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蔣介石晚年曾密約毛澤東訪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5 12:0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蔣介石晚年曾密約毛澤東訪台
來源:人民網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17:06:25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6月27日,杜魯門以共產黨佔領台灣,將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區安全為由,公開拋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當時的蔣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台灣,因此,他希望美國人幫助他守台灣,希望美國第七艦隊這個“保護傘”能長期在台灣海峽存在。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國人有***中國的陰謀,杜魯門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就是他們***中國陰謀的一部分。



因此,在美國人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前和他商談此事時,他沒有表示同意。經過反復思考和權衡,最後他下定決心,即使美國人從台灣海峽撤走第七艦隊,也要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6月28日,經蔣介石授權,國民黨“外長”葉公超發表聲明,一方面接受美國關於台灣防務的計畫,另一方面明確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仍為各國所公認,國民黨接受美國防務計畫,自不影響國民黨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之立場。他特意在聲明中表示:“台灣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



毛澤東看到葉公超這個聲明後說,蔣介石還有一點良心,不想***中國,不想成為千古罪人。
1954年12月,美台簽署了針對中國的“共同防禦條約”。為了表示中國政府強烈的反對立場,打破美國使台灣海峽現狀固定化的陰謀,毛澤東決定給美蔣以一定打擊。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了建國以來首次陸海空三個軍種協同作戰,一舉攻克了作為台灣門戶的一江山島。美蔣慌了手腳,他們一方面在台灣海峽增加兵力,另一方面也極力尋求國際上的“支持”。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和蔣介石各有各的打算。



蔣介石尋求國際支持,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多爭取一些外援。而美國人則打算借此機會,把台灣從中國***出去,搞“兩個中國”。美國總統艾森豪急切呼籲通過聯合國的斡旋“來停止中國沿海的戰鬥 ”。他們還搞了大量外交活動,想通過聯合國的介入來實現海峽兩岸的停火,把台灣問題從中國一國之內的問題,變為必須通過聯合國的國際問題。對於美國人的這個陰謀,蔣介石也心知肚明,他決定不接受美國總統的這個“好意”。



“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
上世紀50年代末,在實行專制統治的國民黨的眼皮下,出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情況:台灣有些人,包括國民黨內部一些人,也打出了民主選舉的旗號,要競選“總統”。原來,這背後有美國人的陰謀。
美國人見蔣介石對美國搞“兩個中國”不配合,就打算把蔣介石換掉,讓另外一個更聽美國話的人來當“ 總統”。



在美國人的活動下,台灣政壇上出現了推舉“總統 ”候選人的活動。有人推舉陳誠,也有人推舉胡適。胡適是個親美派頭子,但他是個文人,沒有從政經驗,被選上“總統”的可能性不大。於是,美國人就傾全力支持陳誠。



正當此時,毛澤東表示了這樣的態度:在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他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了這樣的話:“台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但凡在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至於當總統還是他好……十年、二十年會起變化,給他飯吃,可以給他一點兵,讓他去搞特務,搞三民主義。歷史上凡是不應當否定的,都要作恰當的估計,不能否定一切。”



毛澤東的這番話十分明確,我們共產黨只希望蔣介石在台灣當“總統”,而且只要是蔣介石當台灣的“總統”,我們就會給他一定的國際活動空間,“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不僅如此,還要讓蔣介石在台灣當“總統”當得“穩”,“給他一點兵”。毛澤東給蔣介石制定了“一綱四目”的寬大政策。



由於毛澤東與蔣介石在維護中國統一問題上見解一致,在挫敗美國人搞“兩個中國”陰謀問題上,配合也算默契,加上毛澤東在國際上公開了他關於支持蔣介石當“總統”的意見,因此,蔣介石有了與毛澤東建立特殊聯繫的打算。毛澤東也正想爭取蔣介石,以便實現台灣和平解放,因此,也願意與蔣介石溝通。



上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期,國共雙方都努力尋找能夠實現溝通的中間人。這個人終於被找到了,他就是曹聚仁。
曹聚仁是個有一定政治活動能力的文化人,過去與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都有密切接觸,國共兩黨都把他視為上賓。



炮擊金門不久,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曹聚仁並請他吃飯。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告訴曹聚仁:“只要蔣氏父子能DIZHI美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撤退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台、澎、金、馬都可由蔣管,不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活動。台、澎、金、馬要整個回來。




”毛澤東還說:“我們的方針是孤立美國。他只有走路一條,不走只有被動。要告訴台灣,我們在華沙不談台灣問題,只談要美國人走路。蔣不要怕我們同美國人一起整他。”“他們同美國的連理枝解散,同大陸連起來,根還是你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你的一套。”當在場有的人提出,美國人一走,美國對台灣的軍援會斷絕時,毛澤東說:“我們全部供應。他的軍隊可以保存,我不壓迫他裁兵,不要他簡政,讓他搞三民主義,**在他那裏反,但不要派飛機、派特務來搗亂。他不來白色特務,我也不去紅色特務。”



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毛澤東把曾經提出的給蔣氏父子的寬大政策,加以細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形成了和平統一祖國的總體構想。後來周恩來把毛澤東的這些構想概括為“一綱四目”。



“一綱四目”的具體內容是:“一綱”:只要台灣回歸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重“總裁”(指蔣介石)與兄 (指陳誠)意見妥善處理。“四目”:第一,台灣回歸祖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事安排等悉由“總裁”與兄全權處理。第二,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第三,台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重“總裁”與兄意見協商決定,然後進行。第四,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



毛澤東、周恩來在與曹聚仁的談話中除了再次強調這“一綱四目”的內容外,還強調:過去我們談的意見,不是我們個人的,是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意見,是官方的,請蔣介石放心。毛澤東還提到,蔣介石有什麼條件,有什麼意見,可以提,我們一定認真考慮。



曹聚仁到台北後,向蔣氏父子講了毛澤東的這個意思。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領導人經過一番研究,決定提出他們的一些條件。



蔣氏父子要曹向毛澤東轉達六個條件,然後雙方再進一步商量。這六個條件是: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 (即封地)。



2、蔣經國任台灣省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只堅持農業方面耕者有其田,其他內政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3、台灣不得接受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4、台灣海、空軍並人北京控制。陸軍縮編為四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在台灣。


5、廈門與金門合併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台北徵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6、台灣現任文武百官的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可降低。



這些條件,實際上是蔣介石通過曹聚仁和毛澤東多次交涉後形成的,應該說,對雙方都有利。特別是在軍隊問題上,由於毛澤東過去有過讓國民黨保留一點軍隊的意見,雙方在這一問題上能達成統一認識,實在是很不容易的。



晚年的蔣介石曾經密約毛澤東訪台
“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打斷了國共兩黨之間的聯繫。蔣介石聽到大陸方面發生一些極端的事情,對**的疑慮更深了。



晚年,蔣介石經常想起他在大陸的日子,想到與大陸溝通的問題。就在他出任第五屆“總統”之前的一個月,即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森時,竟把他稱為“老朋友”。這個消息在美國和香港傳了很久。蔣介石注意到,毛澤東對尼克森說:“實際上,我們同他的交情比你們長得多。”對毛澤東說的這句話,蔣介石思考了很久。



此時的蔣介石十分孤立。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對與**聯繫有些猶豫。他認為這時主動向**提出溝通,有點近似於投降。正在蔣介石這麼猶豫之時,**方面卻採取了一系列主動行動。在大陸,**恢復了“二二八”紀念活動。廖承志也出面發表講話,重新強調“ 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


“歡迎台灣各方面人員來大陸參觀、探親、訪友,保障他們安全和來去自由。” 1975年,**方面又特赦了國民黨數百名戰犯和特務,還給他們中的一些人安排了工作,願意去台灣或者香港的,也可任其選擇。



蔣介石得到這些消息後,心中佩服毛澤東胸懷之博大,但還是沒有採取主動行動。其原因,主要是他沒有找到合適的溝通人選。曹聚仁已於1972年去世。



正在這時,毛澤東卻派人來了。毛澤東派的這個人,是章士釗。章士釗也是一個與國共兩党上層領導人都有很深交情的人。當時章士釗已經92歲高齡,且重病在身,但他還是接受毛澤東與周恩來的委託,願意承擔溝通兩岸的任務。他到香港後,就急忙找原來的各種關係,以便恢復與台灣的聯繫。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和國民黨方面聯繫上了。他當時樂觀地派他的女兒章含之回北京,要她轉告毛澤東、周恩來:各方面關係初步接上,他在香港頂多住三個月即可完成任務回北京。不料,章先生由於勞累,休息不好,於7月1日在香港去世。因為章先生的去世,此次的國共溝通當然就沒有建立起來。



但是,蔣介石並沒有放棄實現兩岸溝通的努力。找不到合適的溝通人選,他就採取了一個特殊的方式向大陸方面打出信號。1975年春節後,蔣介石秘密找來國民黨元老陳立夫,讓他通過在香港的秘密管道,向**方面表示:可以請毛澤東來台灣訪問。



毛澤東得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但1975年毛澤東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周恩來也重病在身,他們兩人都不能親自到台灣訪問。毛澤東找來鄧小平,親自向鄧小平交待:你可以代表我去台灣,兩岸可以以此為契機,儘快實現“三通”。陳立夫得知毛澤東打算派鄧小平來台灣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為了配合這次溝通,陳立夫還在香港發表了一篇題為《假如我是毛澤東》的文章,文中說:“歡迎毛澤東或者周恩來到台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談判之路,以造福國家人民。”



他說:希望毛澤東“以大事小,不計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國共兩度合作的前例,開創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但是,正當陳立夫積極努力尋求與大陸溝通之時,蔣介石卻因病於1975年4月5日去世。海峽兩岸的再次溝通又中斷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1-5 12:01:36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楼主还真不少写,当初的谈判——失败,倒置内战的爆发,今天的台海若在谈不好,谁王谁寇都不一定了,谁掌握了中国人民的心,谁就得到了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5 12:01:38 | 只看该作者
两蒋父子,对台湾没有独立是有功的,这点是要看到的。慈溪我去过,也默默的拜过蒋介石的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5 12:01:40 | 只看该作者
珍贵史料~~~感怀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5 12:01:41 | 只看该作者
......好 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2:01:41 | 只看该作者
只能怪当时他的权力野心太大,非得追着老共打,也不知道老共到底那里得罪了他
才使后来落得个败退台湾的惨淡收场,怨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5 12:01:42 | 只看该作者
蒋介石父子还是坚决反对台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4:1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