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金在线报道,昨日,两名行业消息人士透露,亚洲最大炼油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约30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以补偿其上半年炼油业务方面的亏损。分析认为,政府补贴只是短期应对之策,石化行业盈利状况难有改观,理顺能源价格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本源。
《上海证券报》报道,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上述金额包括中石化此前收到的一季度74亿元的补贴,国有媒体曾经报导过的4月补贴71亿元,以及5月和6月接近155亿元的的政府补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大炼油巨头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业务亏损总计达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47.9%。
东方证券石油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晶表示:“今年石化行业的亏损已成定局,而且如果油价没有回落到100美元/吨左右的水平,那么中国石化行业亏损的面还会继续扩大。”
中国石化董事长苏树林承认,如果原油价格能够低于每桶76美元,“那么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将可实现收支平衡”。此前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石油的盈亏平衡点是66-67美元。
王晶称,“在CPI高涨、石化企业亏损严重的前提下,仅靠政府补贴或单纯依靠提价已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需要触及到改革的深处。”
在炼油巨亏的前提下,寻求国际补贴与提高成品油价格成为石化行业摆脱巨亏的重要路径。以炼油最多的中国石化为例,4月份中国石化获得了进口原油补贴71亿元。中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曾指出,2007年油价补贴2290亿,相当于GDP的0.92%,但到了2008年,全年油价补贴将达8711亿元,占GDP3.49%了。
“油价的上涨必须由企业、政府、消费者共同承担,政府补贴只是短期应对之策,以补贴换空间的压力已越来越大,政府最终直面的是石油价格的市场化。”王晶表示,理顺中国的能源价格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本源。
“该改革涉及到财政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的利益,如果真的推行下去,那将是中国油品价格的一次‘革命’,地方、中央部委、企业及消费者的利益链关系也就理顺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