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6:海外媒体的中国关注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 19: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展望2006年的中国是岁末年初国际媒体的热门话题
<br>
<br>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增长势头
<br>关注媒体:彭博社、美国之音\r<br>关注度:★★★★★\r<br>
<br>    根据彭博社针对23位经济学家的调查预估,中国2006年经济增长将达8.7%;而欧盟与日本2006年经济增长可达1.9%,也就是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望是欧洲与日本的4倍。彭博社指出,中国大陆出台措施鼓励消费支出、为纾解交通瓶颈鼓励投资等措施是保证2006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r<br>    美国之音说,目前世界上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不会放缓的声音占了主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盖保德和A.G.埃德华兹投资公司的高级经济师费伦都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在8%到10%之间。费伦说:“我觉得,增长率要降低到6.5%左右就需要有一些重大的变动,比如过剩产能问题急剧恶化,或者禽流感大规模爆发,或者美国或欧盟对中国采取全面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致使中国出口严重受挫。如果不发生这些情况,我认为,现在的增长势头将会保持下去,或许会稍有减弱,增长幅度从9%降低到8%的范围。”\r<br>    当然,也有不太乐观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2006年将显著放缓。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总经济师罗奇前不久表示,2006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下降到6.5%。\r<br>   
<br>小泉下台后的中日关系
<br>关注媒体:《金融时报》、法新社
<br>关注度:★★★★★\r<br>
<br>    《金融时报》首席亚洲记者维克托·马莱认为:未来中日关系可能不会改善。“虽然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将于今年9月份下野,但其继任者——可能是现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甚至可能更为强硬。”\r<br>    不过维克托·马莱也承认,两国间的经济联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中国现在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为了实现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中日两国最终将不得不恢复睦邻友好关系——如同二战之后欧洲地区的FaGuo与德国一样。\r<br>    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个过程可能不用等那么长时间,用法新社的话说,“9个月的时间会发生许多事情”。\r<br>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新首相上台一般都会在改善与邻国关系方面有所动作。我认为,中国领导人也会抓住这一机会。”日本明治大学政治学教授冈野馨(音)说:“小泉借政治改革之名,彻底铲除了其他派系的成员。我认为,那些遭到排挤的人在2006年1月底开始的议会会议期间将开始反击。”冈野还认为,布什政府也会悄悄地要求小泉接班人不要进一步激怒中国。\r<br>
<br>采购热与中国内需拉动
<br>关注媒体:BBC、《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r<br>关注度:★★★★☆\r<br>     BBC在关于中国的年终报道中认为,内需拉动问题将关系到中国经济这列高速列车来2006年怎么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增强国民的消费力,仅有北京和上海精英族购买奢侈品是不够的,中国必须使社会低层的民众有能力消费,但同时又要避免刺激物价上升。” BBC说。\r<br>    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的《商业周刊》和《华尔街日报》最近都花了一定的篇幅报道麦肯锡公司2005年底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该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中国人都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但仍有许多消费者希望在2006年购买平板电视机、住房和轿车等高价商品。\r<br>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预计,今后10年里中国的消费者支出将非常活跃。\r<br>
<br>胡Jintao访美与中美关系
<br>关注媒体:美国之音\r<br>关注度:★★★★
<br>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中美之间2005年开始的比较积极的发展势头仍然会继续下去,他们对2006年胡Jintao主席访问美国充满期待。\r<br>     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希望,美中两国作为利益相关的参与者能共同合作,继续保持和推动国际秩序。他说,美中关系的发展仰赖于两国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友好关系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他说,如果布什总统和胡Jintao主席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建立私人间的伙伴关系,两国的关系才会更加牢固。\r<br>     另外一位专家表示,期待着两国领导人能用一些新的感性语言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位专家同时告诉美国之音,2006年中美关系的发展面临三方面的考验:“一个问题当然是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会不会有新的进展,对两国关系,特别两国政府解决冲突能力是考验。第二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日关系。其实中国在中日关系上在打美国牌。唯一能让中日之间在历史问题上让中国胜出的是国际舆论,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立场。因此明年中国对美政策会把日本问题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第三是双方的战略对话还能涉及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谈出什么样新的东西。”\r<br>
<br>“晋级”后的中国与八国峰会
<br>关注媒体:德国之声\r<br>关注度:★★★☆
<br>
<br>    2005年底中国调高GDP数据,跃居世界第6经济大国,德国之声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再看八国峰会,“自然联想到如果峰会里没有中国,显然人们会对其的存在‘合法性 ’提出质疑。”\r<br>     德国之声认为,2006年中国将在“八国峰会”坚持“第三条道路”。2005年“八强”邀请囊括了欧、亚、美、非四洲大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与正在争取“入常”的“四国联盟”,事实上将“富国俱乐部”变成了“强国议事厅”。中国不再批评与排斥这一国际力量,从而游离于其外,但也不简单地以融入的方式而实现服从,而是要以一种平行力量与之对接,创造处于国际现存秩序的“第三条道路”。\r<br>     德国之声说,今年美国的处境相对尴尬。一方面,美国希望在所有的国际事务中有中国的参与,强令中国承担责任与义务。但另一方面,它担心中国的势力过于强大,挑战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所以2006年,估计美国依然只愿把中国作为客人邀请到八国峰会,而不愿把这最后的权力象征和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交给中国。\r<br>
<br>中国企业海外收购
<br>关注媒体:美国之音\r<br>关注度:★★★\r<br>    “2006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行动只会有增无减”,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申卡尔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美国著名的美迈斯律师事务所负责亚太地区的合伙负责人赵宏绚也表示,他们非常看好今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正在受理一些并购案。他表示,今后几年参与并购的,依然是自然资源类企业、电器制造商,还有就是需要购买外国品牌,需要海外销售网络的企业。\r<br>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建议,中国政府今后应该更多地鼓励民营企业,而不是国营企业去海外收购。而赵宏绚则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应该从中小规模的收购目标入手,可以有一个练习的机会,也不会招惹不必要的政治麻烦。赵宏绚还建议,中国企业应该着手培养从事并购的专业人材。\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1-23 13:38:34 | 只看该作者
仿佛在复习考研政治..................噩梦~~~~~~~~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14:23:2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br>不是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2: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