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行非传统手段常规化 2013发达国债券牛市终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6 10:3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央行非传统手段常规化 2013发达国债券牛市终结?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2年12月26日00:57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央行非传统手段常规化 2013,发达国债券牛市终结?]
  12月24日,周一。过去一星期,环球市场目光尽在美日,美国两党就如何控制财赤避免“堕崖”争持不下;日本即将重掌政权的自民党则磨拳擦掌,不迫使央行无限宽松誓不罢休。

  美国财政悬崖之争,关乎政客在适度加税削支与全面紧缩之间如何取舍,Plan A、Plan B、Plan C,万变不离其宗。日本恰恰相反,财政整顿与财政悬崖皆非选项,安倍晋三尚未正式上任,自民党已把前朝的加税计划和开支上限往“堆填区”送,实行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带领日本经济绝处逢生。

  然而,撇除美日各自面对的独特境况,两个国家同样入不敷出,年复一年地以巨额债务“填空”。日本国债买家以本地投资者为主,美债则较依赖海外资金,但赤字累累债台高筑,两国并无二致。投资者无视美日不堪入目的财政状况,令不少论家大摇其头,情况有如香港楼价早已跟市民收入脱节,但看淡者一等再等,物业价格非但没有回落,反而更上层楼。

  投资者选择题

  1996年,日本十年期国债孳息3厘,日债淡友喊卖空;2002年债息2厘,再卖;2011年低见1厘,沽空日债没得输了吧?错!今年日本十年期债息跌穿1厘水平。淡友理据从未改变,离不开日本人口老化、政府开支远超税收、债务对GDP比率在发达国中无出其右。十五六年下来,情况一年比一年差,但不论于哪个水平沽空日债,结果总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针对财政状况恶劣国家的债券建立空仓,又或通过信贷违约掉期(CDS)赌其“爆煲”,不一定都像日债空头那样,吃不了兜着走。

  在欧债危机中押注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财困国与德国息差扩阔,便令不少投机者赚了大钱。然而,与美日不同的是,欧元区边缘区对货币和货币供应没有自主权,一旦市场对其偿债能力戒心大起,拒绝吸纳它们的债券,此等国家惟有向其他成员国和多边机构求助,对债权人开列的财政紧缩要求,纵万分不愿,也只好逆来顺受。

  然而,正如前述,走上这条路的都是没有货币和货币供应自主权的国家;与它们相反,即对货币和货币供应拥有自主权的国家,则不管财赤多严重、评级机构如何声色俱厉、空头理据多么无懈可击,投资者始终乐意吸纳放心持有其债券。这个现象,从贸易长期出现赤字的英美,又或经常账录得盈余的瑞士,以至澳洲、加拿大、瑞典,当然还有日本,情况无不如此。这从上述诸国十年期债息由0.55厘(瑞士)至1.94厘(英国)不等,可见一斑。

  那等于说,市场对这些拥有货币自主权国家“赖债”的担忧近乎零,亦不介意持有以其随印随有货币定价的资产,理由是投资者相信债券到期日收回的本金,购买力跟十年前买入时所差无几。也就是说,持有发达国主权债的投资者,不相信英美日印钞将印出通胀,反而因为深信他们不会像“希葡西”那样陷入违约边缘,为换取国际救援而失财政主权,在外力干预下接受苛刻无比的“瘦身”条件。

  非传统手段常规化

  然而,安倍登场,日本无限量宽刺激通胀、压抑日元汇率事在必行;美国联储局则把货币政策与失业率和通胀预期挂钩;即将出任英国央行行长的卡尼(Mark Carney)比伯南克走得更远,暗示上任后将考虑引入名义GDP标靶(NGDP targeting),英国货币政策与名义经济产出挂钩。

  换句话说,英美日为了令宽松政策发挥效用,NGDP标靶(英国)、失业率目标(美国),以至为求压抑汇率买债不限本国(日本),过去决策者想也不敢想的非传统手段,今后将一一“常规化”。

  问题是,央行目标若因决策者成功操控消费者、投资者及企业预期而基本实现,市场持有英美日债意欲便有大减的可能,2013会否为持续多年的发达国债券牛市画上句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7 16:4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