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大选:油价成选战"武器" 希奥争打能源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9 09: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巴马称要从“石油暴政”中争取解放  希拉里嘲笑对手曾支持“新能源法案”

    新华社特稿 随着美国市场上原油价格本周逼近120美元每桶历史新高,能源问题成为美国总统竞选人在选战中可利用的新“武器”。     

    民主党总统竞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25日在即将举行预选的印第安纳州均打出“油价牌”,表明各自在能源问题上的立场,为自己拉票。

    “劫富济贫”

    奥巴马竞选团队把当天的竞选活动安排在印第安纳州一个加油站内。

    奥巴马在演讲中说:“对这个国家的富裕者而言,高油价只算一件烦心事;但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即将演变成危机。”   

    因此,他主张当油价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时,政府应对获取暴利的石油企业增收“意外所得税”,用这笔税收“接济”消费者,缓解高油价给工薪阶层带来的负担。

    除了保持替低收入群体说话的一贯风格,奥巴马还不忘争取更多中产阶级选民支持。

    他说,政府还应对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减税政策,如此一来,这些家庭有望每年多收益至少1000美元,用于补贴其他开支。

    奥巴马指责政府当局在控制油价方面没有作为,暗示如果他当选总统,势必带来改观。   

    他说:“现实是,我们面临的能源危机没有一个简单答案——我们需要一个能和我们共同直面问题的总统……最终,我们将减轻普通家庭的油价负担,直到印第安纳州和全美国的人都说‘足够了’。现在,是我们从‘石油暴政’中争取解放的时候了。”

    猛批对手   

    阐述完自己的能源主张后,奥巴马话锋一转,借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约翰·麦凯恩本月早些时候提出的一项减税主张,把矛头对准了麦凯恩和支持这一主张的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28:14 | 只看该作者
麦凯恩本月15日首次发表系统性阐述经济政策主张的讲话,呼吁国会通过法案,在5月底到9月初之间暂停征收联邦汽油消费税,以缓解油价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压力。   

    奥巴马认为,暂时停收汽油消费税只为普通消费者平均节省25美元,实属“隔靴搔痒”,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影响政府在道路维护方面的必要投入。

    他说:“我不希望有人愿意节省这必要的25美元。他们可能将开车行驶在一座不安全的桥上。”   

    对于这一主张的提出者麦凯恩和支持者希拉里,奥巴马称他们是“拥有华盛顿经历的竞选人”。“他们的出发点好,”他说,“但他们在华盛顿的时间太长。尽管他们经常谈论自己在华盛顿的(从政)经历,结果却是什么都没发生。这个国家30多年来连一个燃料能效标准都没推出。”

    他说,政府在能源问题上无能,其后果却由消费者来承担。“我们从这些经历中得到了什么?——每加仑(3.78升)汽油价格逼近4美元。”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汽油平均价格25日创下新高,为每加仑3.58美元,一些地区甚至达到每加仑4美元。

    针锋相对

    希拉里25日在印第安纳大学的演讲也以油价为由头,与奥巴马针锋相对,嘲笑他支持2005年出台的美国“新能源法案”。

    她说:“当应该挺身反对石油企业、反对迪克·切尼的能源法案时,我的对手却表示支持。这一法案将几十亿美元利润拱手让给石油企业。”

    由副总统迪克·切尼牵头制订、总统乔治·W·布什签署的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自出台以来,广遭民主党人诟病。   

    批评者认为,布什、切尼与美国石油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法案的目标之一就是为石油企业减税,因此法案的主要受益者是能源企业,而非公众。

    希拉里还讽刺奥巴马阵营的一则竞选广告。这则广告宣称奥巴马没有接受来自石油企业的竞选捐款。

    她说:“我知道我的对手在广告中称他没有拿石油企业的钱。当然,没有人这么做。因为这是非法的,100年来都是如此。”
3#
发表于 2008-9-24 17:32:31 | 只看该作者
油价不要跌 我买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3: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