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场,中国游客遭搜身;之后,西藏骚*、萨科齐“DIZHI奥运”传言、圣火传递巴黎遇袭、JIALEFU中国遭遇DIZHI,接连冲击中法传统友谊。
而就在一系列问题尚未尘埃落定时,中国居民赴法旅游问题,再度浮出水面。
5月下旬以来,FaGuo作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却从北京的多家旅行社的旅游产品目录中“消失”。不单赴FaGuo当地旅游人数显著减少,“欧洲多国游”中的FaGuo行程也鲜有人问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各大旅行社近期将不宣传、不组织、不操作赴法旅游等相关产品”。
6月23日,FaGuo驻华大使苏和(Hervé LADSOUS)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近来FaGuo在中国发放的旅游签证数,同比去年下降了2/3。正值旅游旺季,法航飞机出现大量空位,北京至巴黎的往返机票降至4660元,甚至低于淡季价格。
此前,FaGuo外交部发言人连续三次就“DIZHI赴法旅游”问题对中国表示不满,并将之归结为中国的政府主导。
但是,中国政府也清楚地表明了态度。6月10日,中国驻法使馆参赞朱立英表示:“这是中国老百姓的自发行为,选择去哪个国家旅游,是他们的权利。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发布过,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指令干涉个人旅游活动。”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方希望FaGuo能够多做一些有利的事情,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FaGuo去旅游”。
FaGuo多大程度上误读了中国民意?赴法旅游危机如何解决?中法关系症结何在?6月24日,苏和大使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独家专访,谈了他的想法。
“问题没得到解决”
南方周末:请问大使先生,你最早是什么时间得知北京民众赴FaGuo旅游人数减少的情况?您的第一反应如何?
苏和:这个事情的确让我奇怪,没想到,也莫名其妙。5月26日,我们听到了一些传闻,说有一些旅游公司受到了政府机构的指示,让它们DIZHIFaGuo游。我们随即也确实发现,申请旅游签证的中国人数大幅下降,就感到很担忧。
首先我觉得,不可能有这种指示,于是我就去核实。我马上会晤了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后来又和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见了面。他们都对我说,旅游业应该取得正常的发展,旅游是两国之间的桥梁。
南方周末:那你更相信哪一种的说法?
苏和:我不知道谁说得对,但明显的是,问题没得到解决。我注意到了中方的积极言辞,比如中国外长杨洁篪先生和旅游局的官员,他们都说了一样的话,“没有问题,不应该成问题”。如果是由于在巴黎发生的一些事情,令一些中国人不愿去FaGuo旅游,那么我尊重他们的个人行为,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问题是,现在赴法旅游人数确实减少了。
另外还有传言,FaGuo现在不发旅游签证,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现在发的签证少了,是因为申请者少了。这个问题只在北京有,广州、上海申请签证的人数基本没有变化。但去FaGuo的中国游客大部分来自北京,下降的幅度比较大。
“我们天天都在跟巴黎沟通”
南方周末:此次事件发生后,法方与中方进行了哪些沟通?
苏和:首先,我们向中国外交部表达了愿望,希望相关状况能马上得以澄清,也希望赴法旅游能恢复。
上周的“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我们也去了。我们希望中方借此机会明朗地表示,他们愿意和我们一道努力来发展、推动旅游业。
我已经和北京市旅游局张慧光局长进行了内容非常丰富的会谈。尽管我们没有发表任何声明,但她同样希望旅游正常发展,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天天都在就这个问题跟巴黎沟通,每一次两国有高层接触时,也都会谈及这个问题,希望它能够解决。我们现在每天都仔细观察旅游签证数量的统计,每天也都跟主要的旅行社保持联系。
南方周末:6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到场的不仅有记者,还有欧盟其他国家使馆的官员,比如德国官员。
苏和:确实是这样,因为这不仅是FaGuo的问题,也是欧盟的问题。中国与欧盟签署的《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里,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申根区”的范围内,旅游者在FaGuo旅游以外,也会想到其他国家旅游。所以,要是去不了FaGuo,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国家的旅游人数。
这也是欧盟各国正考虑共同对赴法旅游问题发表看法的主要原因。FaGuo很快将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希望与中国在这一问题上能有效沟通。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南方周末:从数字上看,FaGuo每年接待8000万外国游客,而中国游客只占60万至70万。
苏和:旅游者的实际重要性,远远超过简单的数字。除了国与国、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友谊,旅游是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旅游者是使者,是友谊和相互了解的载体,他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贡献,更是外交关系上的贡献。
南方周末:很多中国人认为,FaGuo近来在一些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确实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或许才是中国居民不愿意去FaGuo旅游的重要因素。
苏和:我感觉,近几个月来,中国和FaGuo之间发生了一些误解。我们只能通过对话和沟通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在做的工作。
杨洁篪外长去巴黎时,我们就邀请他与我的同事就此问题交换意见。双方政府的代表都在不断努力,因为两国都很重视我们的双边关系。而这次的旅游问题,在两国关系发展中没有任何好处,而会是对话的障碍。
南方周末:但今天还有报道说,FaGuo第一夫人布吕尼曾表示,她不会来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并称巴黎火炬传递的火炬手是“小丑般的人物”。
苏和:说实话,我们最好要看她自己是否会承认。对谣言我们要特别谨慎。
南方周末:一些FaGuo网民的言论也让人不太愉快。比如有人说,中国人要真不来FaGuo,巴黎的公交车会安静很多、路上垃圾会少一些……
苏和:借你们中国一句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本人对一些非常蠢的舆论感到很遗憾。我觉得FaGuo互联网的反应可能跟中国的差不多激烈,大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不要因此就简单推理,这些人的说法就代表FaGuo老百姓的心态。绝大部分FaGuo人对中国是很友好的。
我觉得我们两国都要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对话,因为双方愿意超越几个月来的问题,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
“我对未来依然乐观”
南方周末:两个月前,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说,对中法两国之间的气氛缓解表示乐观。现在您仍然乐观么?
苏和:我不否认两国确实发生了一些问题,而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相互不理解。
但是,在这些问题之外,我们不能忽略,中法关系40年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有实质内容的。在发展中遇到问题,这很正常,最团结的家庭、最亲密的朋友之间也会有矛盾。我并不是低估、否认目前的问题,但要从长远战略的眼光对待中法关系,这是最重要的。
我对未来依然乐观。
我们应该继续好好进行各方面的合作。中法两国间的政治对话非常丰富,另外我们有很多不同层面上的合作,如科技、培训、文化等。
除了问题,中法之间还是愿意继续往前走的。我刚去了上海和山东,马上准备去内蒙古,走到哪儿,我都能感受到中法合作的愿望。
转自 http://blog.163.com/sunyaming_18 ... 2422008529921425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