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组织专题:北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 22: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约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美国为遏制俄罗斯的战略复兴乘机调整欧洲战略,提出北约东扩主张。1994年1月,布鲁塞尔北约首脑会议正式通过美国提出的北约东扩计划。从本质上说,北约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欲通过继续控制欧洲,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成员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4日,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12个国家。
    作为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的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60年来,随着世界风云变幻,北约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成立初期,北约实行“集体防御”原则,遵循“地区性遏制战略”。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后,北约开始逐步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和“前沿防御战略”。1991年华约解散和冷战结束后,北约开始实施“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并通过介入前南地区危机、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向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扩展。近年来,北约又在推行新的战略转型,在保留传统职能的同时,执行了从军事到民事的广泛任务,如反恐、维和、人道主义援助等。
    过去60年,北约为了战略上的需要,先后进行了6次扩大,使其成员国逐步发展到28个。 1952年2月,土耳其和希腊加入;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
【北约与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北约在阿富汗的维和行动是其成立60年来所执行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也是北约继巴尔干地区之后在其“传统防区”外执行的第二次军事行动和首次在欧洲战区之外执行维和任务。
【北约与俄罗斯】:2002年5月28日,北约和俄罗斯首脑会议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与会首脑签署了成立新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 (NATO-Russia Council) 文件《罗马宣言》。改善美俄关系是奥巴马上台后推行“外交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客观需要。虽然美俄都有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并尝试以核裁军为突破口深化互信,但在涉及利益与安全问题上,长期缺乏互信的状况短期内恐怕难以得到改观。
    至少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奥巴马政府会放弃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及对北约东扩的支持,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俄罗斯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最大关切。不仅如此,奥巴马政府还公开宣称继续支持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永远都不会同意俄罗斯成为北约成员。这三个国家加入北约是为了躲避俄罗斯,怎么会投票赞成俄罗斯加入呢?

俄罗斯对北约的政策取决于对北约的核心判断。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5月批准的《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对北约的基本评价是:“北约向俄边界推进并赋予自身有悖于国际法准则的全球职能,是俄罗斯所无法接受的,这仍是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还强调:“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深度和内容,将取决于北约是否考虑俄罗斯的合法利益。”
【北约未来】:冷战时期北约的角色相对简单。但冷战结束后,随着华约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北约的敌人消失了,北约似乎也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但是,北约不肯解散,它要向世界证明自己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于是走上了漫长的“转型”之路。
    为了转型,北约开始“东扩”,淡化自己的军事集团形象,而突出维护“共同价值观”的政治特性。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北约加快了扩张步伐,其活动范围从北大西洋地区扩大到亚洲和非洲,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伙伴关系”。北约在冷战结束时有16个成员国,但今天其成员国数量已达到28个。
    北约扩大,反过来又促使北约继续转型,该组织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北约自2003年起接过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指挥权,为北约转型找到了一块“试验田”。在短短3年时间内,北约部队从阿首都喀布尔扩展到该国全境,过程相当顺利。舆论普遍认为,阿富汗只是北约的第一块“试验田”,北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但是最近两年,北约的“试验”遇到严重挫折,其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暴露出该组织在新形势下的不适应性。尽管所有北约成员国均参与了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行动,但目前只有英国、荷兰、加拿大以及美国的部队真正与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作战,法国、德国等国家均不愿让其驻军直接介入战斗。同时,北约目前“谁出兵,谁出钱”的原则也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导致各成员国均不愿意多出力。
由于北约重大决策均采取全体一致的原则,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多,这些问题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北约内部出现的这些新问题无疑需要北约调整其政策,继续转型。
冷战结束后,面临“生存危机”的北约不断吸收新成员,通过新战略,确立新任务,以适应新形势。但随着北约东扩前沿日益逼近俄罗斯边界,北约内部矛盾也开始显露,明显削弱了集体决策的能力。
    美国和欧洲盟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利益不尽相同,立场也不完全一致。美国希望俄罗斯所有欧洲邻国都加入北约,从地缘战略上彻底束缚俄罗斯。但欧洲国家在能源上依赖俄罗斯,在战略上畏惧俄罗斯,因此不愿过分刺激这个“强大的邻居”。因此,美国力推格鲁吉亚、乌克兰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终未能如愿。而马其顿也因为希腊的反对而被暂时排斥在此轮扩大之外。
    北约内部矛盾还削弱了其军事行动能力,它在阿富汗行动受挫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几年来,阿富汗安全形势每况愈下,塔利班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西方舆论普遍认为,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已经失败,它表明北约的军事行动能力在下降。而美国与欧洲盟国在阿富汗军事行动问题上互相推诿,互相指责。阿富汗是北约“走出欧洲”的一个试点,北约在那里部署兵力4.7万人。但是除美英军队外,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军队愿意承担的任务是维和而不是“围剿塔利班”。美国要求盟国增兵阿富汗的呼吁未得到期待的响应,兵力缺口依然不小。
    北约面临的外部矛盾突出表现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作为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北约的行动不仅关系到欧洲安全格局,也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北约不断东扩,把触角伸到了俄罗斯家门口,一旦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威胁将进一步加大。而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北约的制约力量也越发明显。这次格、乌两国入约进程受阻,很大程度上是慑于俄罗斯作出过激反应。
【北约战略】战略新概念是指导北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仅规定了北约的目标,而且对实现这些目标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提供指导。上世纪90年代,北约先后出台两份战略新概念文件,作为指导自身发展的纲领。 (成立初期,北约实行“集体防御”原则,遵循“地区性遏制战略”。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后,北约开始逐步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和“前沿防御战略”。1991年华约解散和冷战结束后,北约开始实施“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并通过介入前南地区危机、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向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扩展。近年来,北约又在推行新的战略转型,在保留传统职能的同时,执行了从军事到民事的广泛任务,如反恐、维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北约从成立之初的军事防御组织转变为当今世界唯一的军事集团)
    1991年11月,北约推出了冷战后的首份战略新概念文件,它与北约此前出台的类似文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相径庭。
    这一新概念仍将保证成员国安全作为北约的基本目标,但认为应将欧洲安全视为一个整体,与前敌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和展开合作。此外,新概念作为公开文件,完全向公众开放,这在北约历史上也属首次。
    1999年4月,北约再次出台战略新概念文件,提出北约在坚持集体防御原则同时,还应致力于维护跨大西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这份新战略文件评估了冷战后的安全形势变化,认为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危险几乎消失,但成员国仍面临种族冲突、侵犯人权、政治不稳定、经济脆弱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危险。北约应继续作为维护跨大西洋安全的基石,坚持集体防御原则,以保证成员国安全。
    这一新概念还对安全作出更为宽泛的定义,除传统的防务维度外,承认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维度的重要性。它的要点还包括:保持北约军事能力,以保证军事行动有效进行;加强冲突预防和危机管理;与非北约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并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坚持门户开放政策等。
    2009年8月,秘书长拉斯穆森刚刚上任,就任命了由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领导的12人专家小组,负责为北约新战略构想提出具体的建议。
    2010年5月,专家小组提交了一份长达55页的建议报告。按照计划,拉斯穆森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起草了草案。同年9月,首份草案由拉斯穆森完成,并提交给成员国讨论。
    2010年11月19日,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峰会并批准了名为《积极参与 现代防御》战略新概念文件,用于指导北约未来10年发展。这也是冷战结束后北约通过的第三份战略文件。
    《积极参与 现代防御》战略新概念要点:
    核心任务与原则:北约的目的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所有成员国的自由和安全。在当前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北约仍是维持稳定的重要力量。跨大西洋安全不可分割,成员国将继续在“团结,共享目标和公平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共同维护北约这一机构。北约将继续履行三大核心任务,即集体防御、危机处理和安全合作。
    安全环境:当前,北约成员国遭传统军事袭击的危险不大,但也不应忽视传统威胁。成员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导弹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北约成员国境外的不稳定或冲突、网络袭击、国际能源运输通道中断、气候变化等。
    防御和威慑:北约不将任何国家视为对手,但如北约任一成员国的安全受到威胁,北约维护其成员国安全的决心不容置疑。基于核武器和传统武器的威慑力将是北约总体战略的核心部分,只要核武器存在,北约就会保持核威慑力。
    新战略指出,北约应具备同时实施大规模行动和数个小规模行动的能力,以进行集体防御和应对危机;发展和保持“战斗力强的、机动的、可部署的”常规部队;将发展导弹防御能力作为集体防御的一个核心部分;发展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等。
    危机处理:在北约成员国境外发生的危机和冲突能直接影响到其成员国的安全,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北约应在预防危机、处理冲突等方面发挥作用。北约认为要吸取阿富汗战争的经验,在有效进行危机管理时,应采取政治、民事和军事手段并用。
    门户开放:北约今后仍将奉行门户开放政策,所有符合加入条件的欧洲国家都可成为北约一员。
    伙伴关系:北约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政治对话和务实合作,包括任何与北约在维持国际和平关系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和相关组织。
    新战略提到,北约将发展与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在与俄罗斯关系上,新概念说,北约对俄罗斯没有威胁,相反,北约希望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有助于双方共同的和平、稳定和安全。
扩大相关 战略新概念 新阿富汗文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6-11-6 17:2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9: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