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8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2 16:3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南亚对中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
一,东南亚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起跳板
数千年来的中华文化所孕育出的中华精神,大旨却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兼济天下。我们目前急需做的,就不是想着如何抬起头来去兼济天下,而是要低下头去以踏准兼济天下的起跳板。
哪一块最适合于作目前的起跳板?世界发展大势从时空上讲,其移动方向由东向西,从中亚经地中海、西欧大陆、英国到北美,而今又由北美回归到亚洲东部。 显然,如选择不位于亚洲东部的中亚和南亚作为中国跳向世界大国台阶的起跳板,那就是逆势而动,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之所以必须选取东南亚作为实现目标的起跳板,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亚本身的社会、自然结构。
东南亚的社会、自然结构,大体上可以说是全世界社会、自然结构的缩影。这里既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形态,也有世界上最落后的经济形态;既有世界上最纯粹的资本主义,也有世界上最纯粹的社会主义;既有世界上最极端的宗教派别,也有世界上最宽容的伦理道德;既有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种族、宗教冲突,也有世界上难解难分的民族争端;既有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领土纠纷,也有世界上各执一辞的海洋争执。更不可思议的是,东南亚就连纯地理上的构成都跟世界整体上较为相似。世界有纯陆地国家,有半陆半海国家,有纯海洋国家,东南亚又何尝没有!世界上有海洋,有海峡,有半岛,有海岛,有群岛,东南亚一个都没少。总之,东南亚是跟世界整体最相似的地区。
这些相似性对中国意义重大。世界的种种不和谐和冲突的局面,目前虽未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利益,但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利益的迅速增加,它将来必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不得不予之以高度关注、未雨绸缪。事有可为与不可为。以中国之国力,目前不可为的,是在世界范围内谋求消解冲突(这仍是美国或联合国的事)。可为的,是在与世界有相似环境的东南亚区域范围内谋求消解冲突。如果这一目的达到了,我们就成功积累了处理国际困境的经验。而这一经验,显然具有普世意义。东南亚之对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所起起跳板的作用,也就再明白不过了。

二,东南亚是中国牵制美日的制高点

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但并不等于它不会受阻。美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最不希望中国崛起。

印度的实力不如中国。历史证明,印度遏阻中国的任何努力都必定失败。

俄罗斯相对中国来说,除军事外,已没有任何优势。近代,俄虽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不正当利益,但如今它衰弱了。所以,它不希望中国强大,至少是希望中国不要过快强大。从这点上说,中国当反制俄罗斯才对。现今国际政治大格局容不得中国有太多的选择空间:上世纪末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中国反倒伸出援助之手,并最终帮助俄罗斯摆脱了困境。中国此举实属不得已。因为中国东部之美日两国,对中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

美日是最具意愿、最具实力遏阻中国崛起的两个国家。先说意愿。上世纪90年代由美日发轫并热炒的“中国威胁论”,内容就是遏阻中国。美日同盟本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它理当随冷战的结束而结束。而事实是,它非但没有结束,反倒变本加厉,通过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得到了全方位的强化。 其强化的目的是针对中国。那美日为什么要遏阻中国呢?摩根索说得好,国际政治即争强权。 中美日联手遏苏时,是美挟日同苏争强权。而今苏联不复存在了,美日就要联手同中国争强权(尽管中国无意同世界上任何国家争强权)。对日本来说,它要竭力保持自己在亚洲的强权地位;美国却要竭力保持自己在世界的强权地位。美国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无论是其硬权力还是其软权力,都具遏阻中国的实力。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如按汇率计算,是中国的4倍。军事上日虽因美国和本国宪法制约,暂不能同中国整体抗衡,但一旦它放开手脚,便能迅速弥补差距。

中国别无选择,只得应战。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组织、制度和外交等等,凡有助于减缓美日对中国遏阻作用的,无疑都应纳入中国应对方策之内。全面考量中国周边地缘环境,中国发挥的空间,只有东南亚。

目前,中国在中亚的影响,还只限于政治和外交,且影响远不及美俄。印度是南亚的霸主,中国在南亚受印度杯葛甚深,其影响也只限于政治和外交而已。中国在东北亚的影响虽然是全方位的,但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鲜明特色,是资源价值和地缘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合二为一。 东北亚既非地缘中心,更非资源中心,它对美日两国的资源价值和地缘价值也就相对有限。中国如以之为基点牵制美日,很难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极致效果。而东南亚呢,它在美日的全球地缘战略中,既有资源价值(锡、天然橡胶和油气),又有地缘价值(经济、石油生命线)。仅以中美日三国关系为视点,则东南亚的资源价值和地缘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就恰好合二为一!这就是说,东南亚既是美日牵制中国的战略制高点,但同时更是中国牵制美日的战略制高点。

三,东南亚是中国施惠海外华人的试验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庞大外资对中国内地的注入。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所引外资中的八成来自海外华人,如今已随资本的全球化流动而大有改观。三五千万海外华人由于其巨大的资本实力和与中国大陆骨断筋连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上,都得把它作为一支战略力量来考虑。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中国也不可能按原先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同海外华人的关系。否则,就必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20世纪基本上可说是中国大陆受惠于海外华人的时期。21世纪基本上可说是中国施惠于海外华人的时期。这一时期里,海外华人将会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不仅是他们既得利益的可靠保障,更是他们未来利益的主要来源。中国的国家利益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是结为一体的。中国需要通过海外华人以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时,大大减少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运作成本。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尚非常缺少施惠海外华人的经验。为此,我们就得想方设法尽快积累经验。从地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则该地域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能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全球就只有东南亚,分析如下:

其一,它是涵盖最多海外华人的地区。在全世界范围内,海外华人分布极不均匀。华人的三大集中区,是亚洲、美洲和欧洲。其中亚洲占海外华人总人数的八成半以上,东南亚又占了亚洲华人的九成以上。这就是说,东南亚占了海外华人总人数的八成左右。按犹太人“八二最优”原理,只要我们处理好了同八成海外华人的关系,我们就基本上能处理好同所有海外华人的关系。

其二,它是产生过并仍将产生最棘手华人问题的地区。自秦汉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历朝历代对华人移民都是出前力加禁止,出后归为化外之民。而在华人移民产生最多的近代,又正值中国国命最为不济之际。这就注定了华人移民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纳入国家有效掌控之中。华人流入的地区其自身又存在诸多导致社会不稳的因素。因此在中国尚没有足够强大前,最易、最多可能产生最棘手华人问题的地区,必是东南亚。

其三,它是同中国大陆关系最密切的地区。东南亚地理上距中国最近,华人移民人数最多,产生的华人问题又最棘手,那它同中国大陆关系最密切,也便在情理之中了。然而真正使东南亚同中国密不可分的,是它同中国深远的文化联系和频繁的经贸往来。 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这种文化联系和经贸往来将会是加强还是会削弱呢?就经贸往来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就文化联系来说,中国的经济、军事等硬权力如旭日东升。硬权力产生软权力。文化方面,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核心国家,东南亚能不更受中国的影响吗?

其四,它是海外华人最活跃的地区。判断一个地区的华人活跃与否,不单要看它的经济实力,更要看它在所属区域内对社会各个层面渗入的深度和广度。欧洲华人多活跃于经济领域,北美华人多活跃于科研、商贸和教育领域。东南亚的华人呢,凡欧美华人活跃的领域,他们也都活跃其中。 而欧美华人不大涉足的领域,比如地产、金融、政界甚至军界,东南亚都有华人活跃其中,真可谓群星灿烂。新加坡、泰国便是明证。

东南亚既是世界的缩影,也是海外华人世界的缩影。它不仅是中国跳向世界大国的起跳板,也是中国施惠世界华人的试验田。

四,美国针对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自1511年西方殖民势力首次侵入东南亚直至2001年的490年时间里,中国在东南亚曾经直面过几乎所有最能代表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按进入东南亚的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随着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高涨而灰飞烟灭了。当俄罗斯在2001年正式宣布完全撤出其在越南的军事设施后,俄国在东南亚的势力也随风而逝。中国长期以来受南北夹击之虞,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东南亚的地缘结构向中国急剧倾斜!中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良机!

美国是中国在东南亚最难对付的一支力量。19世纪晚期,美国在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工业总产值占世界首位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同期,德、日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迅猛崛起。1890年,海权理论的创始人马汉《论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一文出台,美国家决策层随即决定在太平洋建立自己的海洋霸权。为了能侵入远东,尤其是中国。美于是选中了西班牙手中的菲律宾为跳板,于1898年发动对西战争,并在菲律宾建立起殖民统治。其影响直到现在。

美国在远东的巨大利益,仅靠在菲律宾这么个小地方显然十分缺乏战略回旋余地,它必须要抓住每一个机遇,扩张其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这个机遇的提供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

1940年,日在试图北进以与德意东西合击苏联的努力失败后,遂掉转矛头挥师南下,以夺取其急需的石油、橡胶和锡等战略物资。为能确保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日就得先将正在对其进行制裁的美国力量挡在西太平洋以东。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使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了致命威胁。为维护其权力并暗含扩张其权力之意,美随即放弃中立地位,于1942年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倡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年,因美国认为保卫中国是保卫美国的关键,遂将东方战场划成多个战区以利作战。 作为东方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东南亚战区的单独设立为美国势力渗入东南亚提供了空间条件。1945年美国在日本败降之际,通过掌控盟军在东南亚的对日受降权,终于把持了东南亚的政治主动权。

美国国家决策层在地缘政治上所信奉的,一是美战略思想家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一是斯氏理论的实践阐释者凯南的“遏制”理论。前者认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后者认为,要遏制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就必须注意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和脆弱地区。这些思想与美国决策层的结合,便诞生了“东南亚多米诺骨牌”论。东南亚是美国全球多米诺牌局中的第一张牌。因此,美国至今仍感遗憾,美在东南亚获得主动权,却并没有取得东南亚的支配权。主要原因是战后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战后冷战的展开。

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法国淡出东南亚,但同时越南以北纬17度为临时分界线,被分割成南北意识形态不同的两大块,这就为美国深度介入东南亚,遏制共产主义(含中国),提供了难得的良机。法撤离印支半岛的前脚刚刚抬起,美国就后脚跟了上来,第一脚就踏在南越的国土上。这也是越南战争为什么美国会坚持打那么久的主要原因。越南战争使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加深了。现在东南亚多数国家都希望美国继续留在东南亚。连越南也以不打不相识为噱头,刻意将美国势力请回印支半岛,以平衡在东南亚影响日隆一日的中国。因此越南战争并不是美国全输的战事。

从美殖民菲律宾到现在的整整103年时间里,美对东南亚战略有一点是始终不变,那就是一切都以中国为落脚点。美国一直是视中国为东南亚的竞争对手。

五,日本的饿鹰扑食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还是西方殖民的对象。明治维新之后,国力急速增长。选定的第一个侵略对象是朝鲜。1894年,中国藩属国朝鲜发生内乱,朝请求中国出兵协助平乱。这正是日求之不得的良机。次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大败中国,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朝鲜独立,为下一步吞并朝鲜做好了准备。1910年日正式吞并朝鲜。

日本人的手法狠、快、准。1904年,日借俄远东铁路尚未筑就、外交上孤立无援、军事上首尾不接,而自身却有英日同盟并获美国怂恿之机,先发制人,在日俄战争中决定性地击败了俄罗斯。被日本自称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的。自此之后,日本上至天皇,下至百姓,整个民族沉醉于狂热的极端民族主义迷梦当中。在著名的“田中奏折”中,反映出来欲征服世界的勃勃野心。而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日借整个西方世界身陷经济危机无暇东顾,而中国又内乱不已,悍然入侵中国东北。1937年掀起全面侵华战争。二战爆发后,日本在二年多时间里,就将大半个中国踩于其铁蹄底下。在中国军队的反抗之下,为摆脱被困中国的不利局面,日决定分兵南洋, 一则形成对中国军事上的犄角之势,二则获得南洋盛产而日本又急需的军备战略物资。但此战略实施的前提,是要将美国之强大海军力量挡在西太平洋以东,这就导致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冒着与美开战的风险,按预定战略,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囊括了新、马、泰、菲、缅和荷属东印度等广大区域,建立了“大东亚共荣圈”雏形!

日本战败以后,在战略上打过一张著名的“赔偿”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发展极快。庞大的生产能力急需寻找出路。中国大陆被美国封闭,美国市场又极度饱和,于是,从1953年起,日本阴毒无比地以“赔偿”为名,开始其在东南亚不见硝烟的攻城略地战。到1969年,日通过对缅甸、菲律宾、印尼、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进行商品和劳务而非现金的战争赔偿, 全面进入东南亚市场,取得了远比战争大得多的经济成果,为日本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动力。至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自此寻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便成了日本的最高国家战略。

日本人行事手法,一向狠、快、准。如鹰的扑食。如今日本的发展势头虽已被中国盖过,但其狠、快、准的扑食手法却毫发未损。目前日本的国力、国家运作机制和其在东南亚居于首位的经济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中国必须直面的威胁。

六,中国对东南亚的战略选择

东南亚是中国的生死之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生死之门。而东南亚自身又是世界的一个缩影,有巴尔干化的潜在因子,任何国家要在这里谋求霸权利益,一不小心,便会引火自焚。远有葡、西、荷、英,近有法、日、美、苏,都可作前车之鉴。中国在对东南亚进行战略选择时,原则上要将“稳妥”置于首要地位,主要战略手段是“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施方拥有对受方的全面优势,二是受方对施方有巨大的地缘需求。此两条件缺一不可。就条件一来说,作为施方的中国拥有对受方东南亚的全面优势,无需论证。需要论证的是,东南亚对中国有些什么样的地缘需求。

概括起来说,东南亚对中国显现的或潜在的地缘需求有三个。

其一,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区内人才、资金、技术、物资和信息等能够自由流动。只要有流动,中国就一定能对东南亚各国的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如汉唐时期中国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一样。

其二,加强中国同东盟在安全领域里的对话与合作。东南亚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区之一,包含着除核武危机之外的几乎所有安全危机。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东南亚有一个较好的地区安全环境,是中国的应尽义务。为此,中国应将本国对东南亚地区安全的基本态度明确无误地告知东南亚各国。在这点上,美国对其盟国的态度可资中国借鉴。恐惧来于不确定。“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之所以有市场,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地区安全政策有不确定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其三,设立国家专项国外留学中国的教育奖励基金,大力倡导华文教育。美国为什么这么牛?是经济发达吗?日本经济与其不相上下。是美国军力强大吗?俄罗斯可与之分庭抗礼。是美国文化先进吗?欧盟跟它难分仲伯。可美国的影响在全球的影响为什么就远超日、俄、欧盟?这与美国政府大力倡导“美文教育”以及由此产生的留美人员遍布天下且大有作为有莫大干系。推行华文教育,必定能影响东南亚国家。魅力四射的中国文化怎能不使东南亚各国人们由心敬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中国在处理同东南亚地区的关系上,有心将自己定位在“春雨”的位置上,那就不仅能浇灌在地缘上最有求于中国的东南亚,使其百花齐放,万紫嫣红,也能天然润物,使美日终不终不敢与中国为难,冰雪化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0-26 12:02:20 | 只看该作者
顶了,支持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26 12:29:19 | 只看该作者
很正确,中国的出路就在东南亚,尤其在东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55:31 | 只看该作者
3# mengxin931513


亮剑南海,先拿越南开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13 14:07:44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2-15 01:00:00 | 只看该作者
得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2-15 01:00: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4-2 18:45:14 | 只看该作者
很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4-18 14:32:23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鞭辟入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3-19 19:14:41 | 只看该作者
这贴回与不回 我很纠结





















祛斑套装哪个最好治疗雀斑最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22:4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