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评:考研“保过班”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3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过”“保分”“保录”……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考研[微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相关辅导机构开始紧锣密鼓地争夺生源,纷纷打起“保过”牌。“保过班”学费从3万到20万元不等,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系列看似有师资、协议保证的承诺,实则却存在合同解释“误区”、运营骗局、协议“漏洞”、名校“噱头”等“四大猫腻”。
  辅导机构怎样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现实变成“保证通过”的美好理想?记者调查解开了谜团,“保过班”中的名师绝大多数都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在读研究生,“协议退费”并无法律保障、漏洞百出。
  其实,真正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老师绝不会接受这些辅导机构一分一毛。以投机取巧的渠道“运作”学术考试、获取暴利,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和伤害。
  为什么会有学员落入保过“误区”却不自知和失声?还是考生本身缺乏自律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习从来都是持之以恒的事,动辄将父母大笔的血汗钱“投资”考研,继而坐享其成的考生,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考生和家长[微博]在失败后又缺乏维权意识,大多沉浸在落榜的现实痛苦中,而放弃维护受侵犯的合法权利。
  为何“保过”的考研班会有如此大的市场?这与整个社会的“唯学历论”价值观和速食、浮躁的风气息息相关。“北大20万保过,人大[微博]18万”,这种以“名校+高价”为“噱头”的广告语正好命中了某些考生花钱买心理安慰的弱点。事实上,学历和名校并非成功的“敲门砖”,想在人生的打拼中笑到最后,最后靠的是能力和心态。
  如何遏制这些辅导机构对学生的误导和欺骗?其暴利、欺诈性质的运营之所以能猖獗一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试中心等权威部门的失声、市场和行政监管环节的缺位。考研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应该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有了政策和法律的紧箍咒,相信“保过班”机制总有一天会寿终正寝,如此才能真正还考研学子一个公平、公正、理性、真实的竞争环境。(据新华社电) 邹欣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2:1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