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失序与失衡(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5 13:5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与罗纳德·麦金农的观点有所不同,基本上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他认为实际汇率是由储蓄盈余决定的,而我认为,对那些瞄准实际汇率的国家(这正是他们正在做的,毫无疑问)来说,因果关系恰好相反。换言之,这些国家瞄准一个名义汇率,并试图保持低通胀率。他们通过执行货币、财政和监管政策以遏制国内需求,给净出口盈余制造空间来达到以上目标。我并不是说他们可以永远这么做。但他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么做。

经常账户的尾巴摇动了经济之狗——这是我能想到的美国在过去十年中发生的真实写照。毕竟,美国资产一直是干预货币政策的国家瞄准的目标,所以他们一直支撑着美元汇率,并且一直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融资,还一直将美国的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贸易赤字是收缩性质的:对于任何给定水平的内需,它都降低国内产出。因此,美国需要扩大内需,以抵消对外赤字的收缩影响。经济体中的一些人群需要支出比收入更多的资金。

这些最重要的群体就是家庭。因此美国家庭负债的增多导致今天的“信贷紧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全球失衡的直接结果,也是大量新兴经济体汇率目标政策的直接结果。

其次,我认为,瞄准实际汇率的主要动机不是提供一个货币政策锚定,而是要追求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积累储备,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历史上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带来的风险:换言之,这与其说是“浮动恐慌”,还不如说是“赤字恐慌”以及对于它们几乎肯定会带来的金融危机的恐慌。

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总言之,它们是扩张性的。结果通常包括净出口快速上升、旨在遏制资本流入的低利率,以及货币基础的膨胀,尽管有冲销的尝试。中国经济过热就是这三种政策影响下的直接结果。

今天的通胀困境

今天,美联储试图重新扩大后泡沫时代美国经济的内需。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影响开始产生,然而,它是通过弱势美元以及与之相连的过热经济体的扩张产生的。简单地说,本·伯南克在执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但至少可能适用于美国的政策(我不打算在此加入辩论),却非常不适合中国,而且还不适合几乎所有捆绑在非正式美元区内,或者像一些经济学家称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内的其他国家。

因此,失衡不仅已证明是过去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还将证明,即使美国的泡沫已经破裂,它们将是更厉害的不稳定因素。当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需要更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他们被迫进一步放宽这些政策。结果导致这些国家的实际利率为负值,而它们明显应该是正值的。

结果我们所见的,是全球通胀开始抬头。而美联储虽然对全球货币政策影响最大,却不得不面临后泡沫时代的信贷紧缩。由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能源价格飞涨,它的后泡沫窘境因而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这是一个全球性挑战。发达国家已不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它们在进口通胀。如果世界有一个单一央行和单一货币,前者肯定会按照潜在的全球供应增长率受限的证据,收紧货币政策。

我们并没有这样一个全球中央银行。最接近这个角色的中央银行是美联储,负责约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当然,它的区域,也是经济最不景气的一大地区。这就像是欧洲央行制订其货币政策以单独满足西班牙的条件一样。结果将会导致高通胀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3:52:2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办?

让我们回到首要原则。首先,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进口通胀:如果每个中央银行假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其它地方政策带来的后果,结果很可能会是经济的整体过热。更糟糕的是,如果上述情况成为期望,世界将会同70年代非常相似。我们目前还没有到这一地步。政策制定者必须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到这一地步。

其次,全球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尽管信用危机对高收入国家存在不利影响。在很多新兴国家,产出迅速增长,同时通胀也强劲增长。如果世界经济不能如人们一两年前希望的那样快速增长(这看来很有可能发生),新兴经济体必须成为调整的一部分。当高收入国家最终全面复苏时,这将变得更加明显。

第三,货币政策的最大要求是新兴经济体收紧该政策。现在很多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利率都是很大的负值。政策收紧的一个前提是放松汇率目标。第四,如果放松汇率目标不可能发生,美联储必须考虑其货币政策的全球影响,即对世界其他央行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至少基于这个原因,美联储目前的降息规模似乎已经太大了。

结论

目前情况是:全球货币系统不连贯协调,准全球性央行美联储只关心世界经济的一个地区,以及汇率目标带来的经常账户失衡所导致的货币和金融后果。我曾在此表示,无论是今天的金融危机还是通货膨胀,至少部分是由这个系统的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变革将会发生,也必须发生。让我们希望,这种变革会在20世纪70年代的噩梦卷土重来之前到来。

*罗伯特•艾力伯和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癫狂、恐慌与崩溃》(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帕尔格雷夫,2005)。

译者/红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12: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