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7 07: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试科目名称: 核工程基础
考查要点:
反应堆物理部分(30分)
一、  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
1、掌握中子截面、中子通量密度和核反应率的概念。
2、掌握裂变能量的释放、反应堆功率和中子通量密度的关系。
3、掌握瞬发中子与缓发中子的概念。
4、掌握自续链式裂变反应和临界条件。
5、掌握热中子反应堆内的中子循环过程 。
二、均匀反应堆的临界理论
1、掌握均匀裸堆的单群扩散方程,并能够应用该方程求解无限大平板堆的稳态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2、掌握反应性的概念,掌握热中子反应堆的临界条件,能够应用单群修正理论作简单的临界计算。
传热学部分(60分)
一、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1、  导热基本定律
2、  导热微分方程式及定解条件
3、  通过平壁、圆筒壁、球壳和其他变截面物体的导热
4、  通过肋片的导热
二、对流换热
1、  对流换热概说
2、  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3、  对流换热的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4、  边界层积分方程组的求解及比拟理论
5、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6、  自然对流换热及其实验关联式
三、冷凝与沸腾换热
1、  凝结换热现象
2、  膜状凝结换热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3、  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
4、  沸腾换热现象
5、  沸腾换热计算式
6、  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
四、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热计算
1、  传热过程的分析计算
2、  换热器的型式及平均温差
3、  换热器的热计算
工程热力学部分(60分)
一、基本概念
1、  热能在热机中转变成机械能的过程
2、  热力系统
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4、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6、  过程功和热量
7、  热力循环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  热力学能和总能
3、  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4、  焓
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
6、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7、  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三、理想气体的性质
1、  理想气体的概念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3、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4、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四、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  研究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
2、  定容过程
3、  定压过程
4、  定温过程
5、  绝热过程
6、  多变过程
五、水蒸汽
1、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2、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3、  水和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4、  水蒸汽表和图
5、  水蒸汽的基本过程
六、蒸汽动力循环装置
1、  朗肯循环
2、  再热循环
3、  回热循环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反应堆物理部分:计算题或证明题(10分);简答题(20分)
传热学部分:选择题(10分);简答题(20分);计算题(30分)
工程热力学部分:选择题(10分);简答题(20分);计算题(30分)
参考书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主要参考书: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谢仲生等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2004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考试科目名称: 核动力装置
考查要点:
一、核动力装置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1. 要求考生了解核动力装置的特点;
2. 要求考生理解核动力装置的船用条件;
3. 要求考生了解船用核动力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
二、一回路系统原理
1.    要求考生了解一回路系统的主要任务;
2.    要求考生掌握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安全系统、水质控制系统、辅助水系统、工程安全设施的功能、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3.    要求考生掌握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废物分类和废物处理原则。
三、 二回路系统原理
1.    要求考生了解二回路系统的主要任务;
2.    要求考生掌握蒸汽系统、蒸汽排放系统、凝水-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润滑油系统、造水系统的功能、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四、水质监督和水处理
1.    要求考生了解常用的水质指标及其意义;
2.    要求考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基本理论;
3.    要求考生了解压水堆核动力装置的腐蚀特点。
五、核动力装置循环热力分析
1.    要求考生了解压水堆核动力装置热力循环基本形式及循环效率计算公式;
2.    要求考生了解蒸汽初、终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3.    要求考生了解废汽回热循环与抽汽回热循环的特点;
4.    要求考生掌握核动力装置能量平衡计算方法。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简述题(120分)
计算题(30分)
参考书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主要参考书:
船舶核动力装置. 庞凤阁、彭敏俊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考试科目名称: 工程流体力学
考查要点:
一、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1.了解流体作为连续介质的假设
2.掌握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3.掌握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4.掌握流体粘性
二、流体静力学
1.掌握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熟悉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3.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4.掌握绝对压强,相对压强
5.熟悉液柱式测压计
6.掌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熟悉静止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7.熟悉液体的相对平衡
三、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1.了解研究流体流动的两种方法,流动的分类
2.掌握流动概念如迹线与流线,流速、流量,系统与控制体
3.掌握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
4.熟练掌握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和应用,熟练掌握动量方程及其应用
四、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1.熟悉模型试验,量纲分析法
2.掌握相似原理,重要相似准则
五、管流损失和水力计算
1.了解管道水力计算,圆管中的层流流动理论分析
2.熟悉管道入口段的流动
3.熟悉沿程损失的实验研究
4.熟悉水击现象
5.掌握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紊流,雷诺数
6.掌握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沿程损失,局部损失的计算
六、粘性流体绕物体的流动
1.熟悉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2.掌握边界层基本概念及特征
3.掌握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4.掌握物体的阻力,阻力系数,了解边界层的控制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2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概念题、问答题(30 - 40分)
计算题(60 - 70分)
参考书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主要参考书:
1.《工程流体力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m]. 山东工业大学 孔珑主编.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2
2.《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m].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卓如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考试科目名称: 微机原理
考查要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掌握数制及其转换方法(二进制、十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2.掌握常见的编码方法(原码、反码、补码,bcd码和ascii码);
3.了解逻辑电路基本组成和布尔代数运算方法,学会构建二进制数运算加/减法电路。
二、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1.掌握基本概念:算术逻辑单元、触发器、寄存器、三态电路、总线、存储器;
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流水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的基本作用。
三、微处理器
1.以8086/8088为对象掌握微处理器内部结构和组成,了解其工作模式。
四、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1.  掌握8086/8088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了解汇编语言编程特点、指令格式;
2.  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
五、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及汇编程序
1.  掌握宏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了解伪指令、宏指令概念和用法,掌握几种常见的系统功能调用指令;
2.  掌握汇编、汇编程序和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区别,了解汇编过程基本步骤;
3.  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步骤,了解基本程序结构,能够应用汇编语言编制简单的应用程序。
六、输入/输出接口
1.  掌握微型计算机有关输入/输出接口中的基本概念,如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同步和异步,单工、双工和半双工,波特率等;
2.  了解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掌握编程应用方法;
3.  了解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掌握编程应用方法。
七、中断控制器、计数/定时控制器
1.了解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掌握编程应用方法;
2.了解可编程计数/定时控制器8253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及编程应用方法。
八、a/d及d/a转换器
1.掌握d/a和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转换方法。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2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填空题(20分)
选择题(20分)
计算题(15分)
判断题(10分)
简答题(20分)
综合应用编程题(15分)
参考书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主要参考书: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郑学坚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考试科目名称: 大学物理
考查要点:
一、力学部分
此部分重点是考查考生对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三章“动量与角动量”、第六章“狭义相对论基础”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这部分出80分的试题,其中第二章30分,第三章40分,第六章10分。

二、热学部分
此部分重点考查第二章“气体动理论”、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章重点是“能量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输运过程”,出10分试题;第三章重点是“绝热过程”、“循环过程”、“卡诺循环”,出10分试题;第四章重点是“玻耳兹曼公式与熵增加原理”、“可逆过程”,出10分试题。这部分共出30分试题。

三、核物理部分
此部分在参考书第五册《量子物理》的第五章“核物理”部分,除“穆斯堡尔效应”外其余各节均为重点,这部分共出40分试题。其中,“核的一般性质”8分,“核力”2分,“核的结合能”5分,“放射性和衰变定律”5分、“α衰变”5分,“β衰变”5分,核反应10分。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问答题100分(包括填空、选择和笔答)
           计算题50分
参考书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主要参考书:
大学物理(第二版)  张三慧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14:55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