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姜草子:乌克兰危机强化了美国的盟主地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7 14: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金总统借乌克兰国内危机之际,一举肢解克里米亚并把它并入了俄罗斯的版图。目睹此情此景,有些专家学者顺势抛出了一个观点,认为这是美国霸权地位崩盘的重要信号,以这一事件为标志,全球进入了所谓的春秋时代。

  说到美国的霸权,不能不首先谈谈它的盟主身份。美国事实上正领导着地球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政治、军事和价值观同盟。这个同盟覆盖了几乎全部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和亚洲东部的几个重要国家和地区。这个同盟的经济规模超过了全球的三分之二,具有压倒性的军事与科技能量,它的身后至少还跟着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的国家。美国的霸主地位就是建立在这个盟主身份之上的。可以说,没有这个盟主身份,就没有美国的霸主地位,要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首先就得瓦解它的盟主身份。

  现在要问的是,美国的盟主身份动摇了削弱了吗?如果削弱且动摇了,原因又是什么?如果既没动摇也没削弱,或者有所削弱但仍谈不上动摇,你又凭什么说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在,世界进入了群龙无首的时代?

  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必须把“削弱”和“动摇”两种情况分开来看,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美国盟主地位的动摇,是指它与盟友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鸿沟,盟友不大买它的账了,它对盟友的控制力已近丧失。而所谓的“削弱”,则仅仅只是指美国领导力的下降。尽管这种能力下降了,但盟主仍具备必需的协调、驾驭和管控能力。

  不用怀疑,近些年来,美国对其盟友的协调和控制力的确有所下降,无论在欧盟还是北约内部,与美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声音时有发生。这首先与美国硬实力的相对下降有关。经历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反恐投入的巨大耗费,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打击等,美国的确元气大伤,担当盟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放,也因此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

  美国现出了疲态的一面,它的盟友欧盟又何尝不如此?欧洲经济危机之深,延绵时间之长,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硬实力都有所下降,扯皮的事就自然多起来。美国由于财力紧张,在碰到问题需要撒钱时,希望欧洲多出点血,欧盟和北约呢,也因为同样的理由,不愿意或无法满足美国的要求,矛盾和隔阂就这样产生了。

  不过,硬实力的相对下降,固然是个问题,却不足以动摇西方联盟,也瓦解不了美国的盟主地位。道理很简单,欧美同盟关系的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之强大,主要不是源于它们的硬实力,而是来自于它们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之上的强大的软实力。因为手握着这种价值观,它们才能形成巨大的吸附力,吸引着大部分国家跟在它们后面,并且这些国家总能在关键的时候站在自己一边。而在这些盟国中,潜在与现实的硬实力最强,软实力的影响范围和力度最大的美国,就成了当能不让的盟主。只要欧美的软实力不被瓦解,只要这世上没有再出现类似于前苏东集团那样的能提出与西方抗衡的价值观的国家联盟,再多极化就是一厢情愿。只要欧美间的同盟关系仍在,且它仍是全球唯一的以国家联盟的形式存在的一极,美国的霸主地位就不会动摇。

  还要看到,在软实力的对比没有逆转之前,硬实力的彼此涨落往往是暂时的,是可以修复的。本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与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欧美经济一蹶不振,而新兴国家增长强劲,此时闪亮登场的所谓金砖国家,也成了西方衰落、东方崛起的象征。但不过几年,这一趋势竟又悄悄发生了微妙的逆转。现在的全球经济,有可能持续增长的是复苏后的欧美,尤其是美国,而新兴国家则出现了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的迹象。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那么,所谓欧美硬实力的相对下降,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景象。

  把美国的盟主地位、从而其世界霸权的动摇,建立在它的硬实力下降的期待之上,未必是靠谱的。但有一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未必能动摇美国的盟主地位,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盟主能力,使它对盟友的部分影响、协调和控制力消解于无形之中。这种情况就是外部威胁的消退,歌舞升平下,各盟国都埋头于经济发展和竞争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外部的政治与军事威胁变得微不足道后,各盟国就变成了以国家形态存在的“公司”,各国的领导人就成了准董事长和CEO,在他们的视野中,基于经济效率和利益考虑的国家关系,就会成为他们做出外交决策的主要依据。欧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由于地缘的接近,再加上俄罗斯是个新兴大国,潜在的投资与商品市场巨大,更因为它有着丰富的能源储备,这些年来欧盟各国与俄罗斯越走越近,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与市场结构上与欧洲相似甚至雷同,地理距离遥远的的美国,作为欧盟的最大经济竞争对手,则与欧盟产生了某种疏离。在经济利益的考量下,美国作为其盟友的领导者的光环,变得暗淡了许多。

  在这方面。德国走得最远,它与俄罗斯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欧盟国家。在这种紧密联系中,德国不仅成了俄罗斯的最大投资国,更是在能源上与俄罗斯紧紧绑在了一起,成了俄罗斯最大的能源输出市场。紧随其后的是英法等国。英国甚至与俄罗斯玩起了金融联姻,要一起搞什么金融城。

  然而,乌克兰危机,尤其是俄罗斯在这场危机中的一系列表现,正改变着这一切。俄罗斯操弄克里米亚公投之际,美国开始串联欧盟一起制裁俄罗斯,但最初并不顺利。不仅德国不大情愿,英国等国家也对美国的号召阳奉阴违。这件事再次表明,当一群盟国沉湎于各自的经济算计而难以自拔时,尤其是当外部敌人与自己在经济上已经难舍难分后,这个联盟体对外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就会出现调子各异的情况,它的那位盟主的协调与调动能力,就会多多少少被削弱。

  真正让欧盟惊醒过来,开始重新紧抱美国的推手,是俄罗斯后来的加码。俄罗斯迅速吞并克里米亚后,欧盟几个主要的大国这才真正感受到了危险的逼近,并以美国为标准调整了自己的俄罗斯政策,不仅启动了与美国烈度相似的制裁措施,而且开始了全面反思与俄罗斯关系的进程。在这其中,德国总理的弯子转得最大。俄罗斯刚启动吞并克里米亚的所谓法律程序,默克尔随即便发表了公开讲话。电视中的这位德国女总理,成了个坚定制裁俄罗斯的欧盟领袖,同时她还表示,在六月份举行欧盟首脑会议上,将全面检讨欧盟的能源政策,言下之意,就是要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了。

  欧美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而展开的博弈,仍在继续进行。这些天,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重兵的问题,它煽动乌克兰东部亲俄分子闹事的问题,都成了欧洲和北约猛烈抨击俄罗斯的题材。随着对抗的延续,美国再次回到了欧洲的舞台中心,它的盟主位子也再次被置于欧洲的聚光灯下。可以肯定,托普金总统所赐,美国将在两条战线上把欧洲重新拉到自己身边来:在经济上,能源问题将成为跨大西洋伙伴协议的重要议题,美国极有可能将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能源的主要供给者;在军事上,北约将更加倚重美国,其内部也出现了要求美国在靠近俄罗斯的东欧国家部署军队的呼声。

  外部挑战只会强化美国的盟主地位,而不是相反,哪怕面对这种挑战时,盟国内部会产生某些意见分歧。但正如我一开始提到的,许多专家却对此作出了相反的判断。他们竟然认为,每一次这类挑战的出现,面对挑战时欧美的每一次应对不力,或者由此引起了盟国之间闹别扭,都意味着美国的今不如昔,它的霸主地位的失落和颓败。这些专家根本不去考虑,在存在外部挑战的情况下,西方联盟的任何内部纷争,都只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暴。而且,随着外部挑战的升级,所有的内部争吵都会归于平息,让位于一致对外,而美国则会在这种对抗中,不动声色地顺势收回它已经丢失和遗忘的控制权。乌克兰危机就已经和正在证明这一点。

  在这个判断下,可以推出的进一步的结论是,美国才是这次乌克兰危机的真正赢家。乌克兰危机终止了欧洲出于经济考虑而开启的疏远美国、亲近俄国的进程,让美国借力杀了个回马枪,向欧洲再次彰显出它不可动摇的盟主地位。而被美国贴身后的俄罗斯,战略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从长远看,不排除它二次解体的可能。

  顺便说说,没有朝鲜的压力,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韩国,不可能如此唯美国是从。中国与日本、菲律宾在东海和南海上对抗的升级,也让这两个国家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了。

  2014-4-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17: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