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煌铜镜被盗至今未破案 各界质疑管理漏洞百出
--------------------------------------------------------------------------------
2008-09-12 07:50 来源:兰州晨报
敦煌博物馆4面铜镜被盗已经半个多月了,警方的侦破工作至今仍无明显进展。虽然敦煌博物馆及有关方面对媒体和外界三缄其口,以案件正在侦破为由拒绝接受采访,但就铜镜失踪的原因,有关部门基本上是一个声音:这是一起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文物安全案件。
白日迷案:四面铜镜不翼而飞
2008年8月,时值旅游旺季,按照惯例,敦煌市博物馆连日来免费开放三个展厅供游客参观。8月24日上午,博物馆工作人员照常打开展厅,前来观赏的游客并不是很多。在博物馆二楼西头的第二展厅内,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杂务,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展出几面铜镜的玻璃柜台封条脱落,她仔细查看,发现柜台中展出的铜镜好像少了几面。这位工作人员赶紧向几名同事和正在值班的博物馆副馆长李岩云报告情况。
中午12时许,副馆长李岩云向敦煌市公安局报警。敦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派出刑侦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勘查,但令人遗憾的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不能确定铜镜失踪的具体时间,办案人员在现场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此后,警方和博物馆方面对展厅展示文物进行清查,确定第二展厅中展出的7面铜镜中有4面失踪,其中一面属国家一级文物。
案情重大,敦煌市公安局立即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的专案组,全力以赴展开侦破工作,同时向酒泉市公安局和敦煌市政府报告案情,酒泉市公安局又向省公安厅进行了报告。此后,酒泉市公安局派出刑侦技术骨干赶赴敦煌协助侦破,9月3日,酒泉市公安局派出由该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徐有义为组长的督察组赶赴敦煌进行督办。警方在案发后经过现场勘查发现,博物馆两道大门和第一展厅大门门锁和展厅窗户无被撬痕迹,窗外墙壁也未发现攀登蹭擦痕迹。根据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盘问,专案组初步分析认为铜镜系博物馆免费开放时被人偷盗,案发时间在8月20日至23日下午6时博物馆开放期间。
经过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敦煌市境内古玩市场等一些场所的排查,专案组再无法获得有价值线索,在这种情况下,于9月1日向周边地区警方发出协查通报,同时悬赏2万元,拟对提供线索破获案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据记者了解,敦煌博物馆失踪的4面铜镜中,3面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文物,一面直径11厘米,厚0.3厘米,背面刻有“位至三公”铭文,一面直径9.5厘米,厚0.3厘米,背面也刻有“位至三公”铭文,一面直径8.5厘米,厚0.3厘米,背面刻有“君宜高官”铭文,另外一面铜镜属西汉时期的“昭明镜”,直径9厘米,厚0.3厘米。四面铜镜中,直径最大的那面“位至三公”铜镜1983年出土于敦煌市佛爷庙墓葬群,属国家一级文物,而另外3面铜镜尚未定级,案发前被作为参考性文物收藏和展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