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核问题的症结与解决前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3 09:4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次朝鲜核危机自从2002年10月爆发以来,迄今已近两年,其间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02年10月到2003年4月中、美、朝三方举行北京会谈,这是朝核问题从再次爆发到形成危机并向高潮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从2003年4月到目前为止,先后经历了中、美、朝三方北京会谈和三轮中、美、朝、韩、俄、日“六方会谈”,是争取和平解决时期。但自2004年第三轮“六方会谈”休会后,朝核问题就处于逡巡不前状态。拟议中的第四轮“六方会谈”未能如期举行。美国总统大选后,国际上有关朝鲜核问题的种种揣测重新活跃,美国国内主张对朝用强的呼声再度上升。朝核问题会如何发展,不但是国际热点问题,而且势将牵动2005年国际时局走向的重要因素,也将对中国的战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一、朝鲜核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何在?

如把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纳入视野,朝鲜核问题已历时十年。若有关各方不采取更积极、更有效的措施,也许还要再经历第二个十年。如真出现第二个十年,当然就意味着和平解决的“无果而终”和失败。

朝核问题的复杂性和谋求解决的困难程度,不但可从时间指标上得到证明,还可从横向比较中得到更清晰的证明。冷战后相继发生了利比亚核问题、印巴核问题、伊拉克核问题,最近又出现了伊朗核问题。此外还有众所周知,但从不浮出水面的以色列核问题。利比亚核问题以利比亚对美妥协而告终;印、巴核问题以两国强行突破核门槛的方式实际上也已了结,国际社会以不同的心态实际上接受了印、巴的核地位。印、巴核问题来得急,也消失得快,由其引起的国际震荡比预期要小得多。伊拉克战争证明伊拉克军已放弃核计划,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朗核问题虽然最近才露头,但其解决过程与前景可能也相对简单、不确定性要小得多。以色列核问题更微妙,以色列从不宣称自己拥有核武器,也不搞核试验,但实际上已拥有核武器。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但以色列既然采取低调姿态,全世界也就装聋作哑,装作从不知道以色列已经是核国家。

与上述所有核问题相比,朝鲜核问题要复杂得多,牵涉面更广,震荡期更持久、更深远,解决起来更困难,其发展前景也更带不可揣测性。

就其主要症结而论,朝鲜核问题之所以更复杂、解决起来更困难,首先植根于朝美两个主要当事国之间的敌对加相互间极不信任。首先是美方极不信任朝鲜。不少美国人经常扬言,朝鲜人在谈判桌上最不值得信任。朝鲜人“在上次会议上明明作过某种承诺”,但时过境迁,在“下次会议上他们会坚持否认”。不仅如此,你(指美国人)在上次会议上“明明没有作过承诺,他们(指朝鲜人)坚决宣称你(指美国人)作过某种承诺”。正因为如此,美国坚持不与朝鲜方面举行“双边会谈”,坚持与朝方的会谈须有“第三方”在场,这也是三方会谈、六方会谈能得到美国呼应的一个重要原因。美方也因此一直坚持朝方必须“完全地、可核查地、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并坚持“一步到位”的僵硬立场。

美国对朝鲜方面的不信任首先来源于其与朝鲜方面多年谈判的直接“经验”,凯利个人2002年10月在平壤与朝方会谈的“经历”尤其影响深远。其次也来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从根本上说,美国对坚持列宁主义学说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美国不仅不信任朝鲜方面,有迹象表明,在朝核问题上,美国的不信任与怀疑对象已开始扩散到中、韩,甚至也包括日本与俄罗斯。如认为韩国在朝核问题上是个“逃离的盟友”,认为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成功地采取骑墙态度,有时是解决问题的因素之一,有时又直接导致问题恶化”。美国对中国向朝鲜提供物资援助尤其不满。

朝鲜方面同样也不信任美国,这除了多年与美打交道的直接经验及意识形态因素外,也与朝所处的复杂安全环境有关。朝与美相比,在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弱者对强敌百倍警惕是自然界天性,也是人类天性。正因为如此,朝坚持分步骤解决,以“冻结”换取安全保障和援助的立场。

朝美在核问题上的对立根源,除相互间高度不信任外,更涉及复杂的利益关切。从朝鲜方面看,既然启动核计划,就是为了搞成功,而不是为了换援助。按朝鲜方面的战略思维,核武器是效费比最高的武器。开发核武器表面上很昂贵,实际上比维持一支百万大军要便宜很多,威慑力也更强,战略影响也更大。朝鲜借开发核武器,可增加国内政治凝聚力,抵消韩国对朝的经济和常规力量优势。同时,朝鲜从伊拉克的失败和萨达姆的倒台中得出结论,类似朝鲜这样的中等国家,在与强大的美国对抗时,如无核武器,就只能任由美国宰割。朝鲜开发核武器无疑有对美国进行反威慑的战略诉求。此外,政治上,朝鲜十多年来,经济困难,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因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政治目标。在朝鲜看来,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突出标志之一就是拥有核力量。通过掌握核能力,可以达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目标。经济上,第一次朝核危机是按经济与安全补偿换取朝弃核的模式解决的,有例在先,朝鲜认为“打核牌”对朝有利可图。开发核武器即使不能成功,最少也可使朝获得相应的经济与能源补偿。鉴于美、韩方未履行其第一次朝核危机时补偿协定中所承担的义务,朝鲜在形势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如得不到相应的安全和经济补偿,就不会轻易弃核。

从美国方面看,通过谈判和施加国际压力促朝彻底弃核无疑是主要目标。但是,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利益目标不限于此,而是追求一个以朝弃核为突破口、更大、更复杂的目标。美国不但要促朝弃核,还要通过解决朝核问题,震慑其它企图拥核的国家、加强在东北亚的战略地位、维护美国全球霸主的“威望”、并促朝“政权更替”,造成反扩散和“民主扩展”的双推进。同时,美国对朝鲜核力量本身也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威胁感”和恐惧感,“不担心朝鲜把核武器甩到美国去”。在最初的惊慌后,美国立场转向僵硬,坚持朝必须全面、彻底、以“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弃核,甚至要求朝方按“利比亚模式”,无条件弃核。

朝鲜核问题难以解决的第三个症结是涉及面太广,牵动世界主要大国及东北亚有关国家的传统地缘政治利益和威望。东北亚地区汇集了美、俄、日、中、韩等国的关键利益,其中美、俄、日、中是所谓“五极”世界中的四个“极”,朝鲜半岛则是东北亚大国利益的焦点和磨心。俄罗斯和中国在朝鲜半岛有传统影响和安全利益,1950年朝鲜战争的直接背景是美国与中苏在东北亚的对抗。朝鲜战争的本质是美与中苏之间的战争。韩国视朝鲜是同一国家的一部分,希望解决朝核问题的任何方案都必须有利于朝鲜半岛最终走向统一。日本在半岛也有重大的利害关系,如借解决朝鲜核问题解决朝日关系正常化、牵制中韩、解决“被绑架的日本人”问题等等。美国采取任何行动,都必须考虑这些国家的复杂利益,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能得到这些国家支持,也可能受这些国家牵制,因而不如在应对其它核问题时有更大的自由行动空间。朝鲜则可能利用大国在半岛和东北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大胆与美周旋,在“相对孤立”中,仍然有所依恃。这与利比亚、伊拉克等无大国作背景的处境有很大区别。

二、几种解决模式分析

综合当前发展态势和各方政策意图,大致可以认为,朝核问题的解决前景最少可能出现五种模式。

第一种解决模式:美国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在东北亚引发一场新的局部战争,这可以称为伊拉克模式。只要朝核问题不解决,围绕朝核问题爆发一场局部战争的危险性就始终不能排除,这是由美国的超强地位和战略追求所规定的一种前景选择,也是一种最危险、最黑暗、危害最大的前景。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自认为是保护冷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国际警察”,负有维护冷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天然”使命。而美国牌号的国际安全秩序,其主要支柱之一就是反扩散,即阻止五个核大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掌握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此,美国冷战后历年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报告》、《四年防务评估》等战略文件,都有明确规定。此外,冷战后的美国也以在全世界“扩展民主”为己任。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价值观上与美国尖锐对立,也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这尤其增大了美国对朝鲜拥有核武器的不可容忍程度。

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爆发不久,美国就着手强化对朝军事部署,为发动对朝军事打击预作军事准备。2003年3月,布什总统批准了太平洋美军总司令部一份代号为“针锋相对”的军事行动计划,拟在必要时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军事手段,对朝鲜现有的核、导基地、设施等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美军有关部门还在综合历年对朝作战计划的基础上,推出了以全面占领朝鲜为目标的“5030”号作战计划。

近几个月,因第四轮“六访会谈”未能如期举行,布什重新当选和鲍威尔去职,美国国内鼓吹对朝用强的呼声再度抬头,甚至明确要求美国政府应采取“非外交手段”,包括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迅速解决朝鲜核问题。美国对朝军事部署也有加强迹象,并纳入其全球军事调整轨道,如加强美国驻关岛的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等远程进攻力量、拟把驻屯西太平洋的美军航空母舰增至两艘、加强驻日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把F-111战机秘密调至韩国各基地、把在“三八线”南侧驻扎数十年之久的美军地面部队与设施大规模南调至韩国南部,以避开朝鲜远程炮兵的直瞄火力等。凡此种种,均说明美国在加紧为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作必要的军事准备。

然而,与打击伊拉克相比,美国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的制约性条件更多,也更难下定军事打击的最后决心。首先,在政治上,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比朝鲜更孤立无援。在伊拉克战争前,中、俄、法、德等大国虽然都反对美国进攻伊拉克,但伊拉克不是这些大国的关键利益区,这些大国都不准备、事实让也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阻止美国打击伊拉克。与伊拉克相比,朝鲜的国际处境要好得多。中、俄两个大国都反对美国对朝发动军事打击。尤其是中国,与朝鲜互为盟友。历史上,中国为帮助朝鲜曾与侵朝美军直接交战,重挫美军,历史教训犹在。美国在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时,不能不顾及中、俄两个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反应。事实上,自从经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后,美国对在中国周边卷入战争都不能不加倍谨慎,这几乎成了美国军事战略一个信条,迄今仍对美国的军事战略有影响。同时,美国也需要争取韩国和日本的支持。但韩、日两国因担心被卷入战争,成为朝报复对象,也对美国军事打击朝鲜持保留立场。

其次,在地理上,朝鲜的地理条件与伊拉克有很大差别,美国要取得对朝军事胜利,比在伊拉克取得胜利更困难。伊拉克地形以沙漠为主,一马平川,境内植被极少利于攻不利于守,尤其利于美国空军活动。美因而能在伊拉克轻取军事胜利。但朝鲜半岛三面临海,不但多山,而且全境遍布森林,使美军高技术军事力量难以发挥战力。美国要对深藏山区洞穴中的朝鲜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成功的把握不大。朝鲜战争的历史经验证明,美如派地面部队进入战场条件极为复杂的朝鲜,更是极大的军事冒险。

第三,朝鲜拥有不容轻视的军事反击能力。尽管朝鲜军事力量在技术水平和总体战力上与美国相距甚远,但朝鲜对美军拥有强大的不对称反击能力。朝鲜的导弹打击能力不仅能覆盖韩国全境和驻日美军基地,而且可远及美国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甚至已具备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朝鲜的核力量也不完全是虚张声势。美国如按朝鲜尚未掌握核攻击能力的情报计划对朝军事行动,将是极大的判断失误。同时,朝鲜在“三八线”附近筑有大量永久式远程大炮阵地,其炮火威力所及,可以把汉城及“三八线”沿线的所有城镇化为火海。

此外,还要估计到,美国目前仍深陷反恐战争,短期不可能脱身,反恐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美国的主要战略任务。同时,美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有成为“死结”的可能,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善后工程仍困难重重,在伊拉克尤其陷入游击战困境。目前在伊拉克,美军死亡数超过千人,伤病总数已近万人。有人预测美军在伊拉克还要被拖10年,伊将成为美国的“下一个越南”。在这些问题解决前,美国也难下决心在朝鲜再辟新战场。

总之,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面临政治、军事和地形上的诸多制约。在有可能争取朝核和平解决的情况下,很难下决心在朝鲜进行军事冒险,打一场最没有把握、最难收场的战争。目前看,战争一途还未成为火烧眉毛之急。

第二种解决模式:通过双边或多边会谈,实现和平解决。这是比较理想的解决前景,但目前看,也有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美朝分歧太大,而且双方战略上还未山穷水尽,还有牌可出,还不到愿意妥协之时。

对朝鲜方面坚持开发核武器、并公开披露其拥有核能力的意图,国际上目前有多种分析。有人强调,朝鲜目前并未掌握核武器技术,只是虚张声势的讹诈,以求从美方和有关国家获得经济与战略上的好处。这一判断不但流于揣测,而且也是一种冒险。从朝鲜战略思维及事实看,开发和拥有核武是朝鲜积极追求的目标,不到山穷水尽,朝鲜就不会放弃。朝的不妥协立场,增大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困难。同样,美视防扩散为其冷战后的关键利益,是其安全与威望所系,美在意识形态上还谋求把美式民主推及朝鲜,也不会轻易改变对朝僵硬立场。

除美朝不妥协外,俄、日、韩等对朝核危机已经麻木,出现了朝核危机“疲劳症”,对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信心、决心和急迫程度都已下滑。这也不利于加快推进朝核和平解决进程。

第三种解决模式:利比亚模式。这是和平解决模式的变种。利比亚对美妥协后,第三种模式一度成为美国媒体的主调。它意味着朝鲜对美彻底屈服、无条件投降。但朝鲜的战略传统使朝不可能走这条道路。除非朝鲜如美国和西方媒体最近所鼓噪的那样,国内发生所谓“重大变动”。最少在目前,还看不到出现第三种解决模式的可能性。

第四种解决模式:循印度和巴基斯坦模式发展,即朝鲜强行突破核门槛,成为继印、巴以后的第三个实际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在国际一片反对声中,冒国际制裁和军事打击风险而突破核门槛的。两国1998年突破核门槛后,虽然受到国际制裁,但都在可承受的限度内。“9•11”后,因国际政治重心转向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美国需要印、巴等支持其反恐,因而取消了对印、巴的制裁。美与印、巴关系的密切程度甚至超过了两国核试验前的水平,国际社会也普遍恢复了与印、巴的关系。换言之,印、巴的核冒险取得了成功,以极微小的代价突破核门槛,成为实际上的核国家,赢得了难以估量的战略主动。

印、巴模式对朝鲜是有吸引力的。朝核问题迁延不决,有利于朝鲜按此模式达到核目标。因为会谈过程并不影响朝继续进行核开发。朝实际上拥有随时进行核试验的主动权。一旦朝真的冒险进行核试验,强行突破核门槛,美国及国际社会很可能像对印、巴一样,望核兴叹,听任朝鲜成为实际上的核国家而无可奈何。

第五种模式:以色列模式。即不事声张地搞核武器,不搞核试验、不声张,成为不出水的核国家。

目前,朝核问题出现久“拖”下去的迹象。有人认为“拖”也是一种解决前景,这是被表面现象迷惑。拖不过是一种过渡模式,拖下去的最终结局还是要回到前述五种前景上来。

在拖的过程中,美如从反恐及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纠葛中脱身、或者在技术上有突破,特别是侦察技术、定位技术及精确打击能力有新的提高,确实有把握搞掉朝鲜的核设施,拖就成了美国对朝进行军事打击的准备阶段,第一种解决模式就会加快实现。

朝鲜方面如在核技术上有突破、特别是核导结合上有突破,或者政治、战略上有大的变动,或者国际战略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如出现美国在伊拉克的困难增大、恐怖分子进行新的大规模袭击、韩国出现经济政治动荡等情况,朝鲜认为时机对自己有利时,也可能下决心按印、巴模式突破核门槛。在此情况下,拖就成了朝成为实际上的核国家的准备阶段。朝鲜也可以在掌握核技术的条件下,不公开突破核门槛,成为以色列第二。此时就出现了第四或第五种解决模式。当然,也不排除在拖的过程中,出现有利于和平解决的国际条件,经过一个时期的反复讨价还价,各方达成和平解决朝核的协议。但这要求美、朝两方最少有一方愿意让步,或两方都愿意让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1: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