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建构主义的三点疑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3 11: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建构主义的三点疑问

徐迎宾

1、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认为,“敌人”、“对手”、“朋友”三角色是行为体在社会互动中建构起来的,这主要取决于:“自我”和“他者”的第一次相遇,当“自我”和“他者”第一次相遇时,“他者”发出的信号是友善的,“自我”接收后也确认为友善的,并回馈友善的信号,那么双方就可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这主要是说,双方关系的如何建构,取决于“他者”发出什么样的信号,“自我”又如何解读和回馈信号,即关键在于“他者”的行动。但问题是,事情往往不是完全如此的。“自我”和“他者”第一次相遇时,在“他者”未发出任何信号之前,“自我”便对“他者”产生了某种自我反应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往往是负面的,来源于人类先天不安全感。这种先天的不安全感使“自我”所不熟悉的“他者”出现在自己视野中时,“自我”所首先想到的是担忧和恐惧,即“他要干什么?”。而这种“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又影响了“自我”对“他者”所释放出来的信号的解读。所以我个人认为,温特“自我”和“他者”第一次相遇取决于“他者”的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至少部分如此。例如,原始社会中的人类;在陌生环境中的晚上一个人行走时,突然出现了另一个人的时候。所以,温特“第一次相遇”说忽视了“自我”的这种先天的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2、温特建构主义认为: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无身份也就无所谓利益,就更谈不上有意义的行为。
  那么,这种“身份”是恒定的,还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固定身份的行为体拥有利益,那么转型中或正在建构中的身份的行为体是否具有利益呢?
  比如中国,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的身份是什么?至少还在建构过程中。那么中国有没有利益?显然是有的,而且是有明确利益的,并在这种利益的指引下展开了大量的国际行为。那么这种矛盾怎么解释?  

3、温特在其著作中援引的一个经典例子是:英国拥有核武器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于美国的意义完全不同,英国拥有核武器对于美国来说,会在康德文化中解读,而朝鲜拥有核武器则是在霍布斯文化中解读。但是同样是盟友的日本,为什么美国不让其发展核武器呢,为什么日本发展核武器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在康德文化中解读?难道这只是说明了美国对日本的不信任?

                                                 ——2006年10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mjy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8-3 21:19: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gangquanz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7-8-7 18:06: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07-9-16 17:3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

it's a point to discuss
5#
发表于 2007-10-12 15:29:19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潺洞

从维护国家利益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比较理解美朝这两个国家行为体的对峙,国家行为体施动的目标指向就是国家利益。但从另一个角度——国际体系结构来看则让人颇费思量,虽然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毕竟有一个联合国,有国际公约和其它国家制度,朝违反国际法规可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处理或是交由安理会处理,为什么要由美国来当家长呢?也许人们可以用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理论作这样的解释:国家利益由权力界定,而权力与利益均由物质建构而成。在国际体系中美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享有特殊的能够造成国际体系变化的、导致不同结果的权力分配,对它来说,追求权力、增加权力、分配权力是其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的,这种解释可以让我们很好的理解美国的行为,却无法解释朝做出的一系列施动。
所以转而向建构主义求助,寻求在利益文化认同视角上的解释。
但正如楼主所言,建构主义可以解释为什么朝鲜伊朗拥有核武器与英法拥有对美国的不同意义,却又不能让人信服地理解其对日本拥核的反应。
6#
发表于 2007-10-12 19:15:11 | 只看该作者
hao
7#
发表于 2007-10-12 19:15:20 | 只看该作者
:o
8#
发表于 2007-10-12 19:15:32 | 只看该作者
zhen hao a
9#
发表于 2007-10-12 21:45:59 | 只看该作者

rwe

rweqqqqqqqqq
10#
发表于 2007-10-12 21:46:16 | 只看该作者

tyre

yeryyyyyyyyyyyy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7 00: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