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官员不少,但明星官员堕落成一个省里第一贪官的却不多,谢明中算是其中之一。随着谢明中的落马和对他的一审死缓判决,一个“明星官员”如何堕落成海南第一贪的轨迹愈加清晰,循着这些蛛丝马迹,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谢明中的真实面目。
谢明中是在广东化州县平定镇农村长大的农家子弟,由于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多,生活极为艰苦,初中之前他一直是半农半读,一边上学一边放牛。
1981年中秋节,21岁的谢明中远离家乡来到海南琼山县的地质大队参加工作。不久,他便以第一分队见习技术员的身份到了乐东县辖区从事地矿勘探工作。
地矿勘探工作又苦又累,可谢明中凭着天资聪颖,以及农村青年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快得到了领导的重视。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特区,谢明中从此踏上了仕途,先是进入海南省地矿局当团委书记,一跃成为处级干部,不久又升任了地矿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副厅级),随后又被调至共青团海南省委。
现年不到49岁的谢明中从担任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正厅级)开始就成了海南的“明星官员”,那时他只有38岁,是海南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之一。共青团海南省委的一些老同事评价他“敢想敢干”,共青团虽然是个“穷衙门”,但谢明中经营得有声有色。
一名老团干回想起往事仍然唏嘘不已,他觉得如果谢明中能够洁身自好,前途肯定不可限量,当时就有个别老团干暗下断语:谢明中早晚会出事。
2002年,谢明中调任**海南省文昌市委书记。文昌是华侨之乡,常驻人口只有50余万,但在海外的华侨却有100多万,文昌还是宋庆龄、张云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初到文昌,谢明中给人的印象是想大干一番,没多久他就提出了自己的主政思想:“三抓”总要求与“七大”发展战略。“三抓”是指抓教育、抓招商、抓公关。“七大”发展思路是指大力发展基地农业、大力开发矿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全面经营城市。
“三抓”总要求和“七大”发展战略的提出最初迷惑了很多文昌人,而文昌在谢明中主政后的一些变化更让不少人失去了判断力:谢明中主政文昌5年间财政收入增长了5倍,城区面积扩大了1倍,一条条宽大的马路出现在原先破旧的文昌市内。
而2005年公布的文昌要建设国家新航天发射基地的消息让谢明中成为更多人关注的对象。在各种场合,谢明中几乎都会拿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说事。
但此时的谢明中早已蜕化变质,表面上扮演着一名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暗地里却偷偷地干着行贿索贿的勾当。
谢明中最开始索贿受贿还有些害怕,甚至为此备受煎熬,他在落马后的悔过书上写道:“到地方工作以后,手中掌握了实权,也感觉好像受人尊敬了,也有人送钱来,一段时间觉得收了也没人知道,后来胆子又大了,到了中间的时候,又怕被人知道,既担心害怕,担心被发现,被发现后罪行很大的,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很痛苦的时间,很受煎熬。5年多时间,都是利用职务之便,利用工作之便,收一些干部和老板的钱,罪恶感很大,造成党的形象损害,对人民犯下巨大的罪恶,今天回想起来十分痛心。”
但痛苦和煎熬都没能阻止谢明中继续他腐化的人生。谢明中在被审查期间写下的长达41页共1.2万余字的忏悔书中说:“到文昌后我大权独揽,以党代政,一人说了算,私欲无限膨胀……一个一个地收,一万一万地攒,终于使自己从一个正厅级党员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一名腐败分子。”
谢明中刚到文昌市任市委书记时,文昌的干部们一时难以摸清谢的脉搏,一般人轻易不敢向他行贿。很会讨好上司的谢晋锯(另案处理),早在惦记着自己现有的文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昌中学校长的权位莫让别人取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