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早报 执政百日:马英九哪里出了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12: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执政百日,无论蓝绿都对其表达了强烈不满,其态势似乎盖过了不久前陈水扁弊案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若回想几个月前马英九上任之际,台湾内部对“马上就好”的期待,那么面对马英九所面临的处境,实在有今非昔比之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2:44:09 | 只看该作者
百日回顾,争议不断


  仔细回顾和分析,马英九上任百天,做了三件事情:一是组建了班子,其中包括人事任命;二是在恢复台湾经济问题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三是使两岸关系大幅回暖。但在这三件事情的实施过程中,马英九展现了自己的风格和色彩,但也正是这些风格和色彩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首先,从人事任命来说,从对具有绿营色彩的陆委会主委赖幸媛的任命,到跟随他拼选战的蓝营人士几乎都没有得到官职,马英九有意成为“全民总统”的意念,尤其是刻意讨好、拉拢绿色选民的做法,在蓝营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反弹。


  其次,在恢复台湾经济的问题上,马英九的“博士内阁”虽然提出了一些措施,但对挽救台湾的经济似乎都没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在内外氛围的拖累下依然毫无起色;尤其是不久前他公开表示,竞选期间的“六三三”目标(亦即经济成长率达到6%、岛民所得达到3万、失业率3%以下)将在四年内达成,从而导致原先抱有“马上就好”的民众感到极度失望。


  最后两岸关系方面,虽然“五二○”后的一个月内,马英九推出了一系列从包机到开放陆客赴台的措施,但在涉及政治敏感议题上,马英九似乎刻意凸现台湾的主体性,从而使两岸关系改善乃至向着统一方向迈进的深蓝人士感到极度不满。但与此同时,马英九周前也提出“非两国论”,亦即认为两岸关系目前是特殊的关系,但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从而又导致绿营的极度不满。在两岸问题上,如今的马英九似乎里外都不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2:45:22 | 只看该作者
青史留名不必面面俱到


  另外,面对陈水扁的弊案,作为台湾最高领导人的马英九似乎也显得十分平静,不但刻意强调尊重司法不予介入,而且就连红衫军的施明德求见也被拒绝,从中显示马英九稳重但又过于刻板的个人和政治性格。


  实际上,稳重而过于拘泥的政治性格,正是马英九一以贯之的特点和风格。这既体现于他的思考周密、魄力不足,也体现于他的“不粘锅”的处事风格,更体现在他的理念有余、务实不足之上。上述三个领域里出现的纷争和问题,都凸现了他的这些特点或弱点。


  当然,在经济问题上,百日时间还太短,况且最近内外环境都不佳,但如何从根本上为台湾经济找到合适的定位和出路,同时遵循台湾经济的自身规律,这是马英九的“博士内阁”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香港前特首董建华的经验和教训有必要汲取。


  董建华从本质上说是个好人,同时在理念和眼光上也十分独到,尤其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就看到了香港经济的致命弱点,因此刻意推出“八万五”住房计划,并打造香港成为高科技中心。但是,这个思路却与香港经济的荒诞而成功的规律(亦即以房地产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相违背,而且在公务员体系内部也没有理顺种种关系,最后导致民怨沸腾而不得不以辞职收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2:46:10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华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体制内部离心离德,最后成为孤家寡人;二是目光远大,一针见血,但却无法与香港的成功规律相衔接;三是性格过于温柔,魄力乃至霸气不足,最后导致全面失败。马英九如今尚未有董建华当年的雄心和远见,但董建华的性格弱点和在体制内的困境,与今天的马英九倒是有几分相似。


  马英九基本上是个好人,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他不会像陈水扁那样无赖,绝大多数民众也都会相信;他思考问题的逻辑基本上周密,凡是有过学术训练的民众也都能感受到。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必定会成为一个令人称道的领导人,其间他尚缺乏作为领导人的深刻和宏观、处理政治事务时的魄力和果敢、面对政敌时的谋略和手腕。


  马英九有意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领导人,因此刻意左右逢源,每每在这过程中患得患失。须知政治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台湾本身离一个完美的社会相距尚远。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只要具备历史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只要在某一个关键的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哪怕需要力排众议,排除万难,甚至牺牲自己连任的机会,民众就会就此记住他,他也一定能够青史留名,这将比一味追求完美,天天在谨慎之中度过要好许多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2:46:38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关系:仍寄希望马英九


  好在马英九的缺点在执政百日就已显露无遗,这对马英九本人及其团队,以及对台湾前途和两岸关系都不失为一件好事。未来的三年多,若能吸取经验教训,未来的路还将依然有希望。


  在所有关注马英九的评论中,来自大陆学界和民间的反应无疑是最温和的。这不但有对提升两岸关系的期待,同时也有对马英九人品的基本肯定。无论如何,马英九是陈水扁时代后,台湾民众通过选票挑选的一个领导人,台湾的选民、领导人和台湾的政治土壤都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虽然马英九在两岸问题上并未完全循着大陆希望看到的逻辑行事,但他基本稳定了两岸关系,而且他提出的一些思路,其实是触及了两岸关系中一些更为深层的结构性问题。马英九的两岸观对大陆而言既是挑战,同时也使大陆能够从中华民族更为长远的利益来思考两岸关系的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撇除其在台湾内部受到的责难,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是大陆一个更为旗鼓相当和值得尊敬的对手。


  至于台湾部分深蓝人士对马英九的种种批评,显然有更为复杂的情结和背景。在这方面,外部人士不可能有过多的发言权;但剔除情绪,就事论事,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倡导的论事方式。(文/邱震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5:4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