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时政评论:黄岩岛对峙的三点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2 23:2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岩岛对峙的三点启示

发布时间:2012-05-18  作者:任卫东  来源:中国网 2012年5月16日


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中国坚决维权,处置得当,地位主动,产生震动效应。与此同时,台前幕后的各种角色均有所表演,尤其是尽管菲律宾竭力造势乃至摇尾乞怜,但美国和东盟国家均未选边站队,公开挺菲。综观全场,剧情耐人寻味,颇有启发意义。



第一,插手南海对美国来说是双刃剑。插手南海纷争,挑拨中邻矛盾,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东亚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让一些人产生一种错觉,即南海问题从根本上讲中美之间的问题,中国维护南海权益的态度越积极,美国的介入就越全面、深入,中国采取强硬措施就会将有关国家推入美国怀抱等等。按照这个逻辑,面对实力远超中国的美国,在南海采取息事宁人和妥协退让的态度,甚至不坚守九段线,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刻意渲染、气势汹汹的表面文章后,还有一些关键性弱点。其一,美国尽管仍属唯一超级大国,但它十个指头摁跳蚤,力量极度分散,在南海地区究竟力量几何还需仔细计量。事实上,二战以后美国在东亚从未取胜,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在其鼎盛期尚且如此,在目前的危机和衰落期又能如何。美国鼓动有关国家同中国闹事,但事情闹大美国却未必敢挺身而出。自知力量不济是美国在此次黄岩岛对峙中未敢公开挺菲的重要原因。其二,一些东南亚国家借重美国,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但其中多数并非主动为美国霸权战略服务,只不过是想借外力捞取一点个人利益,同时对美国的干涉、控制保持高度警惕,对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心存极大顾虑,对与中国的紧密而至关重要的经济联系投鼠忌器。所以,美国借南海问题拼凑城下之盟,目前尚未成形,而且其前景也未必乐观。鉴于以上情况,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有可能对美国的亚太战略有帮助,但更有可能使美国背上一个难以承受的包袱,从而加速美国的衰落。只要中国不一味退缩,主动资敌,后一种可能将成为必然。如果中国的应对足够有力、得当,而美国又足够明智,那么到一定时候美国自己退出南海将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第二,维护主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中国之所以在此次对峙中能够占据主动地位,根本原因全在维护主权这四个字。尽管美菲之间签有永久性的防务条约,但美国仍未在中菲对峙中明确挺菲,根本原因军事美国不能也不敢触动中国主权这个底线。美菲1951年签订防务条约时,明确划定黄岩岛不属菲律宾领土,美国没有任何法理依据为菲律宾侵占别国领土充当打手或保镖。其他东盟国家也没有推翻这个基本事实的根据和勇气,所以面对菲律宾强烈的表态要求却集体沉默。此前侵蚀中国南海主权的嚣张气焰完全可用无理取闹、得寸进尺、起哄架秧子来加以概括,而我们却没有充分使用维护主权这个利器。由此可见,维护主权不仅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无敌利器。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不可稍有退让,否则中国将失去解决南海问题最根本的法理依据和力量源泉,等于煽动有关国家闹事。要解决南海问题,当务之急首先就是明确主权,划定九段线准确坐标。要明确,九段线内的海域不是专属经济区,更不是国际水域,而是中国的领海。中国可以在自己的领海内向外国船只提供航行自由,但承认和尊重中国主权是前提条件。对中国领海内的被占岛礁,中国不一定立即收回,但必须要向有关国家说清楚,这些岛礁迟早是要收回的,而在中国领海内的油气资源的单边开发更不允许。南海主权不仅事关中华民族历史情感和生存发展空间,还严重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古往今来,大国无不将自己的安全空间远扩于领土之外,中国不能把安全空间覆盖全部领土实在说不过去。维护南海主权将极大改善中国安全环境和战略态势,为此所要做的,仅仅是维护主权而已。



第三,不能单纯依靠经济优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实在可以说是互利共赢的典范。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年来,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甚至达到37.8%。现在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年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2015年双边贸易将达到5000亿美元。在美国、欧盟、日本对东盟国家进口需求有所减弱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真正起到了拉动东盟扩大出口的火车头作用。此外,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毫无疑问,中国是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此,东盟秘书长素林在2011年10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表示:“我们有句口号:中国发展了,东盟随着中国一齐发展。”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享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明显的经济优势,然而在这种形势下却出现了所谓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奇怪现象,与中国的紧密经济关系并没有妨碍有关国家借助外力来蚕食中国领土,制约中国力量。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目前的经济关系太软,中国尚未对有关国家的经济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没有在有关国家和整个地区形成中国主导的经济结构。也就是说,引擎不等于主导力量。有关国家乐于从中国身上获利,同时相信中国并不具有让他们的经济翻车的能力,更不要说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了。第二,经济解决不了一切问题,代替不了政治和军事。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显著,但政治和安全关系却严重滞后。中国对有关国家缺乏政治影响力,对地区格局缺乏战略影响力,在本地区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机制以解决域内安全问题,更不要说中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了。事实证明,单打一的经济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当务之急,一是将现有的经济关系硬化,二是加强政治和安全关系,在这两个车轮的驱动下,排除外部干扰,积极推进东亚自主的一体化。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世界政治研究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8:58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