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巴基斯坦“拯救之路”反恐行动及其前景 作者:杜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21:3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基斯坦“拯救之路”反恐行动及其前景

发布时间:2010-04-22  作者:杜冰  来源:《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11期


今年10月17日,巴基斯坦军方在部落区开展代号“拯救之路”行动,全力围剿以马哈苏德派别为首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巴军兵分三路,从北、西南、东三方同时进攻,希望能将塔利班聚歼在狭小地段。经过两周的激战,巴军共击毙武装分子260余名,捣毁数十个武装训练营地,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夺取巴塔首领哈基姆拉老家科特卡伊镇及周围几处重要阵地,借此逼近并从三方面包围巴塔重要据点萨拉罗哈。[1] 期间虽遭遇巴塔武装顽强抵抗,科特卡伊镇就曾三易其手,但总体上巴军按计划逐步推进,战斗正进入攻坚阶段。巴外长库雷西称“行动非常成功,效果超出政府估计,有望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战斗”。[2]



一、主要动因



此次巴军之所以重拳出击巴塔老巢,主要原因在于巴塔尾大不掉,已经对巴现行政权及民主体系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上半年“打塔”的成功也树立了军方的信心,加之最近巴塔在全国策划了一系列恐怖袭击,矛头直指巴政府,这系列因素促使巴集中兵力,开展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次打恐行动。

        首先,巴基斯坦政权面临挑战。历史上,巴军政体系与塔利班等各种圣战组织的关系非常密切,正是得益于巴军方的背后支持,塔利班才能在1996年夺取阿富汗政权。而克什米尔地区各种反印圣战组织背后也多有巴三军情报局的影子。“9·11”事件后,巴被迫加入美反恐联盟,与塔利班断绝关系,但随着阿富汗塔利班的溃败,多数武装分子潜逃至巴阿部落区,在他们的影响下,巴境内的塔利班小组日益兴盛,最终于2007年底以贝图拉·马哈苏德为首正式成立了“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国内到处发动恐怖袭击,并直接与政府军对抗。日益强大的巴塔武装巧妙利用与政府签订和约之机,大肆扩展势力,所到之处设立平行政府、征收赋税、开采矿产、私设伊斯兰法庭,政府体系步步败退。今年2月,政府被迫与巴塔签署协约,承认巴塔对斯瓦特的统治,在斯瓦特所在的马拉坎德地区实施伊斯兰法。

但巴塔并不满足,反而继续进逼,其势力甚至扩展到距首都伊斯兰堡仅100公里的内布尔地区。[3] 因此,巴军政体系与巴塔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已经变为“你死我活”的利益冲突。巴塔武装有意在整个普什图地区(占巴国土10%左右)建立伊斯兰教法至上的独立王国,而当地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普什图斯坦”独立运动。当前,巴塔肆虐,政府军警已不敢到部落区驻防、执法,巴政府担心久而久之,巴将再次面临***。而且巴塔对民主体制的挑战也加剧了政府的忧虑。盘踞斯瓦特谷地的巴塔分支“执行先知教法运动”头目苏菲就曾公开宣称,“伊斯兰不允许民主或选举”;塔利班政权“是穆斯林国家的理想政治模式”。

其次,回应巴塔的疯狂进攻。为报复其领袖贝图拉·马哈苏德今年8月被美军击毙,并彰显其新领袖哈基姆拉的恐怖能量,巴塔向政府发动了猖狂进攻,各种恐怖袭击活动遍布全国。刚刚结束的10月是巴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日子,共发生各种重大恐怖袭击16起,数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袭击地点遍布首都伊斯兰堡、拉瓦尔品第陆军总部、拉合尔、白沙瓦、斯瓦特等各地,袭击对象除军警、政府机关、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外,伊斯兰大学、市场等民间场所也成为袭击目标。特别是10月28日中午,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市场发生遥控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导致117人死亡,近200人受伤,这是近两年来巴基斯坦遭受的最血腥恐怖袭击。恐怖分子频繁发动恐怖袭击,其意在迫使政府停止部落区打恐行动,这也从反面表明军方行动已有一定成效。目前,巴全境都已成为恐怖战场,巴正陷入一场“恐怖主义内战”,巴军事打塔的性质也从“为美而战”演变成“为巴而战”。

第三,深受第一阶段“打塔”战果鼓舞。今年4月底以来,巴军“打塔”战果颇丰,多名巴塔高层或被击毙或被逮捕,近6000余巴塔成员被歼;巴军重新夺回了巴塔盘踞斯瓦特谷地数载的控制权,解除了巴基斯坦最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美军无人机在巴情报支持下击毙巴塔精神领袖贝图拉?马哈苏德,也沉重打击了巴塔。巴政府此时“进军”巴塔老巢意在乘胜追击,遏止反弹,并为当前及今后部落区重建彻底清障。

第四,积极回应美等国际社会重压。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巴阿新战略”基本要义就在于“借刀杀人”,其重点又在以巨额经援引诱巴重拳出击藏匿在其境内的阿富汗塔利班、“基地”及其“帮凶”巴塔武装。美国刚刚通过的“卢格尔—克里”法案虽然为巴提供了7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但附加了苛刻的政治条件,将其与巴反恐表现紧密挂钩。[4] 而当前巴经济形势十分窘迫,政府仅为摆脱经济困局也必须继续“打塔”,尤其要加大对巴塔老巢的清剿力度。



二、重重制约,难言完胜



尽管巴政府决心很大,目前行动也确实进展顺利,但能否巩固并扩大现有军事成果并防止局面反弹,仍面临诸多牵制。

首先,政治上的反恐共识正在流逝。不同于阿拉伯人为主的“基地”组织,巴塔根植于部落区独特的宗教、民族土壤,政府体系内部对其同情者大有人在。仅过去两年间,就有57名空军人员因与恐怖分子有联系而被捕。此次袭击陆军总部被俘的阿基尔(Muhammed Aquil,又称乌斯曼博士)就曾是一名军医,最近参与袭击的极端分子也多有退役军人背景。[5] 虽然巴塔的血腥恐袭激起了广泛民愤,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赞同政府“打塔”,但巴某些政党认为此次清剿行动是为了得到美国的援助,因而反对军事围剿。而且党派之争也使得在野党不支持政府的军事行动,如穆盟(谢里夫派)谢里夫及一些宗教政党领袖就拒绝出席政府通报发动军事打击的吹风会,首都伊斯兰堡在内的巴主要城市还出现了反对军事行动的游*示*。10月初,几名部落区国会议员退出国会,以抗议政府的军事围剿政策。

其次,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优,军事上难以完胜。巴塔老巢南瓦济里斯坦不仅地形复杂,民风彪悍,而且巴军装备不宜山区反恐作战,难以有效控制广大山区,该地12月即将进入冬季也逼迫政府速战速决,而这更增加了取胜难度。这一地区不仅与阿部落区相连,人员往来无阻,且巴塔与阿塔长期盘踞,互为援手,彼此庇护。目前,阿富汗东部努里斯坦省已落入阿塔之手,其已扬言越境助巴塔打击政府军。这势必给巴军方彻底清剿巴塔增加了难度。而此前军方估计巴塔武装有万人左右,另有上千人的外国恐怖分子助阵,但这些行动至今只击毙区区260余名战斗人员,说明大量恐怖分子已化整为零潜伏或出逃,而且前期斯瓦特战役中就曾有数千巴塔分子成功出逃的先例。

另一重要原因是巴塔武装及藏身部落区的“基地”、“乌伊运”等暴恐组织出于生存需要一直互为援手,而“简戈维军”、“虔诚军”、“旁遮普塔利班”等以非部落区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恐怖组织不断加强与巴塔的协调与策应,尤其是“简戈维军”已成为“基地”、阿塔、巴塔的协调人,主要负责策划、实施针对巴心脏地区的恐怖袭击,最近一系列爆炸,如陆军总部遇袭案、拉合尔系列袭击案等都是其所为。[6]

第三、经济上无法负担反恐重任。近来的军事行动使得巴财政更加吃紧,2010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达4.9%,超出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的4.6%的承诺。而且军队后勤保障及在部落区驻军费用每年高达10亿美元,[7] 这令囊中羞涩的巴政府无力承担。而巴基斯坦2008—2009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创10年来最低记录。[8] 数月的军事行动导致了数百万难民,政府安排的850亿卢比至今只有150亿发放完毕,在未来难民数量有可能进一步攀升的局面下,一旦政府无法妥善处置,流离失所的难民将成为武装分子最好的招募来源。

最后,美巴反恐联盟受到民意困扰。虽然美国提供了大量经援,但由于无人机的袭击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多数巴民众将美视作最大威胁,这让美国政府非常担心,为改善形象,安抚民心,美通过“卢格尔—克里”法案向巴提供了7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亲自访巴为巴政府打气,并又带去了1.25亿美元用于巴急需的电力改造项目,[9] 提供了数千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巴政府既需要美元来纾解经济困境,又顾虑民意不得不多次向美抗议其空袭侵害主权。在恐怖分子难以除尽的情况下,美巴很难真正站到一起。



三、可能仍将以妥协换和平



历史上,巴军曾三次在部落区开展军事行动,前两次都以妥协告终,此次行动很可能重走老路。实际上,本次巴军行动重点在于消灭挑战其底线的恐怖威胁(巴塔),逼巴塔按政府条件与之谈判,从而实现对部落区的有效管控,而绝非简单地对巴塔进行肉体消灭。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军事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巴军需要战果来取得谈判筹码。但如果战事进入僵局,或者国内安全形势出现不测,巴军政当局将被迫降低打塔目标,为稳定国内秩序,不排除巴政府为“政治生存”而再度与极端势力达成妥协的可能。











--------------------------------------------------------------------------------


*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1] “Troops Surround ‘Uzbek Base’ in S. Waziristan”, Dawn, Oct.29, 2009.


[2] “South Waziristan Offensive Very Successful”,Dawn, Nov.1, 2009.


[3] 杜冰:“后马哈苏德时代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10期,第15—18页。


[4] “US Note Dilutes Some Conditions in Kerry—Lugar Bill”, Dawn, Oct.15,2009.


[5] B. Raman, “The Punjabi Taliban-International Terrorism Monitor”, South Asia Analysis Group, Oct.12, 2009.


[6] “Top Guns of Punjabi Taliban Captured”, Dawn, Oct.23, 2009.


[7] Syed Fazl-e-Haider, “Pakistan Counts the Cost of War”, Asia Times, Jun 25, 2009.


[8]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巴基斯坦2008—2009财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2010财年展望”,http://pk.mofcom.gov.cn/aarticle ... 18895524=1133526562


[9] “US Unveils First Stage of Energy Plan of $125m”, Dawn, Oct.29, 200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11: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