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人担任中国外交智库首席专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7 08:5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联合早报

易锐民

  九七香港回归时,港人以为,今后有关香港的外交全由北京包办,港人无话事权。但11年过去,竟然有港人成为一个专注中国大陆外交的智库负责人,不但为香港,甚至为整个大陆的国际关系提供建议。

  曾任前香港特首董建华顾问、有“国师”称号的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在今年3月受邀担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并将牵头成立该会下属第五个机构—香港中心。

  叶国华说:“这个会的首任名誉理事长是汪道涵(前海协会会长),第二任是吴学谦(前中国外交部长),第三任是经叔平(前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任就是不才。”

  他一口气数出国研会的前任领导,看来是要显得他这个“香港人”身份的特殊性,以证明北京有新思维,想用“香港人”去发展中国大陆的“国民外交工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简称中国国研会)的成员,由中国外交部的退任领导,以及原中国驻外大使组成。至于为何找上叶国华,他说,可能是他曾推动欧亚论坛等国际关系的学术活动。

  他说,香港中心将于今年9月至10月间成立,“主要是配合国研会在11月主办的第二届中俄文明对话论坛,该论坛去年在俄罗斯办第一届,若发展顺利,未来可能扩展至全球论坛。”

  除香港中心外,中国国研会还设立石油能源中心;俄罗斯、中亚中心;阿拉伯、西亚中心;以及东南亚中心。

  将成立的香港中心,主要任务是组织研究力量,向北京提出建议,让中国的外交政策有适当的包装,更好地向外解释及沟通,以减少他国人民对中国的误解。

据悉,香港中心除发表研究报告及论文外,对一些较敏感课题的研究,将以类似内部参考的方式提供给领导,甚至在一些对中国可能有影响的大事发生前,向中国决策当局提出预警。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其实,叶国华对成立香港中心并不那么迫切。他说,正因为国研会首次由“外人”去操办,北京有关方面也要时间去适应,所以他须小心制定香港中心的章程,目前仍在草拟中。

  不过,他透露,香港中心将由50至100人组成,包括企业家、学者、专家、传媒人等,都来自大陆以外。他说:“香港缺乏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可能需多吸收欧美及东南亚的人。”

  前香港大学校长、新加坡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就已口头接受了叶国华的邀请,担任香港中心的成员。

港发展智库经费不足

  至于该中心的经费,叶国华表示仍未定下目标,须根据香港中心的章程而定,不过,肯定需要在香港筹募部分经费。

  访谈至此,叶国华显得有点感慨,因为作为香港首名办智库的人,过去20多年曾培养出多名治港人才,然而他发现,香港在支持智库方面的资金仍严重缺乏,以致智库难以发展。

  他说,香港的治港人才明显不足。不过,香港在中国大陆目前刚开始的“复兴”(叶反对用“崛起”这个词,因它显得太硬)过程中,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以推广中华文化,介绍新的中国文明。

  至于马英九当上台湾的总统,两岸关系正进入一个良好的互动时,叶国华认为,港府应迅速改变思维,争取台湾各界包括在野民进党对香港的亲近,从而减退对大陆的疑虑。

  对港府高官思维有相当认识的叶国华坦言,不期望港府能够很快就改变,因此,关键仍在北京,须适时对港府提出新的工作指引,以便香港在新的两岸关系中发挥作用。

 在2003年急流勇退,主动从政界返回商界的叶国华,今天因香港中心的即将成立而再度活跃起来。他是否静极思动呢?对此,他否认,并强调他并非重返政界,只是感到这是一个中国国民应有的责任。
  他说,香港中心成立后,日常运作将交由他人打理,而他仍专注个人的生意。他的名片上写上:“家在香港、根在地球”。这正是他的个人理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8 12:06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