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探访上海袭警案凶手作案前所住旅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4 11:0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探访上海袭警案凶手作案前所住旅馆(图)

--------------------------------------------------------------------------------

2008-07-04 08:18  来源:广州日报 
破旧的梅园招待所,就是事发前杨佳住过的地方。
  门口是一排蓝色的铁皮屋,住的多是当地拾废品的人,从巷口走进去大概10多米,一栋破旧的两层楼旅馆——梅园招待所,这就是事发前杨佳在上海住过的最后的地方。犯案前,杨佳都做了些什么?对于自己的行为,他是否曾犹豫?


  昨日,记者几经周折,以上海闸北公安局为圆心,按照步行10分钟的路程为半径,开始搜寻杨佳犯案前可能的落脚点。最后在知情人士的领路下,记者终于找到了这家旅馆,旅馆人员向本报记者独家讲述了杨佳在这里的最后五天。


  他用自己的身份证登记入住


  记者:杨佳是哪天住进来的?


  旅馆人员:26日上午,我记得好像还下着雨,杨佳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我们当时只有两三间空房,杨佳说他会住上几天,而且他是用自己身份证登记的,那我们就让他住了。


  记者: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旅馆人员:他平时很少说话的,我们也就是他每天来付房费的时候说几句,有些小伙子晚上都来前台这里看电视,他也是不来的。我们也没有很留意他每天的行踪,大概是有时上午出去,下午或者晚上就回了,每次都是背一个黑色的小背包,穿着一件T恤,很普通。


  记者:他平时说话有礼貌吗?


  旅馆人员:感觉还是比较老实的人。


  记者:他按时付房费吗?


  旅馆人员:他住的那间房40元一天。他住的这几天里,也从来没有要我们催过房费,有时是中午就来交了,有时是晚上来交,然后就会说,明天他还要住,一直到6月30日,他来交房费的时候,他说,明天不住了,不过当时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1:05:41 | 只看该作者
 记者:7月1日他出门时拿了些什么?


  旅馆人员:记不清楚了,出事后,警方将他住过的房间锁上了,不清楚他房间有什么。


  记者:在这里住的几天内,他有和什么人来往吗?有他的朋友来看过他吗?


  旅馆人员:没有。他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的。


  记者:他那几天有什么异常吗?


  旅馆人员:没有发现。警察和我们说他杀了人的时候,我们开始还有点不太敢相信。


  记者:你们这里还是正常营业的吧?


  旅馆人员:是的。不过现在想起来真后怕。


  “他离开一个多小时警察就来了”


  从旅馆出来,记者发现,实际上,这个旅馆就在上海闸北区政法大楼的背后,从这里步行到闸北区政法大楼,需要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住在旅馆对面的阿婆告诉本报记者,7月1日早上9时左右,她亲眼看见杨佳背着一个大包一个小包,还拉着一个手杆箱离开旅馆的。大约1个多小时后,警察来了,他们才知道,杨佳杀人了,不过,当时并不知道杀的是警察。


  “他这个人沉默寡言,很孤(意即不合群),看上去城府很深。”这位阿婆说。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从落脚点的选择和提前通知退房时间这两件事情来看,杨佳暴力袭警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1: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报北京讯 (记者 谢绮珊)7月1日上海恶性袭警案的发生值得反思,昨天,记者走访了犯罪嫌疑人杨佳在北京的成长环境:北四环外慧忠里小区某单元楼。从杨佳的邻居处了解到,父母离婚后,自1995年起杨佳便跟随母亲王女士搬到该楼居住,他们与很多邻居关系紧张,常因小事与邻居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打架。


  杨佳所住的单元楼是上世纪90年代建起来的六层旧楼,楼前楼后绿树成荫,杨佳及其母亲住在该单元楼的五层,屋门、窗户紧闭,敲门也没有听到里面有任何声响,邻居都表示不清楚王女士目前的去向。


  “这两天没有再看见她。”他们的紧邻、一对老人家接受了记者采访。“1日来了好多警察,王女士一开门就破口大骂,骂了有二三十分钟。”他们提到杨佳的母亲时连连摇头,形容她是“不爱讲理的滚刀筋”,喜欢在家里“成天骂大街”,母子俩平时都跟邻居没什么来往,而杨佳性格也有些像他母亲,平时在楼道里看见他,“都哽着脖子,小眼瞪着,像老猛牛似的。”


  据邻居说,杨佳父亲在他18岁以前每个月给他800元的抚养费,但18岁以后就没有再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1:05:52 | 只看该作者
 本报北京讯 (记者 谢绮珊)7月1日上海恶性袭警案的发生值得反思,昨天,记者走访了犯罪嫌疑人杨佳在北京的成长环境:北四环外慧忠里小区某单元楼。从杨佳的邻居处了解到,父母离婚后,自1995年起杨佳便跟随母亲王女士搬到该楼居住,他们与很多邻居关系紧张,常因小事与邻居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打架。


  杨佳所住的单元楼是上世纪90年代建起来的六层旧楼,楼前楼后绿树成荫,杨佳及其母亲住在该单元楼的五层,屋门、窗户紧闭,敲门也没有听到里面有任何声响,邻居都表示不清楚王女士目前的去向。


  “这两天没有再看见她。”他们的紧邻、一对老人家接受了记者采访。“1日来了好多警察,王女士一开门就破口大骂,骂了有二三十分钟。”他们提到杨佳的母亲时连连摇头,形容她是“不爱讲理的滚刀筋”,喜欢在家里“成天骂大街”,母子俩平时都跟邻居没什么来往,而杨佳性格也有些像他母亲,平时在楼道里看见他,“都哽着脖子,小眼瞪着,像老猛牛似的。”


  据邻居说,杨佳父亲在他18岁以前每个月给他800元的抚养费,但18岁以后就没有再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桫罗双树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8-7-4 15:21: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22:32 , Processed in 0.4062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