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威特每日新闻》:放弃中国产品太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4 14: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威特每日新闻》:放弃中国产品太难


环球时报
2008-10-10


美国《威特每日新闻》10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制造”产品已经包围了我们

听说来自中国的受污染巧克力了吗?如果你错过了,我不怪你,因为后来其他一些事情占据了主要的新闻版面。

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像在午夜街头挥舞着肮脏塑料杯子的酒鬼一样。道琼斯指数活像一个痴迷于追逐巨龙的爆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像是没有尽头的冒险故事。

不管怎样,中国受污染巧克力事件只是受污染产品系列事件的最新篇章。

几个月前,洛杉矶KFI广播电台采访了一名作家,她决定过一年不买任何中国产品的生活。这名作家兼记者萨拉?邦吉奥尼在采访中描述了没有DVD播放器、太阳镜和其他一系列东西的生活有多困难。

在发生受污染巧克力事件后,我也曾尝试采取相似措施。我本以为,通过详细记录自己的生活用品,来看看我究竟有多依赖中国产品会是一个好主意。

我的手机是台湾制造的,但如果没有中国大陆制造的充电器,它就不能工作。我有两个计算器,一个是日本制造的,还有一个是中国制造的。录音机,中国制造。电脑键盘和鼠标,中国制造。我的鞋是印度制造的,但衬衫、内衣和裤子都是中国制造。急救箱里的消毒纱布呢?中国制造。我的便携式咖啡杯来自中国,放在桌子抽屉内的木制筷子也来自中国。我从洛杉矶治安局拿的一张CD来自中国,另一张从联邦调查局拿的CD来自爱尔兰。一个纪念披头士录影带“黄色潜水艇”的小玩具汽车也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甚至我的修正液和放笔的塑料瓶也都产自中国工厂。不仅如此,连笔也来自“中央帝国”。

我猜,如果马上丢掉中国制造的东西,我的桌子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乱,但我的衣服和那些棒极了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就变少了。我也没办法记笔记或打字了。很明显,我们都十分依赖中国产品。


别误会,这并不是一番反华言论。几年前,我曾决定停止购买FaGuo产品。坦白地说,那只是意味着我要吃更多“自由薯条”(为抗议FaGuo对伊拉克政策,美国一议员2003年将法式炸薯条改名为“自由薯条”)和“自由烘烤面包”。

除非有人能找出“自由巧克力”和“自由CD唱片”,否则放弃中国产品可要困难得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0:43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