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编号: b032
总学时数: 40
主讲教师: 李殿俊等
教材名称: 医学免疫学
出版时间: 2002年7月第3版
开课教研室: 免疫学教研室
学 分: 2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 陈慰峰
课程简介: 分子免疫学是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渗透到现代医学各个领域。它已从细胞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乃至基因水平。分子免疫学飞速发展,为阐明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在较高层次上开设此课程势在必行。分子免疫学涵盖了最前沿的免疫学进展,研究动态,为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方向及手段。所开设的课程时数恰当,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教学目的: 掌握分子免疫学的先进理论及技术
教学重点及要求掌握的内容:
免疫学进展
掌握:免疫学进展概况。免疫学进展的特点。免疫的类型,免疫研究方法的进展:基因抗体库,基因敲除,免疫磁珠技术等。
熟悉:天然免疫防御:组成性防御,诱导性防御。分子模式的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效应。mhc—肽与tcr之间的免疫突触。
了解:自身识别。cd概念。克隆选择学说。
核酸免疫,dna疫苗与肿瘤免疫
掌握:基因工程疫苗(1)重组抗原疫苗(2)重组载体疫苗(3)dna疫苗(4)转基因载体疫苗。dna疫苗抗肿瘤的免疫机制;(1)直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作用(2)间接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熟悉:影响dna疫苗抗肿瘤因素:肿瘤抗原性弱,有否辅助因子,给药途径,靶基因表达水平强度等。
了解:dna疫苗在抗肿瘤免疫的应用(1)根据癌胚抗原构建的dna疫苗(2)hcg(3)病毒相关抗原(4)独特型dna疫苗。
田景先
肿瘤基因治疗及研究进展
掌握:基因治疗的相关概念,基因治疗的策略,基因治疗的条件。
熟悉: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基因治疗的关键问题。
了解: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史,肿瘤基因治疗的思考,肿瘤基因治疗疗效的初步评估。
李殿俊 张伟光
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mbab技术)
掌握:mcab的概念,特点。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原理,生产程序。细胞融合。hat的选择作用,筛选,克隆化等的要点。mcab在医学上的应用。
熟悉: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究的进展。b淋巴细胞杂交瘤的鉴定要点。mcab的制备方法。
了解:t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基因工程抗体。
谭静澜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掌握: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克隆无反应性(clonal anergy),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
熟悉: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免疫耐受在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的意义。
了解:免疫耐受的研究历史,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张凤蕴
树突状细胞(dc)与免疫
掌握:树突状细胞分类:髓样树突状细胞和淋巴样树突状细胞亚群及dc1和dc2亚群;树突状细胞在分成熟过程中的迁移;不成熟树突状细胞摄取外源性抗原的机制及成熟树突状细胞加工处理抗原的机制;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协同刺激分子和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调节作用。
熟悉:树突状细胞调节th1/th2细胞分化的机理: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耐受;树突状细胞在维持记忆性b细胞中的作用;树突状细胞在维持记忆性b细胞中的作用;树突状细胞与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树突状细胞与疫苗的开发。
了解:树突主细胞研究历史及起源和发育;不同树突状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
常金兰
mhc与免疫
掌握:mhc的概念;mhc的基因组成,mhci类及ii类基因区,免疫功能相关基因;tap和lmp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结构及功能。
熟悉:mhc分子的结构、分布和功能;mhc基因的多态性。
了解:mhc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
吕雪莹
细胞凋亡及检测
掌握:细胞凋亡概念,细胞凋亡及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的细胞外信号,细胞凋亡时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机制,检测细胞凋亡手段有哪些。
熟悉:哪些生理及病理因素与细胞凋亡有关。
了解:细胞凋亡的发展历史,诱导细胞凋亡可治疗哪些疾病,抑制细胞凋亡可治疗哪些疾病。 杨秋霞 高翔
粘附分子
掌握:各类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粘附分子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熟悉:粘附分子的共同特性,粘附分子的分类。
了解:粘附分子概述及研究现状。
邢淑贤
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
掌握: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信号转导;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信号转导。
熟悉:nk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
了解:先天免疫应答中的信号转导
李波
基因芯片相关技术概要
掌握:基因芯片工作原理;基因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因芯片在医学免疫学上的应用
熟悉:基因芯片技术概述
了解:基因芯片技术发展与展望;基因芯片的优势与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富东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