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近两千人购房团集体砍价 最大降幅1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4 20:2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2日,总人数接近2000人的看房团在上海分10路集体看房,所到之处,几乎所有楼盘开发商都给出了相应折扣迎客。


  随着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度下滑,开发商销售压力日渐加大之下,团购给了开发商一个名正言顺的降价理由。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开发商折扣幅度并不大,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处于一种相互试探的胶着状态之中。


  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三林线”看房车辆原定于9点出发,但早上不到8点半,已经开始有众多业主等在集合地点,其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另外还有一些中年夫妇结伴而行,一些人手里拿着打印的楼盘资料,已经开始研究了起来。


  据介绍,此次集体看房报名人数接近5000人,由于人数限制,最后成行的有将近2000名意向购房者,这部分购房者将分多条线路分别前往宝山、松江、闵行、浦东三林、南汇,以及虹口、杨浦等地40个楼盘看房。


  记者跟随看房的“三林线”包括万科金色雅筑、金色里程、金地湾流域、金谊河畔4个楼盘,三林板块是此次看房线路中最热的1条,单单1条线路就安排了8辆大巴载客。


  “刚性需求还存在。”看房活动组织方、搜房网总经理杨雯婷估计此次看房人群至少有30亿元的购买力。


  记者了解到,这次看房活动基于搜房的一项“搜房卡”活动,这种活动类似于一个买房联盟,由组织方统一洽谈一定的优惠幅度。主办方宣称,持卡人能享受到“全市最低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0:22:41 | 只看该作者
更大规模团购还在后头


  看房团受到了开发商相当热烈的欢迎。售楼处准备了饮料和小吃。


  “两辆车刚刚从我们售楼处门口开过去了,我们想截没截下来……”一处楼盘销售人员的话反映出目前开发商的迫切心情。


  和之前开发商的遮遮掩掩不同,此次参与看房的开发商全部亮出了明确的折扣幅度吸引客户。其中万科5个楼盘全线99折,金地集团名下数个楼盘在其他优惠基础之上再打99折,绿地金桥项目绿地崴廉打97折,宝山包括一个住宅项目和一个商业项目的折扣在96折,而优惠幅度最大的一个松江楼盘直接降价8.8万元,等于优惠幅度达到了10%。


  记者了解到,集体看房结束之后,更大规模的团购活动将在后期展开。在了解单个楼盘之后,组织方会集中一批购房者针对特定开发商名下楼盘组织团购。杨雯婷称,金地集团等已经表达出愿意接待团购客户,且给出的优惠会更大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0:22:46 | 只看该作者
 团购效果尚不明朗


  当天除了南汇有楼盘当场签约之外,大部分购房者还是持谨慎的态度,并没有现场决定买房。


  2005年,上海一度出现过团购现象。当时上海市场和如今的市场颇为相似,一手房销售量猛降,成交低迷,这种情况下,以团购为名目的集体买房开始兴起,和开发商谈定一定折扣之下批量成交。


  不过,这种团购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个别楼盘开发商在资金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大幅度降价,上海楼市价格体系瞬间解体,团购也就失去了意义。


  目前的上海楼市,虽然7月份成交量已经降至去年同期的三成左右,但还没有开发商出现明显的大幅度降价情况,即使此次针对团体购房,大部分开发商也仅给出1%~3%的优惠幅度。


  以此次看房情况来看,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处于一种相互试探的胶着状态之下,靠团购为楼市销售破冰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0:22:53 | 只看该作者
相关新闻


  冯仑:房地产业 不存在“行业触底”


  早报记者 吴昊


  昨天,早报记者专访了出席第二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亚太中小企业峰会的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


  东方早报:现在房产业触底了?


  冯仑:不存在这种问题,分界线是2.9万亿元的市场,住宅只占1万亿元。整个房产市场没有太大风险。这几个月北京包括上海,商用不动产的资金和供应量都在上涨。大家习惯把局部的住宅问题变成房地产问题。


  东方早报:那房价会反弹吗?


  冯仑:反弹有很多种,但不会按原位反弹。如果深圳反弹,也许会在商业不动产市场会越来越高。按我们的研究,整个市场的角色在改变:人均GDP在4000到6000美元左右,房地产的主角是普通住宅,到8000美元左右就是高档住宅、社区建设变成主角。相当多房地产公司在变,如退出住宅做别的。


  东方早报:会不会有大公司继续向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发展?


  冯仑:最近许多公司的策略是这样的,除了一些公司像万科、中海始终做与住宅有关的,还有的公司是增加商业住宅。中国大陆的发展可以照香港的规律,在人均GDP8000美元以后,住宅就不是主角,但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发展的行业。 来源:东方早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3: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