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新一代 “天之骄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7 09:3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一周前的朝鲜,建国60周年的喜庆气氛让这个国家热火朝天。而无论是大型团体操和文艺表演《阿里郎》,还是专门为迎接国庆60周年而编排的团体操《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年轻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身穿节日的盛装,或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对祖国生日的庆祝活动中,或在观众席上高呼革命口号。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相比于朝鲜本身的神秘性来说,这个国度里的年轻人同样吸引着国际媒体的视线。因此,数年来,朝鲜年轻人的一举一动以及随着年代发生的变迁,也成为国际媒体笔下浓墨重彩的焦点。

  朝鲜特色的生活方式

  20岁的白秀莲满脸困惑地自问:“我听说过哈利·波特吗?”当听朋友们提示后才恍然大悟,“那部书啊,我喜欢极了!”

  这是2005年11月,美联社记者在平壤看到的一幕。在他们自认为是难得的采访经历中,朝鲜官员家庭出身的白秀莲给了他们一个惊喜。这个当时大三的女生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因此与另外一位同伴一起给访问团当翻译。白秀莲的头上别着浅蓝色的发卡,手提粉红色的塑料包,这个装扮,被美国记者认为“与平壤街头随处可见的实用性服装形成了反差”。

  白秀莲的同伴叫延玉珠,是一名朝鲜外贸官员的女儿。曾经在印度生活过3年的延玉珠显然更喜欢本国文化,她告诉美联社记者,自己国家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比西方的作品更好,“西方电影和歌曲没有主题思想”。
  朝鲜是否也有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在国际媒体中并没有定论。有媒体曾以兴奋的心情介绍说,平壤年轻人流行MP3,而用途主要是“能学外语和听歌”。一位来中国探亲的平壤居民也表示,中学高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中,“好像每10人中就有1人有MP3。”而据介绍,现在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孩子们还用DVD看中国电影。

  但另一方面,朝鲜媒体最近开始关注人们的穿着。据《东方早报》报道,当地媒体为了倡导“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所以对“坏典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从几年前开始,朝鲜中央电视台就不断批评那些不梳辫子的妇女和“头发超过三厘米”的男青年,“甚至在电视上曝光他们的姓名和住址,让人们引以为戒”。

  此外,法新社还曾引述韩国媒体的消息称,朝鲜从去年开始“正阻止韩国流行文化渗透”,用意是“为了配合进行对付外来文化的心理战”。而在韩国媒体的描述中,近年风行一时的“韩流”已经吹到了朝鲜,朝鲜年轻人甚至连韩国电影中的对白或流行语都背得滚瓜烂熟。这种情况是韩国媒体一厢情愿地炒作,还是果有其事,至少现在尚无从证实。

他们也享受着豆蔻年华

  朝鲜年轻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经常为世界瞩目,那就是朝气蓬勃的美女拉拉队。

  北京奥运会期间,这支拉拉队的身影出没于奥运会的举重、摔跤、射击和足球等项目的比赛现场。多数场合,他们都身穿红衣头戴红色的棒球帽,手里挥舞着朝鲜小国旗。8月13日亮相于北航女子举重69公斤级举重现场的朝鲜美女拉拉队,一共有50人。而此次来中国的拉拉队员一共有166人。

  其实,早在几年前,朝鲜美女拉拉队就已经风靡国际赛场。2003年在韩国举办的第2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由300名豆蔻年华的美女组成的朝鲜拉拉队曾大出风头,以至于很多排队买票的韩国人并非为看比赛,而是想一睹朝鲜美女风采。“在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紧张之际,朝鲜的美女拉拉队也让韩国人看到了两国统一的希望。”当年8月26日,加拿大《环球邮报》曾如是报道。而时年21岁的拉拉队长徐熙素(音)在谈到韩国人时说:“当然,我也想和他们交谈,告诉他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梦想,就跟他们一样。”她说:“我相信韩国人认为我们很古怪,这些误解使两国的统一更难实现。”

  活泼,热情,开朗,是朝鲜年轻人出现在国际场合的统一形象。而事实上,在本国的一些重要节日和活动场合,朝鲜年轻人也一样迸发着活力。2007年6月19日,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进入党中央工作43周年纪念日,又恰逢端午节,朝鲜青年学生在平壤各主要广场举行集体舞会,欢度节日。记者夏宇在凯旋门广场看到,年轻的学生们穿着民族服装,忘我地投入到舞蹈中,虔诚和纯洁的神情写在一张张青春的脸上。

  在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市,有一个朝鲜人开的饭馆玉流馆,因为和平壤的著名饭店玉流馆同名,且是朝鲜人开的,所以已经成为丹东当地的一个特色饭馆。丹东玉流馆的服务员都是来自平壤的年轻人,她们不但对卡拉 OK点唱机的曲目非常熟悉,而且中文歌曲也唱得很好。这些毕业于平壤当地大学的年轻人,一般到国外三年就要轮换回国,而国外生活的经验,也使他们如美女拉拉队一样,成为了朝鲜与世界沟通的民间大使。

  他们也有追求和浪漫

  当然,作为一个纪律特别严明的国家,对年轻人的很多规范要比其他国家更多一些。

  从2006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始,朝鲜实行了严格的禁烟措施。根据当时朝中社的报道,积极开展反吸烟活动“包括采取措施剥夺吸烟者上大学的权利”。这个消息被英国《卫报》当年以“朝鲜:吸烟者被拒大学门外”为题进行了报道。报道同时表示,朝鲜政府希望在2010年之前使吸烟率大幅下降,那些希望戒烟和求学的年轻人,不妨试一下一种草药戒烟糖。

  不吸烟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朝鲜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当中国的大学生多数都对城市趋之若鹜的时候,朝鲜还有很多年轻人将目标对准了农村。记者在平壤市江东郡九宾里合作农场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姑娘。2002年毕业于平壤一家大学食品工程系发酵专业的银英,响应金正日关于发展农业的号召自愿来到农场工作。“我要扎根农村,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这里。”

如今,距离记者上次到那家合作农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5年,不知道银英现在还好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中国上世纪电影中的浪漫一幕,今天依然在朝鲜的年轻人中上演。无论是在大同江边的草坪上,还是在万寿路的艺术剧场前,在平壤的一些主要景点前,往往会遇到新人正在举办婚礼或拍照的场面。虽然没有风靡国际的“网恋”,但爱情仍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浪漫的气息。

  零距离接触平壤大学生

  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相比,他们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刚刚欢庆完建国60周年的平壤外国语大学,9月12日又迎来了一批中国客人。

  当天,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晓明在该校礼堂发表题为“深化中朝合作,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并与数百名师生进行了交流。记者也因此有机会走进朝鲜大学校园,零距离观察朝鲜的大学生活。

 
  想学中文的越来越多

  “要学习文言文,能用李白时期的汉语说话,这对别人是苛求,但对你们这是必要的和起码的,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一段字正腔圆的汉语普通话从一间教室传来。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走进教室,原来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在上课。老师用录音机放一段汉语录音,学生进行跟读。虽然是刚入学不过半年的新生,但他们的汉语已经水平很高了。发音准确,一点也不像外国人在说汉语。外大的校长朴正镇介绍说,他们学校的汉语系毕业生供不应求,各单位都抢着要。现在想学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和教室都不够用。

  朴校长说,汉语系是平壤外大的第二大系,虽然英语系的学生人数最多,占了全校学生的一半,但是他们的第二外语都是汉语。朝鲜教育省的韩奎三局长则告诉我们,朝鲜有300多所大学,还有几千所专科学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专业把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或者第二外语,这样算下来,学习汉语的学生简直不可计数。

  关心中国先进人物
  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而现在的朝鲜人了解中国,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朝鲜电视台播放的中国影视剧。最近描写反特题材的中国电视剧《暗算》在朝鲜热播,朝鲜朋友说,又一次出现了当年《渴望》播放时引起万人空巷的情景。中国其他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像《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等也在朝鲜的电视台播放过。不过,这些影视剧里的中国大多是过去时的。

  明年就要上大学的外大附中女学生徐尹美,今年到中国参加了首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获得了三等奖。谈到这次中国之行,她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她告诉记者,自己游览了颐和园、故宫,参观了孔府、孔庙,还登上了泰山。她说中国有了很大变化,“和在电视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崔贤民是外大中文系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精干帅气的小伙子,非常关心中国正在开展的向冯理达学习的活动。他表示非常想了解这位“一心追随党,一生热爱党,一贯忠于党,一切献给党”的海军医学专家的先进事迹。

  小崔还对刘晓明大使演讲里面有关世界形势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他说他想了解“中国对世界形势的看法”。

  “天之骄子”没有“骄”气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除了汉语的听说读写几门功课之外,小崔在大学期间还学习了“主体哲学”,“金日成和金正日革命历史”,“心理学”,“逻辑学”等课程。小崔说,学校生活一般是上午上课,下午自习。课余生活可以打篮球、踢足球。

  朝鲜大学生没有找工作的烦恼,因为工作由国家来分配。朴校长介绍说,外大毕业生的去向是朝鲜的教育、贸易、科技、外交等政府部门以及人民军。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相比,他们真可谓“天之骄子”。

  可是“天之骄子”并没有太多“骄”气。朝鲜大学生穿着打扮整洁朴素,男学生都穿着白衬衫,打着各色领带。女大学生几乎清一色白衣蓝裙,有的素面朝天,有的画了淡淡的妆,但绝没有任何妖艳。她们都把头发扎成马尾辫,只有扎头发的头花儿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显示了姑娘们爱美的天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20: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