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季志业、金灿荣等:谁在“操盘”乌克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5 15:3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乌克兰濒于***,俄美欧博弈激烈。普京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会否导致乌克兰走向***?基辅局势一日剧变,乱局背后,谁在获利?抗议示*为何突然升级为暴力冲突?不满政府暂停入欧,为何变成逼迫总统下台?如今的乌克兰,究竟是外部势力干预的结果,还是民族长期对立、寡头插手政治的必然?谁在“操盘”乌克兰?央视《深度国际》栏目对此进行了详细采访报道。观察者网整理视频文字,以供读者参考。

  主持人(栗忠民):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国内,亲欧与亲俄的民众针锋相对;国外,西方与俄罗斯的角力正在升级,南部克里米亚独立的情绪,更是激烈上演。原本只是一场抗议政府暂停入欧谈判的示*游*,为什么会演变成今天这种局面呢?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民众没有统一的意见,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表达意见的方式。更奇怪的是,亚努科维奇已经满足反对派所有要求的时候却依然被赶下台的命运。眼下,这场动乱,声称代表人民的反对派取得了胜利。然而,乌克兰的命运真的掌握在人民手中吗?在这场乱局背后,谁才是真正的“操盘”者?

  解说:眼下乌克兰局势的焦点,已经由首都基辅转移到了南部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3月1日,克里米亚总理亚克西诺夫呼吁俄罗斯总统普京,帮助维护克里米亚的和平。他同时宣布,原定于5月25日举行的独立公投提前到3月30日。2月26日,就在乌克兰反对派夺取政权后不久,克里米亚的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拒绝承认反对派主导的过渡政府,要求为“克里米亚是否应该独立出乌克兰”进行全民公投。

  乌克兰克里米亚辛菲罗波尔市民:我们是自发来的,没有任何所谓的俄罗斯力量组织我们。因为在克里米亚地区超过一半人都是俄罗斯族人。我们希望(乌克兰)和俄罗斯人友好相处,我们不希望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干扰我们。

  解说:从克里米亚民众的反应来看,乌克兰反对派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民意,3月1日,乌克兰东部城市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相继爆发反对过渡政府的示*游*。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乌克兰人都希望亲近西方。

  记者:你相信欧盟吗?

  乌克兰民众:不,我不相信他们。

  记者:为什么?

  乌克兰民众:看看那些加入欧盟的国家,罗马尼亚在罢工,保加利亚在罢工,波罗的海小国变为荒地,所有人都去西欧工作了,自己的国家却毫无发展。

  解说:乌克兰曾经有过全面倒向西方的尝试,但结果并不美好。2004年,“橙色革命”前夕,乌克兰经济以“5%”的速度恢复增长。而全面倒向西方五年后的2009年,乌克兰经济却萎缩了15%,货币贬值一半,国家债务缠身,濒临破产,乌克兰,曾经是前苏联时代最富裕的共和国,到2009年人均收入不及俄罗斯的1/3。

  2010年贴着亲俄标签的亚努科维奇上台。同时,亲西方的前总理季莫申科被捕入狱。然而,不到四年,亚努科维奇被迫流亡俄罗斯,这一进一出的背后真的都是民意吗?

  乌克兰克里米亚辛菲罗波尔市民:我在现在还是支持他(亚努科维奇)的。新政府所推选的代理总统也好,候选人也好,我个人是不认可这些的。不是说5月25日要重新投票么,那我们就投票试试看。如果真能投出新总统我也就认了。反正现在我只承认亚努科维奇,毕竟他自己并没有削弱自己的权力,他也没有签署任何文件证明放弃总统职位。

  解说:3月1日,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总统普京请求上议院批准向克里米亚使用武装部队,并迅速获得一致同意。

  3月1日,俄罗斯黑海舰队大型登陆舰,“尼古拉?费尔琴科夫”运送了700名军人到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已经控制了刻赤海峡,并将塞瓦斯托波尔港全面警戒,在费奥多西亚也发现了俄罗斯海军野牛级气垫登陆艇。另有报道说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部队,装甲部队、自行榴弹炮已经进入克里米亚。又是3月1日,这一天同时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克里米亚总理向普京求援,独立公投提前,乌克兰东部爆发亲俄游*,俄罗斯出兵。

  美国国务卿克里:美国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希望其他国家也能这样。我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都明确表态,干涉乌克兰内政将是严重错误。

  解说:“干涉乌克兰内政,将是严重错误”美国国务卿克里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只可惜西方也没能做到这一点,2014年2月6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到访乌克兰,会见三大反对派领袖,同一天,纽兰的一段斥责欧洲在乌克兰所作所为软弱无力的录音在网上传播……

  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这是个好消息,这对于撮合这件事能有联合国帮忙,去他的欧盟(F**k EU)。

  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皮雅特:没错,我们需要有所作为,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因为可以确信,如果事件得到关注,俄罗斯会在幕后想要破坏它。

  解说:对话被曝光后,美国官方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透过媒体放风,暗示是“俄罗斯在捣鬼”,但欧盟并不打算就此息事宁人。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过发言人发布声明,称纽兰的言论“令人完全无法接受”。纽兰的“粗口”使得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但同时也暴露了它们在推动乌克兰局势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俄罗斯问题专家季志业:这是俄罗斯曝光的一段录音当中,可以知道,它们之间就是美欧之间围绕着怎么来促使反对派走上前台,让反对派闹得更厉害,美国对欧盟的做法还抱有不满,认为欧盟还做得太软。像这样的录音公布出来以后,更让世人恍然大悟,所有的这些事件的背后,原来是有一只黑手在推着呢。

  主持人:毋庸置疑,西方与俄罗斯在乌克兰这场变局中发挥着本不该发挥的作用。当乌克兰即将加入欧盟的时候,俄罗斯开出优惠的能源价格和150亿美元的贷款,让亚努科维奇“回心转意”。但不曾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西方支持下的反对派一举攻陷了总统府,赶走了亚努科维奇。眼下,西方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博弈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俄方一系列的肌肉秀之后,美国正在联合欧盟,DIZHI即将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峰会,甚至要集体制裁俄罗斯。有分析认为,西方就此展开同俄罗斯的全面对抗可能性不大,更加值得关注的应该是乌克兰这场变局究竟是如何被制造的,外部力量在这其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解说:乌克兰这场变局在一开始,并不是今天这样一番景象。2013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这引起了国内希望加入欧盟的民众的不满。2013年11月24日,独立广场聚集了大批的民众。据当时的一位目击者介绍,游*示*的秩序并不混乱,大家只是表达不满政府突然暂停了持续多年的入欧进程,也没有出现让总统下台,政府解散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独立广场上没有见到其他政党的身影,但是随着抗议示*的持续,反对派的旗帜一个一个地树立了起来。

  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克里钦科:乌克兰民众已经显示,并且能够证明,尽管受到重重压制,他们仍有能力捍卫“入欧”的决心。

  解说:克里钦科,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之一。他原本是世界体育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拥有体育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先后获得过多项世界拳击冠军。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克里钦科移居德国,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2006年才开始涉足乌克兰政坛。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向他颁发奖章,以表彰其致力于改善德乌关系,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创建了乌克兰改革民主联盟。


  2月17日,也就是基辅抗议示*,在18日演变成大规模冲突前夕,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了克里钦科。这件事情引起了俄罗斯方面极大关注。俄《真理报》说,“从外交礼仪上讲,默克尔无权接待乌克兰反对派领袖,她不可能不知道他们仅代表乌克兰少数民众,实际上是在篡权。”俄罗斯专家指责默克尔点燃了乌克兰战火。

  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我知道西方站在那一边。我知道他们反对亚努科维奇。毫无疑问是这样。


  解说:事实上,乌克兰这场持续了3个月的动乱也曾有过短暂的平息。2月17日,在波兰、德国的协助下,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达成协定。亚努科维奇答应了反对派除“立即大选”之外的一切要求。反对派大胜之下也退了一步,撤出了自己占领的政府大厦。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仅仅一天之后,反对派就卷土重来。

  2月18日,成为了一个拐点。这一天,乌克兰基辅的抗议示*活动进入白热化,死伤人数不断攀升。

  2月20日,亚努科维奇接到来自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报道,默克尔在电话中呼吁亚努科维奇在欧盟的帮助下与反对派进行协商。第二天在法国、德国和波兰外长的见证下,乌克兰三个主要反对派的领导人抵达总统府,与亚努科维奇签署了和平协议。在签署过程中,英国独立电视台拍摄到,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与反对派领导人的一句非正式对话:

  “如果你们不同意签署协议,就会有军事管制,那样你们就都完了。”

  谁迫使反对派坐在了和平谈桌上,不是亚努科维奇,而是西方。2月21日,亚努科维奇答应了反对派所有的要求,但事后人民发现,这张和平协议与17日那天签署的并无本质区别。反对派几天来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只是和17日一样的结果。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流血冲突,亚努科维奇的命运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月22日,在签署完和平协议后,乌克兰议会宣布亚努科维奇下台。

  克里米亚居民:简单来说,他(亚努科维奇)就是遭人陷害了。害他这件事,欧洲国家也有份儿。当时和平协议都签了,乌克兰议会又翻脸不认。

  季志业:差不多同时,在黑山也爆发了街头冲突。那个时候美国也好,欧盟也好,支持黑山政府用警察尽快把暴力分子镇压下去。而当乌克兰爆发街头冲突的时候,美国也好,欧盟也好,恰恰反过来,公开站出来要求乌克兰政府不允许使用警察,不允许使用暴力,所以才使得这种街头暴力发展越来越快。

  解说:回想乌克兰这场导致政权更替的抗议示*,其中种种反常的细节令人玩味。在短短几天之内,乌克兰的街头政治迅速转变为暴力冲突,反对派几乎穿着和防暴警察一样的装束,他们带着头盔,拿着盾牌,穿着防爆服,他们甚至使用了狙击步枪。

  爱沙尼亚外长佩特:所有证据表明,那些被狙击手射杀的人,包括警察和示*者,凶杀是同样一群狙击手。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是吗?好吧!

  佩特:字迹一样,子弹类型一样,这非常让人担忧。但是新政府不愿意调查此事件。所以越来越确凿的理由相信,这些狙击手背后的支持者,不是亚努科维奇,而是新政府中的人。

  解说:据悉,这段电话录音录制时间是在2月26日,由忠于亚努科维奇的乌克兰安全局官员窃听到并放到网上。目前,爱沙尼亚政府已经证实了这段录音的真实性,而阿什顿方面则拒绝发表评论。更有消息说,每一个在街头从事抗议示*的人都会得到报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肯定是有西方的影子在后面的,那么是不是像俄国人讲得那么具体,我们不知道,俄国人是很具体的,它说美国政府每一天给乌克兰独立广场游*的人2千万美元,每一天,十天2个亿,一个月就6个亿,三个月下来将近20亿美元。所以美国政府尽管家里没钱,在这个事情上还是很舍得投入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00: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