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政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4 21:5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所属的拥有国际政治系的三所重点大学(其他为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之一,师资力量雄厚,绝大部分老师在国外留学或进修过。国政系教师思想解放,学术水平高,其中不乏知名学者。

一、招生概况

国际政治属于涉外的“热门”专业,因此每年报考国政的人数都超过100人,其中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三个专业最为火爆,报考人数与招生比例经常达到20∶1,其他两个专业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报考与招生比例则经常在10∶1以下,但实际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分配情况也不错。

国际政治系每年统招人数为20人,含保送生两人,一般年份只保送到国际政治专业,近年也有到政治学专业的。各专业招生人数分配如下:国际政治4人(含保送生2人),国际关系4人,外交学2人,政治学理论5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5人。另外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自费生,一般在5人以下,通常在三个热闹专业。

国政系的老师都很随和,报考前可以与导师提前取得联系,一般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或回信。但应注意的是在与导师接触中不要急于“套题”,那样可能弄巧成拙。还有一些导师工作确实繁忙,没有时间接见考生或回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失望。

二、考试科目和教材准备

国际政治系三个热门专业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的考试科目基本相同,前两个专业则完全相同,分别是国际政治学,占100分;世界近现代史,占100分;综合考试占100分,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其中分数分配比例依次为30%、35%和35%。外交学专业不考世界近现代史,而代之以当代中国外交,分值仍是100分。

找准教材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用于准备考试的教材最好是导师编写或系里指定的,报考国际政治系的教材准备如下:

1、《国际政治概论》,冯特君、宋新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2、《国际政治学》畅征、王杏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3月第1版;

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冯特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

4、《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原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1版;

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叶宗奎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6、《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世界近现代史科目传统上并没有指定教材,其实其他科目也一样。参加世界近现代史科目的考试,可参考《简明世界史》(乔明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现代史部分,该书简明扼要,利于考生掌握主线索,有些章节可以直接用来答题。另外,参加世界近现代史的考试,必须参阅多种版本的教材,如高教出版社的《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建吉等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王建吉等编著的《世界近现代史学习指导》也颇具参考价值。

政治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专业的考试形式基本上与上述专业相同,这里只介绍相关参考书目:

1、《政治学原理》,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政治学原理》,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第1版;

3、《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郑建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2版;

4、《中国***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现代史科目可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四、专业课复习方法与经验

非本专业学生一般专业基础较差,应当早些着手专业复习,最好在前一年五月份以前开始,到暑假开学前能把各专业教材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在看第二遍之前,最好先得到一份历年研考试题,熟悉一下题型,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复习。

第二遍的复习是重要的,这期间要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集中记忆,有些科目还要主动总结一些题目。总结题的好处在于既可以使考生彻底弄清所总结的问题,又可以锻炼考生的笔杆子。

至于复习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可以各科齐头并进,也可以集中轰炸,各个击破。复习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问题在教材中有集中表述的,可以直接记忆,多次重复;二是发现了问题而教材中没有明确集中表述的,可参阅其他最新材料,总结以后再行记忆。另外,国际政治是时政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平时一定要重视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的评述和总结。在专业课考试中,这类题目经常占很大比例的分数。

在考研复习期间,我最大的体会是要广泛联系,积极获取最新信息,决不能在这点上输给其他考生。因为在复习期间,考试科目和教材万一有所变动,你不知道,就将前功尽弃。同时还要和报考相似专业的考生相互帮助,交流经验,迅速提高专业水平。

此外,复习期间要注意与专业有关的时政和学术动态,留意些报纸、期刊,如《瞭望》、《半月谈》等。

五、考试与答题技巧

考试前一周多的时间里,应着重调整自己,切勿重新展开新一轮复习。将自己的饮食起居时间与考试期间相适应,这时不宜再像过去那样积极地寻找问题,但也不必回避问题,出现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保持自己心态的适度紧张。

国际政治学科目的题型是五个名词解释和三道论述题。名词解释占30分,每个6分。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说明之,但这些名词往往包括很多内容,如历史、现实、原因、结果、意义等,考生要根据题意,抓住重点,自圆其说。要注意史实准确,时间精确,切不可模而糊之。论述题要详述,不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关键是语言通顺,表达明确而有条理,同时考虑卷面所给的篇幅,不必再加卷纸。如果运笔时恰当地用上“虽然......但是”、“不仅......而且”、“既......又...... ”等关联词,无疑会给你的答卷增色不少。

世界近现代史科目的题型与国际政治学基本一致,答题也有共同的技巧,这两科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答题时要注重时政分析,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统一到答题中来,前者采取厚古薄今的原则,后者则着重厚今薄古。综合考试科目的题型有判断、填空和简答,都是考查知识点。因此复习时多看几遍书本,多记些知识点,考试时就会轻松过关。

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答题时切勿有门户之见,要融会贯通,抓住重点,综合做答。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年考试都有重复出题现象,这些重复及与重复相类似的内容就是考试的重点,越是重复过的越容易再出题。名词解释中的细小问题是考试的难点,它提醒考生应该复习到怎样的深度和广度。国政考题中曾有这样一个简答“英国光荣革命的原因”,这个题考得很细,多数教材没有详述,故需要参考多种教材。

六、面试与录取

虽然本系各专业的面试均为等额,但接到面试通知后一定要认真准备,争取给导师一个好的印象,为你以后三年打下良好的基础。面试通常在四月底进行,国政系的面试均为口试,选择专业的主要科目进行考试。提问包括一些常识,也有一些较难的学术新动态,回答错误或答不上来不必沮丧,要虚心请教。面试后发出调档通知,7月之后发正式录取通知。

由于名次不够而不能录取的考生应及早行动,看是否能转到其他专业或院系。由于人民大学考试的权威性,你还可以考虑能否转到其他院校。再有,人民大学国政系每年都招收一定数量的自费生,有的年份还可特批入学,看有无可能,尽量为自己争取深造的机会。可以上自费生的,应该进一步争取上可以转户口的自费生,这样会为你将来的就业提供便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3 04:4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