歐洲各國經濟刺激方案的出臺及各洲際間的不間斷合作,希望這樣的經濟嚴冬早點過去而不斷的加大政府財政的投入力度,進而在兩岸的我們,也應該有更近一步的經濟或者金融合作抱團取暖共同渡過這金融危機的嚴冬。恰好陳云林會長的訪臺,主要是為了協商對促進臺灣經濟發展有正面意義的經濟議題,如空運直航線路、增加航點海運直航、全面通郵及食品安全合作等,臺灣工總、工商協進會、工業協進會、商總、電子電機工會等七大工商团体理事长日前不会联合召开记者会并發表聲明表示第二次“陈江会”一定要进行,并且要馬英九要“硬起来”、“不要怕!”,這樣的民間舉動便是取暖最大的善意與前提,對臺灣緩解金融危機風暴及海外工廠特別是大陸工廠降低物流成本、改善外部環境及臺島自身經濟都有更大的好處。 所以希望民進黨不要總是為了政權而不顧經濟與執政黨大動“在野”路線,不顧人民福祉傷害這來之不易的取暖時機!
趁此時機兩岸應多多開放合作領域取得更大的交流,比如陸資開發臺灣的房地產市場,開放大陸人去臺灣開戶買股票及買房等刺激方案,擴大兩岸間政府及民間經濟組織的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探討,特別是在大陸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搞活農村市場方面臺灣有很多先天的優勢,比如先進的農業,品牌化及精細化生產加工流程等,讓兩岸的農業技術及市場經營優勢互補深化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總而言之,只有溝通,才能徹底消除先前的誤解,只有溝通,才能化解很多偏見,只有溝通才會有彼此的信任,只有溝通,才會有抱團取暖,才會更好的渡過這個金融嚴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