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中海联盟的成立与欧盟周边政策重心的转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9 17:4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中海联盟的成立与欧盟周边政策重心的转移


作者:扈大威 

    7月13日,为期一天的首届地中海峰会在巴黎召开。FaGuo总统萨科齐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主持了峰会。与会43国领导人决定正式启动“地中海联盟”计划。尽管这一联盟的组成、机构与运作与其倡导者FaGuo总统萨科齐的最初设想相去甚远,但它的成立依然是FaGuo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欧盟地中海政策的充实和提升,也标志着欧盟周边政策的重心正在由东进转为南下。

地中海联盟成为巴塞罗那进程的升级版

    关于成立地中海联盟的计划早在FaGuo总统萨科齐去年竞选总统期间就已经浮出水面。在竞选成功后,萨科齐开始积极推动该计划的实施。萨科齐原先的构想较为宏大,倡议由地中海沿岸的欧盟、北非和中东国家按照欧洲一体化早期煤钢联营的模式组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盟,在能源、安全、反恐、移民及贸易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地中海联盟将独立于欧盟,与欧盟密切协作,并在条件成熟时与欧盟组成联合机构。该计划提出后,得到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原则支持以及北非国家的谨慎欢迎。但是遭到包括德国在内的部分欧盟成员国以及欧盟机构的批评和DIZHI。

    批评者认为:该计划排除了非地中海沿岸的欧盟成员国,在欧盟既有的巴塞罗那进程和欧洲睦邻计划(ENP)之外另起炉灶,此举不仅会***欧盟,造成欧盟现有地中海政策的边缘化,而且还将形成地中海联盟与欧盟相互竞争的态势。德国尤其不满自己被排除在拟议中的联盟之外,但同时却要为该联盟提供资金,质疑FaGuo的计划是出于狭隘的国家利益考虑,意在彰显FaGuo的大国地位和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地中海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移民、安全、贸易、能源、环境等都将影响欧盟整体,而不仅仅是沿岸国家,因此不能将其他成员国排除在地中海联盟以外。英国、土耳其等国则怀疑FaGuo成立地中海联盟意在阻止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努力,通过成立一个新联盟,让土耳其在其中发挥支柱作用,从而打消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念头。欧委会机构则担心地中海联盟会取代巴塞罗那进程以及欧洲睦邻关系等现有政策机制,并且将分走宝贵的财政资源。

    在德国等国的强烈反对下,萨科齐被迫作出重大妥协。在今年3月的欧盟峰会上,地中海联盟改头换面,被冠以“巴塞罗那进程:地中海联盟”的称号而得到批准,成为欧盟现有地中海政策的充实和提升。新的联盟是一个多边伙伴关系,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地区性或跨国性项目促进地中海地区一体化和相互融合。它将是欧盟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双边关系的补充,并与欧盟睦邻政策、扩大政策以及欧盟非洲政策相衔接。除原有的巴塞罗那进程参与国外,新增了利比亚(原为观察员)、摩纳哥以及亚得里亚海沿岸国家克罗地亚、波黑、黑山。欧委会按照理事会要求,在向各成员国和各界进行广泛谘商之后,对这一新的联盟机构设置进行了初步规划,从三个方面提升巴塞罗那进程的水平:一是提升政治对话的层级。该联盟将每两年召开一次峰会,通过政治声明,批准今后两年的具体行动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外长会议,监督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二是使双方关系更加平等。峰会采取联合轮值主席国制度,由欧盟方面及其他伙伴国分别推举一个轮值主席国,同时还将在布鲁塞尔设立常设委员会,辅助高官会议开展工作。另外联盟还将成立专门的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工作人员由相同人数的欧盟和地中海伙伴国人员共同组成。三是开展一些地区乃至次区域合作项目,使巴塞罗那进程更加务实。在7月13日的成立峰会上确定了第一阶段的6个重点合作倡议,包括地中海污染治理、连通地中海东西部的海上通道建设(港口基础设施等)、民事保护与自然灾害预防、替代能源特别是地中海太阳能计划、欧盟-地中海大学计划以及地中海商业发展倡议等。

FaGuo力主推动成立地中海联盟的考虑及背景

    环地中海地区对欧盟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安全和战略意义。早在1995年欧盟就启动了巴塞罗那进程,通过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社会、以及移民政策等四个领域的合作,力图建立一个涵盖39国、7亿人口的和平、安全与共同繁荣的地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8-12 03:03: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15:38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