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601气象学
气象学专业始建于1960年,1978年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气象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专业设有国内大气科学领域中颇具特色、相对稳定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大气环流动力学与短期气候预测、东亚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大气动力学和数值模式研究。该专业导师队伍学术造诣高,学术思想活跃,1994年和2002年两次荣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多人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现拥有研究生导师27人(其中博导1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该专业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9项、省部级奖89项,国际奖3项。出版教材及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600余篇,多次主办全国和国际性学术会议。
本专业学制3年。主要学位课程:高等大气动力学、地球物理流体力学、气候动力学、高等大气环流、现代气象统计方法、中小尺度动力学与模拟、季风动力学、当日天气讨论、短期气候预测实践等。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科研、部队等部门从事与大气科学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始建于1960年,包括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污染与大气化学、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大气环境与生态等四个方向,是理论与应用全面结合的现代学科群,发展水平在国内高校处于前列,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2002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十五”重点学科,2005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评审。
本专业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博士10名;已培养出博士15名,硕士200余名。拥有配套的地面气象观测场、大气物理、大气环境与空气污染、云降水物理等专业实验室。本研究组目前承担国际项目1项,国家级18项,省部级36项,近五年的科研金费450多万;2002年以来,本研究组在国际知名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7篇(其中sci收录17篇,65篇一级刊物);在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领域享有良好声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奖多项。
本专业学制3年。主要课程:高等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边界层物理,云降水物理学,大气辐射与光学,中尺度数值模拟,大气扩散与模拟,高等大气动力学等。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校、气象和环保部门、民航以及部队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070620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
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是我校大气科学类重要学科之一,在国内外已经有较大的影响。该专业以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为主要遥感平台,以获得地球及其大气的各种状态参数为对象, 以发展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为目的, 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和遥感相关行业服务, 培养既具有大气科学特色又广泛适应于遥感相关行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遥感探测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遥感技术和设备的研究;遥感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本学科立足于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面向气象领域应用开展遥感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和相关领域结合,开展地球表面植被、滩涂、沙漠、积雪、冰盖、海洋等遥感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
硕士学位学制3年,博士学位一般为3~4年。研究生除完成公共课学习外,还要完成本专业方向的学位课和选修课。硕士学位课程主要有:大气辐射理论与应用、大气微波遥感基础、现代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大气科学数值模拟、现代遥感信息处理系统概论等。博士学位课程的设置,与研究方向有关,阅读导师指定的重点基础理论书籍。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位授予的重要组成部分。
070621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在相关产业运作及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与江苏省特色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已培养出硕士130多名。本专业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本专业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气象;遥感与gis应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与对策;spas能量交换与物质输送;气候资源利用;气象防灾减灾;城市气象等。该专业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8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1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多项。该专业设有农业气象试验站和应用气象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条件。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制3年,主要课程有高等大气动力学、环境物理学原理、农业气象与生态系统模拟、应用气象试验方法、遥感原理与应用等。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应用气象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业务部门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070622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
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专业是我校重点学科之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前身气候学专业于1978年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形成了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模拟、海-陆-气相互作用、气候资源评估利用、gis气象应用等在国内气候学界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该专业导师学术思想活跃,科研成成果丰硕,1997年荣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先后获得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目前该专业有硕士生导师9名,其中教授6名,共承担近20项各类科研项目,其中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总经费近200万元。
本专业学制3年,主要学位课程有气候动力学、高等大气动力学、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现代气象统计分析、高等大气环流、气候数值模拟、气候诊断与预测等。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在气象、环保、水文、海洋等部门以及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
0711系统科学(系统理论071101;系统分析与集成071102)
我校具有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分系统分析与集成和系统理论两个硕士专业,其中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专业始建于1998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计算机控制与信息技术、大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经济系统分析、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智能测试系统等。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已经培养出硕士研究生96名,现有在读研究生156名。近年来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蔧萍挤⒄辜苹⑹]萍脊ス氐仁〔考兑陨舷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