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荣恭:九二共识、一中各表 具可行性
中评社台北10月27日电(记者 倪鸿祥)针对李登辉声称没有“九二共识”,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表示,在野人士藉口“九二共识”四字是2000年5月国民党下台后才提出的,进而加以否定,这完全是以辞害义。实际上,1992年两岸确实达成共识,这样的概念不仅长期存在,并且“在关键的时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对于部分人士质疑大陆不承认“一中各表”,张荣恭强调,至少大陆方面默认这点,双方的协商才能继续进行。他表示,这次海协会长陈云林来台,协商的议题完全是为了改善台湾投资环境、提升台湾的竞争力,马英九就任之后所推动的大陆政策进行相当顺利,所以在野人士心有不甘,企图从否定“九二共识”来否定两会协商。
张荣恭表示,国民党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现在马英九也强调“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大陆领导人胡Jintao也主张“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可见两岸已具备善意互动的条件,应该把握良机。
有关“九二共识”形成背景,张荣恭表示,“九二共识”是1992年由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就“一个中国”问题,双方进行的协商的结论,也就是1992年10月28日至31日的香港协商,以及关键的两个函件,包括11月3日海基会去函海协会,以及11月16日海协会的回函。
他指出,当时海基会在函中表示,根据国统会对“一个中国”的涵义,建议大陆方面“各自表述”,海协会回函则表示“尊重及接受贵方建议”。海基会函件所引述的国统会对“一个中国”涵义的解释,是当时李登辉亲自核定的。
他表示,正因为两岸有此互动与结论,才有第1993年4月辜汪新加坡会谈。1998年10月辜振甫到上海进行辜汪会晤,以及到北京会晤大陆领导人汪泽民;当时“行政院长”萧万长在“立法院”发表重要讲话,开头就是“1992年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这段讲话是由李登辉亲自核定的,这是当时两岸两会再创互动高峰的关键。
张荣恭指出,2000年5月2日国民党准备移交政权时,前“陆委会主委”的台联党主席黄昆辉曾说“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就是1992年所达成的共识”。同年李远哲于10月16日也说:“两岸两会在1992年确有一中各表的共识。”这些历史都清楚显示,“九二共识”的概念完全存在。怎么如今却说没有“九二共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