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杨阳腾讯博客的签名上,有这样一句话:“真心想为体育做点实事。”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却是杨阳最真实的想法。自从退役加入腾讯奥运频道以来,一晃已有两年,杨阳从未忘记自己的这个目标。做体育记者,采访重大赛事,专访各路体育嘉宾……一路忙下来,杨阳已成功的由一名运动员转型为知名媒体的记者。走近今天的杨阳,我们依然还能感受到她生龙活虎的那股拼劲儿,也仿佛又看到她在赛场上风驰电掣,一路凯歌——
雪国来的速度之王
1977年,杨阳出生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冰雪圣地,北大湖、松花湖滑雪场经常举办国际性冰雪项目竞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杨阳和许多东北孩子一样,早早地就把童年的欢笑留在了洁白的冰雪场上。
杨阳6岁的时候,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好身体,送她到当地的业余体校学习花样滑冰。很快,小杨阳就显露出冰上运动的天赋。9岁,她改学速滑,小学毕业那一年,杨阳已是小有成就的滑冰队队员了。按照成绩,她完全能够进入市体校继续练习,可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不得已放弃了那次机会。可后来又是什么让她重回训练场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杨阳的爸爸和妈妈都是普通工人,他们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七八十块钱,勉强养活杨阳和她的弟弟。生活十分拮据,更不用说支付基本生活以外的其他开支了。一天,妈妈问杨阳:“你还想滑冰吗?”杨阳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乖巧地说:“我听妈妈的,妈妈让我练我就练,不让我练,我就不练了。”
就这样,杨阳没能进入吉林市体校继续训练。一晃半年过去了,曾经教过她的钟老师无意间听说杨阳没有参加训练,就专门找到她,语重心长地说:“杨阳,你有这么好的天赋,放弃速滑训练实在太可惜了,我相信,只要你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小杨阳咬着嘴唇一句话也不说。钟老师知道她家里的条件不好,负担不了她的训练费用,可是耽误了这棵好苗子,钱老师于心不忍。做教练的最伤心的就是埋没了优秀运动员的天赋,为了给小杨阳一个好的成长空间,钟老师托关系把杨阳推荐给了长春市体校的王惠军教练。就这样,杨阳把户口迁到了长春,在这里开始了她崭新的冰上生活。
1992年,杨阳荣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3年她代表吉林省夺得第七届全运的接力冠军;1994年,杨阳作为中国队的主力选手第一次参加了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AOYUNHUI。之后,她又一举夺得亚洲短道速滑锦标赛500米冠军、世界锦标赛接力冠军……经过多年磨练的杨阳开始在世界级大赛上崭露头角。1995年,杨阳调入刚刚成立的国家队,从此开始了辉煌而又悲壮的运动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