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彩】李开复驳《绝不能娶农村女孩为妻,更不能嫁给农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8 12:4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彩】李开复驳《绝不能娶农村女孩为妻,更不能嫁给农民》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我不否认淡水吕志强《绝不能娶农村女孩为妻,更不能嫁给农民》文章中所述部分事实的存在,特指城乡物质差异的存在。

其次我不觉得农村人的综合素质比城市人差,这原本就是一个片面的比较。因为人的综合素质是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的,这里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城市或农村户口无关。很显然,作者是以城市人接受的学校教育普遍比农村人多的事实而断言城市人素质比农村人高,这未免太过于片面了。相反,农村人更多的继承了中华民族善良、淳朴、诚信等传统美德;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人投身到了城市的建设中,经过了现代社会的教育和普世道德的洗礼。一个从小沐浴善良、淳朴、诚信乡情长大,又能得到了现代文明教育的农村孩子哪一点上比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差?

还有,对于作者对农村人在相貌上都比城市人差的观点,我笑了。



我的观点一:英雄不问出处,农村城市都一样,关键靠自己。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农村出身的人要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出身事实,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人生前途问题。(题外话:看不起农村人的城市人可以往上追溯八代看看你的祖先是不是农村人?你祖先都能够从农村走到城市,比你的祖宗更有智慧的当代农民为什么就不能?)

其实不是农村人比城市人差,而是由于这个社会的发展不平衡而产生城乡差异。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她的主要矛盾(题外话:往上追溯70年,当年延安小山村的人民群众素质比同时期的上海城市人差吗?)。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城市,是中华民族发展战略使然。一定时期的城乡差异,完全是国家发展政策所导致,终将会消除。炎黄子孙没有等级差别,百家姓里没有优等家族。

既然差异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那么也可以人为的消除差异;只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就会消除城乡差异,就不会有城乡的差异。

(附言:之所以说那么多题外的“国家发展战略所导致...”,是因为我始终觉得淡水吕志强写下《绝不能娶农村女孩为妻,更不能嫁给农民》文章不是单纯的要数落农村人,而是对现今城乡差异的不满,想借此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



我的观点二:人人当自强,农村城市都一样,自食其力。

农村出身的人想在城市买房,大部分父母是无法给予有力支持的。但是,试问一下,又有多少的城市父母有能力给予他的城市儿子买房很大的帮助?(题外话:如果住在城市的人都很有钱,那么政府为什么还要建廉租房?)绝大多数的城市儿子无非是住着上辈人留下的老房子,吃着父母的~。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出身,都应该自食其力的,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住在农村还是城市。住在农村并不丢人,丢人的是吃着父母的还洋洋得意攻击别人的人。

农村的医疗和保险的确比城市差,但是这并不是农村人自己要选择的。同样是国家公民,城市人享受到的国家资源是农村人的n倍,对这一些,农村人都没意见。(题外话:相对于农村人有勇气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那些害怕承担农村父母医疗和保险的城市女婿和城市媳妇们你们不感到脸红吗?)

归根结底,害怕嫁给农村男人的城市女人和害怕娶农村女人的城市男人都是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责任的无能之人。



我的观点三:提高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事在人为。

完全的实用主义者是庸俗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愚蠢的。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清城乡差异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社会存在。而绝非单纯的人文素质差异所导致。

无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顽强拼搏,相信自己有能力活得更好,更要勇于承担责任,肩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使命。做一名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后记:
希望大家都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6-23 19:18:3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都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说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3:39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