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可望替代韩日成为全球最大造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 11:3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取代韩国,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这是从2008中国(上海)国际造船工业装备、船舶建造和设计技术展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传出的信息。

    份额仅次韩日

    展示会的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全球造船行业发展势头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我国的造船行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2007年所占全世界市场份额上升至23%,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的35%,而我国船舶产品复杂度系数也已高于日本,建造技术和主要船型建造周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信息官胡本钢谈到,在未来的5-10年,世界对于能源、矿产的大量需求仍将持续。而随着主要大国加大石油战略储备,能源进口的比重将增加,从而拉动对于油轮及干散货运输的需求。此外,随着原油价格不断飙升,各国也加大了对海洋油气开采的力度,海洋油气开采区走向深海化,进而迎来新一轮海洋工程船舶的建造。

    在劳动力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绝对值有所上升,但是比较综合劳动成本,即考虑人力成本和生产率计算得出的结果,在未来5-10年内,中国造船业综合劳动成本仍将远低于韩国企业,从而缓解我国造船企业在同行中的成本压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1:33:07 | 只看该作者
存在多重挑战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股Shi下挫,金融机构损失巨大,使得船舶企业直接融资难度增大。在欧洲,银行加紧了对船东贷款的审核,制约了船东的融资能力,从而使欧洲对船舶的市场需求明显降低。

    其次,国际市场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提升了船舶的生产成本。以上海Q235B(16mm)中厚板价格为例,受到铁矿石及运费上涨影响,半年内钢材价格涨幅近50%。

    另外,受关键人才短缺、劳务队伍不能长久稳定等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测算的数据显示,全行业近3年年均工资增幅超过15%。这些因素都将缩小原本我国相较日本、韩国这两个世界造船大国在钢材等方面的价格优势,同时减少造船企业的利润。

    此外,全球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趋势对船舶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升了造船成本,同时延长了建造周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1:33:18 | 只看该作者
还需练好内功

    要想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胡本钢认为,除了仰赖劳动力丰富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外,我国造船业更需要在主流船型的设计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设计有所创新,提高船舶配套设备国产比率,摆脱以往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要提高造船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提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联动合作,借助金融界、相关制造业及航运业的力量。

    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刚则主张要坚持自主创新,注重人才培养。这样,中国船舶工业冲向世界第一的目标就更有把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8 17:5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