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季冰:“旧邦维新”之难——十字路口的埃及(下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5 12: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推翻一个可恶的独裁者并不难,但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对整个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也许花一代人的时间都难以彻底完成

相关文章:陈季冰:“旧邦维新”之难——十字路口的埃及(上篇)

  陈季冰/文

  对于那些将“稳定”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来说,埃及的最新乱局提供了一部绝好的反面教材。

  自7月3日军方罢黜穆罕默德·穆尔西的总统职务以来,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者与军警之间已连续发生多起暴力冲突,造成近百人死亡,逾千人受伤。更令人感到不祥的是,军方在未出具任何罪名的情况下逮捕了数百名伊斯兰主义者,其中包括穆兄会的多位核心领导人。但我们却没有听见埃及自由派提出什么异议,他们之前曾为了捍卫“自由权利”而坚决抵制伊斯兰主义者主导的议会、宪法和政府。埃及的政治斗争似乎又回归到推翻穆巴拉克的革命以前的旧模式。

  革命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便再也无法收回。由于表面上的“稳定”已经打破,埃及社会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分裂之中。

  在国际上,埃及的政治变局将舆论分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阵营:“民主派”认为,试图维护独裁统治的埃及军方发动了一场粗暴践踏民主的政变;“宪政派”则一口咬定,穆尔西及其党派妄图复辟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导致了此次政变,军方的行动是在捍卫自由。政变就是政变,在一个拥有稳定宪政框架的民主国家,无论什么都不能成为发动政变的理由。如果总统违法行使权力,可以启动弹劾程序。但在剧烈转型的埃及,各项制度建设百废待兴,宪法和相关法律本身尚在争议重重的修订之中,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总统的施政是否超越了法律赋予他的权力?因此,试图以西方现成的民主政治坐标去定位埃及的现实,无异于刻舟求剑。

  在我看来,两年半来的埃及政局走势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联合起来反对一件事情是相对容易的,联合起来达成一项建设性任务却是极为困难的。正是因为埃及的三大主要政治力量——伊斯兰主义者、世俗自由派和军方——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不愿意变通和妥协,才使一场推翻专制独裁的革命变成了一出最终还是得靠枪杆子说话的悲剧。我们还可以预计,如果未来他们仍然像过去一样忙于相互指责而非开启新的合作的话,那么我们只有眼睁睁看着埃及的“旧邦维新”之路一步一步走进死胡同。

  从投票站到解放广场

  如果作一个简单回顾的话,开罗的青年会发现,过去两年多来他们的政治生活便是不断地往返于投票站与解放广场之间。的确,选举与示威主导了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政治。

  2011年3月19日,也就是在穆巴拉克下台后不到40天,埃及选民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军方公布的宪法修正案,为未来的议会和总统选举铺平了道路。不过,正是这份着眼于应付选举而未对许多根本性问题作出深思熟虑的修正案引爆了后穆巴拉克时代的第一次政治纷争。世俗自由派反对派领袖、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首先打破之前推翻“法老”时的“和谐”,呼吁民众投票否决这份宪法修正案,他认为,需要有足够时间让分散无序的反对派组建政党以备日后参选,急于举行选举只会让旧政府的残余势力或以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伊斯兰主义团体获益。众所周知,军方正控制着政局,掌握了埃及社会的绝大部分政治经济资源,而穆兄会则几乎是唯一有良好组织的反对力量。

  但77%的人投了赞成票,这令自由派一败涂地,巴拉迪的预言很快便不幸言中。

  从2011年6月底开始,越来越多认为民主梦碎的埃及人再度回到解放广场,抗议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迟迟不向人民交权。这场被称为“二次革命”的抗议一直持续到当年年底的议会选举之前,陆续造成了数十名平民死亡,几千人受伤。它一度被认为是埃及民主运动进入新阶段的开始,人们开始真正挑战军方的权力。许多人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并非穆巴拉克,而是他所代表的军事独裁政权。他们从质疑军方的恋权转而质疑1952年纳赛尔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军方强势主导政坛的埃及整套权力结构。一手策动穆巴拉克政权谢幕的军方最高领导人坦塔维元帅第一次被民众高呼为“独裁者”。

  反对派指控说,自军方执掌大权后,他们拿出了比穆巴拉克时代的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硬的态度镇压抗议者。仅在2011年1月底到7月底,被军事法庭处理的平民人数就上升至1.2万,而整个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受到军事法庭审判的不过2000人;与此同时,政府控制的媒体则从对穆巴拉克歌功颂德变成了颂扬军方的“喉舌”;2011年 12月29日,埃及警察还突击查抄了17家国际民主、人权机构驻埃及的办事处,其中包括美国赞助的多家机构,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2012年2月2日,埃及北部第二大城市塞德港发生了一场导致73人死亡、千余人受伤的足球骚乱事件,令军政府的声誉更加扫地。民众质疑军方保证稳定和安全的能力,而这本是其在过渡时期掌控权力的基础。一些人甚至指责军方故意制造混乱,以维持对国家的控制,延迟民主化进程。

  迫于国内国际的压力,军方不得不承诺加快交权,修改旧的选举法,并结束不得人心的紧急状态法。但坦塔维依然强硬地表示,军方将在新宪法中保持原有地位。“军方的地位在上一部宪法中是这样,在当前的宪法中是这样,在下一部和以后的宪法中都会是这样。”

  2011年11月28日开始的议会选举,被认为是埃及历史上第一次自由公正的选举,拉开了埃及民主的序幕。但后来的事态表明,这更像是拉开了后穆巴拉克时代埃及政治斗争的新一幕。这的确是一次在国际监督下自由公正的选举,投票率也出奇地高。但正如巴拉迪所担心的,由于埃及国内的反对派力量中,几乎只有穆斯林兄弟会有强大的基层组织能力、雄厚的资金和从事政治活动的长期经验,这次选举仿佛就是专门为它量身定制。

  选举结果显然并不具有代表性:点燃革命之火的年轻人只赢得了有限的几个席位;占埃及一半多的女性在议会中得到的席位不足2%;占埃及人口总数约10%的科普特基督徒只拿到了少于2%的席位;而连同穆兄会和萨拉菲派在内,伊斯兰主义者赢得了压倒多数的70%席位。

  在议会选举结果的阴霾日益浓重的政治气氛下,2012年5月和6月,埃及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总统民主选举。一年多来与伊斯兰主义者政治不断的世俗自由派大多选择了给穆斯林兄弟的候选人会站脚助威,他们希望携手穆兄会共同遏制军方对埃及新政治体系的控制。老资格的反对派人士哈桑·纳法阿的话代表了自由派的心声:“我们并不是支持穆尔西,反对沙菲克(受到军方支持的总统候选人,穆巴拉克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理),我们支持民主……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企图无限期地操控并扩大权力。这完全是反民主的。”

  “扩权令”引爆新一轮政治纷争

  然而,在6月17日第二轮(决胜轮)投票的前3天,军方任命的埃及宪法法院突然裁定,议会下院三分之一的议席因违宪而无效。这实际上相当于解散了伊斯兰主义者主导的议会,令埃及全国上下在选举前陷入空前混乱。但即便如此,也没有能够阻止穆尔西赢得足够的选票去击败沙菲克。于是,在投票站关闭后不久,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又发布了一份补充宪法声明,收回了立法权,重新界定了总统的权力,并把对所有军事事务的最终发言权都留给了自己。

  这些举动再度引发了伊斯兰主义者的强烈反对,自由与正义党立即发表声明拒绝承认军方的宪法补充声明。穆兄会称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政变”,并组织万人大游行表示抗议。

  穆尔西开始了对军方的大胆挑战。他上任第九天就下令恢复议会并举行新一轮宪法公投,虽然在遭到最高宪法法院否决后作出了让步,但一场穆兄会与军方之间的白热化的权力斗争就此展开。

  穆尔西很快就等来了机会,更准确地说,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多事之秋,穆尔西及其穆兄会一旦掌权,便很快地显示出其政治手腕。

  8月5日,一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武装分子在日出开斋之时袭击了位于加沙边境的一个埃及军队哨所,杀害了16名士兵并夺走两辆装甲车,随后遁入巴勒斯坦。据以色列情报官员透露,他们事先获悉可能会发生袭击,并将情报转交埃方。埃军情报首脑莫瓦菲将军也公开承认他向国防部长坦塔维元帅和总参谋长沙米·阿南将军汇报过。

  这一事件让公众在怒不可遏之余对军方的战备状况和执行能力产生了强烈质疑,穆尔西总统在几天内果断罢免了军方埃及情报部门负责人以及北西奈省省长,并趁机更换了总统卫队司令和负责开罗安全的军事指挥官。

  8月12日,埃及军方第一号人物、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担任国防部长达21年之久的坦塔维元帅及其副手、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南将军被宣布“光荣退休”,一并被解职的还有军方主要部门、海空各军种的多位首脑。受命接替坦塔维的是现任军方情报机构负责人阿卜杜勒·赛西将军。

  至此,埃及过渡阶段的军权似乎已掌握在了穆尔西总统手中,一些原来对被军队重围之下的穆尔西不抱多少希望的人现在从他身上看见了当年精明强干的萨达特的影子。

  但以埃及军方在一年后的政变中展示出来完好无损的实力来看,穆尔西当初要解除一位在国防部长位置上稳坐了十年的军界强人的职务,恐怕绝非表面上看似那么简单。至少不像穆斯林兄弟会宣称的那样,这是因为“穆尔西的命令代表了3000万埃及人的心声”。它更像是军方与穆兄会政府的一次默契妥协——审时度势的坦塔维用个人的隐退换取了声誉日下的军队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权力和利益的保存。

  本来,穆尔西如果见好就收,借助其那时的巅峰人气推动埃及政治的和解,着手恢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基础性工作、并借助穆兄会的高效社会网络在短时期内取得一些令人信服的实效的话,他的确有可能拉开一个新时代的帷幕。但或许是被压制了几十年的穆兄会对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渴望太过强烈,穆尔西决定趁热打铁,一举扫除自己未来权力之路上的所有障碍。

  2012年11月21日,穆尔西总统下令取消军方颁布的宪法补充说明,并公布了扩大总统权力的新宪法说明。根据这份说明,过渡阶段政府将不受司法审查,如果现有制宪委员会因故不能完成任务,总统将在15天内任命代表社会各阶层的新的制宪委员会,而制宪委员会应自建立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宪法起草。

  这份后来遭到强烈抗议的“扩权令”实际上赋予了总统及其所做决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无限权力,理所当然地遭到经历过上一次革命“启蒙”的许多埃及民众的坚决反对。他们担心,自己刚刚赶走一个靠军队撑腰的独裁者,转眼又迎来了另一个声称带来真主启示的更加令人不放心的独裁者。

  虽然穆尔西政府做出了部分妥协,强调该法令只是临时性措施,实施范围有限,但依然通过公投强行通过了强化伊斯兰主义的新宪法草案。公投加剧了埃及社会的分裂和对立,甚至数名穆尔西政府要员——其中包括副总统马哈茂德·马基——宣布退出政府以示对公投的不满。

  2013年1月穆巴拉克被推翻的纪念日前夕,反对穆尔西的抗议活动演化为暴力骚乱,穆兄会位于开罗的总部遭纵火。而几个月前发生伤亡惨痛的足球骚乱的塞得港,抗议者第一次打出了穆尔西是“真主的敌人”的标语。

  今天回头再来审视,正是这份“扩权令”以及随后强推的宪法公投和议会选举拉爆了埃及政治纷争的引线。它不仅坚定了自由派与穆兄会“一干到底”的决心,也将不少原本投票给穆尔西的中间派乃至伊斯兰教徒推到了穆尔西的对立面。它还给了士气受挫的军方借民意翻盘的机会,并直接导致穆尔西及其穆兄会政府的最后垮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21:0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