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硕士点
世界经济
本专业着力培养掌握世界经济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较高外语技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具备从事世界经济领域理论政策研究、外经贸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国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20105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01.欧盟经济研究
02.港澳台地区与世界市场关系研究
03.国际金融与国际投资研究
04.国际经济研究(俄语、日语考生)
张 昱
刘继森
易行健
刘 巍
王丽娅
左连村
刘红娟
张金艳
贺显南
刘 巍
陈伟光
肖鹞飞
陈 伟
邵学言
梁立俊
易行健
叶栩青
刘 巍
陈 昭
郑京淑20
初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 304数学四
① 850经济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 788国际贸易学
② 789国际金融学
复试:
① 760世界经济综合
② 面试
同上
同上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5.世界经济发展史研究
刘 巍
袁 欣
魏 悦
陈 昭
同上
同上
世界经济硕士点考试参考书目
1.初试: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宏观、微观两册
2.复试: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海闻《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区域经济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组织实践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并具有熟练的外语水平,能够在国家与城市管理部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城市公共企业部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
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20202 区域经济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01.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02.产业网络与区域创新
03.跨国公司与区域产业问题研究
04.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曾坤生
杨友孝
刘 力
倪秋菊
林吉双
张金艳
隋广军
盖翊中
王世豪
郑京淑
常永胜
陈筱芳
李铁立
左连村
魏 悦
40
初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 304数学四
④ 850经济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 770发展经济学
② 771产业经济学
复试:
① 750区域经济学综合
② 面试
同上
同上
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考试参考书目
1.初试: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宏观、微观两册
2.复试: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毕世杰《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国际贸易学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 wto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服务贸易、wto规则、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投资与风险防范、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欧洲经济合作与中欧经贸发展等。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有坚实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多边贸易体制和主要国家对外经贸政策措施,掌握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与融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原理、欧洲经济合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及能从事上述方面的实际工作、研究和教学的高素质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
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 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03. wto研究
周文贵
廖力平
郭友群
林吉双
孙晓琴
袁 欣
廖国民
何元贵
董小麟
肖 红
冯春丽
杨 励
20
初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 304数学四
④ 850经济学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 77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② 773货币银行学
复试:
① 751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
② 面试
国际贸易学硕士点考试参考书目
1.初试: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宏观、微观两册。
2.复试:
(1)海闻《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廖力平《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刘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假设、推理、检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民 商 法
主要研究方向:民法学、商法、知识产权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民商法学理论素养,熟悉民商事法律实务规程,能胜任中外各类机构中法律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民法总论、商法总论、经济法基础理论、物权法、债与合同法等。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
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
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30105 民商法
01.民法
02.商法
03.知识产权法
04.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龙著华
王荣珍
范利平
张永华
朱 晔
周新军
黄丽萍
袁 泉
孙晓萍
叶昌富
朱最新20
初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51法理学
④ 851民商法学(民法、商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 774民事诉讼法
② 775经济法学基础
复试:
① 752民商法学综合理论
② 面试
同上
民商法硕士点考试参考书目
1.《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商法》(第二版),范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法理学》 孙国华,朱景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经济法学》(第三版).杨紫烜 徐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国际法学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和欧盟法。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能运用外语独立从事涉外经贸法律工作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
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30109 国际法学
01.国际公法
02. 国际私法
03. 国际商法
04. 国际经济法
05.欧盟法
李耀芳
施爱国
袁 泉
周新军
吴兴光
朱 晔
蔡镇顺
杨 斐
刘世元
蔡 红
20
初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52国际公法
④ 852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776法理学
②777民法学
复试科目:
① 753国际法学综合(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
② 面试
同上
国际法学硕士考试参考书目
1. 《国际商法》,吴兴光主编,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 《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国际法》,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民法》,魏振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法理学》,孙国华、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关系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与多边外交、国际经济关系、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关系。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国际关系理论素养,熟悉中国外交和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事务,能够适应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新闻单位以及其他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的涉外工作的人才,以及能够从事国际关系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中国对外关系研究、政治学概论、国际组织、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外语、美国外交研究、日本外交研究、俄罗斯外交研究、东南亚研究、国际安全等。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名称代码指导
教师招生
人数考 试 科 目备 注
030207 国际关系
01.国际组织与多边外交
02.国际经济关系
03.当代国际关系
04.中国对外关系
王运祥
施爱国
孔庆山
唐小松
肖 刚
王树春
黎家勇
陈寒溪
唐小松
王树春
黎家勇
陈寒溪
孔庆山
林明华
王运祥
肖 刚
20
初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3日语或202俄语
③ 653国际政治概论
④ 853二战后国际关系史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
① 778政治学概论
② 779当代中国外交
复试:
① 754专业外语(英语或日语或俄语)
② 冷战后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硕士考试参考书目
1.初试
(1)《1945-1995)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下册),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国际政治概论》(第二版),李少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复试
肖月、朱立群:《1945- 2002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 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冷战后部分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
本专业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生管理与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三个方向。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德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专题、市砙糜胨枷胝谓逃ㄌ庋芯俊⑿睦斫]到逃芯俊⒏咝Q芾砉ぷ餮芯俊⒎ㄖ平逃ㄌ庋芯俊⑵笠滴幕胨枷胝谓逃⒌贝鞣剿汲毖芯康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