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转】【时政评论】西方对华误解再纠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7 09: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12-09-01  作者:陈向阳  来源:《环球》杂志2012年第17期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近期发表该刊撰稿人肯尼思?拉波扎的一篇文章,题为《关于现代中国的十大迷思》,介绍了跨国广告公司智威汤逊(JWT)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汤姆?多克托罗夫(中文名唐锐涛)引起较大反响的新书《中国想要什么》,该书认为西方对中国的很多看法都是杞人忧天,强调“中国不会发生内爆,中国通往超级大国之路将崎岖不平,甚至障碍重重,但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素都已具备。”



作为一名资深“广告人”和在华生活与工作多年的“中国通”,唐锐涛在书中梳理出了西方对华认知的“十大误解”,并针对每一误解进行了反驳与“证伪”,这“十大误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作者的纠正努力也具有比较正面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增进西方社会对当代中国的真实与准确了解。尽管如此,作者对“十大误解”的纠正仍然让人觉得有点隔靴搔痒,有的甚至似是而非,故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的“再纠正”。



误解之一:“民众的愤怒意味着**政权在削弱。”唐锐涛认为除非中国经济增长崩溃,否则公民会坚持支持国家领导人,因为中国老百姓渴求秩序,而稳定则是经济增长得以持续的基础。未来中国将采取更偏向于新加坡的模式,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未来的政治制度不会在美国或欧洲制定”。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并不存在什么“民众的愤怒”,所谓“**政权在削弱”更是无稽之谈,中国老百姓的确对一些社会问题有怨气、有怨言、甚至有不满,但对中国***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满意的,对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是自豪的。当然,中国快速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期的复杂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可谓屡见不鲜,特别是土地违法征用与房屋暴力拆迁滋生的抗争,官员特权与腐败引发的公愤,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中国***对此是十分清醒的,也正在实施相应的改革,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改进执法方式、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等。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是加强党内民主与基层自治,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误解之二:“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唐锐涛认为虽然中国的流行文化繁荣发展,出现了大批所谓“反文化”的明星甚至潮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将拥抱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因为“自我表达不等于思想独立”,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不同,其不鼓励释放个人潜力,社会的基本单位仍然是家族而非个体。唐锐涛在这个问题上说对了一半,即中国通俗与大众文化的繁荣、一些人的“特立独行”绝不等于美式个人主义已经或者将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幻想“美式个人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注定只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基本国情仍是集体主义与国家至上。至于唐锐涛所讲的另一半,即中国人缺乏“思想独立”、中国社会不鼓励释放个人潜力,则是严重失真的,中国是个与时俱进的国家,社会多元化与公众自由度与日俱增,在维护共性与社会公德的前提之下,尊重个性、提倡个性、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和而不同越来越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的生动写照。



    误解之三:“当代中国人没有信仰。”唐锐涛认为中国社会处在改造价值观的前夕——这些价值观一直让中国与众不同,包括家庭和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社会和谐、反个人主义、成功意味着得到上级的认可等,而新一代将重新定义中国,并将逐渐在新、旧价值观之间实现和谐,但老传统仍然神圣。所谓“当代中国人没有信仰”绝对是个误解,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与精神追求呈现出多元、理性、温和、包容、和谐的特征,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和平、和睦共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复兴,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国学热”方兴未艾,“马学”(马克思主义)、国学、西学成为三大思潮,中国的思想文化正在博采众长、返本开新、推陈出新、综合创新。



    误解之四:“互联网将使中国发生革命。”唐锐涛认为互联网正在主要从好的方面改变中国,说“革命”是言过其实,中国的网民或许会嘟囔,但还不大可能咆哮。毫无疑问,信息化正在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未有的深刻改变,中国的互联网与移动通讯越来越发达,网民的影响力特别是微博的力量日益凸显,中国网上言论的自由度也使得西方有关中国压制言论自由的谬论不攻自破。与此同时,中国***一面强化网络问政与改进网络时代的执政方式,一面依法管理互联网,认为网络所引发的中东北非革命将在中国重演,实在是愚蠢的类比,因为中国需要的是独立自主与积极稳妥的改革,而非外部势力插手的所谓“革命”。



    误解之五:“中国市场太像欧洲。”唐锐涛认为中国市场更像是美国,也是一元化的国家,尽管各地在地理和政治上差异很大,要形成统一的流通网络、销售渠道、零售存在和采购标准等仍面临极大挑战,但导致中国经济“四分五裂”的主要是经营障碍而非文化或政治差异。中国庞大的市场令西方公司无不垂涎三尺,中国市场也的确因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与自然环境等差异而多种多样,这就需要西方公司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开展细致入微与多样化的经营,但中国各地市场的差异也绝没有大到象欧洲各国那样千差万别、五花八门。



    误解之六:“中国消费者不可理喻。”唐锐涛认为中国女性希望调和自己的成就与传统的女性魅力,偏爱闪光的钻石但却避免太过珠光宝气。中国男人既希望显示自己通过艰苦奋斗爬上社会顶层的成功但又避免过分炫耀,因而喜欢奥迪和宝马而非玛莎拉蒂。外国商人只要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与避免过犹不及的独特之处,也就比较容易地把握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消费口味了。唐锐涛对这一方面的嗅觉应该说还是相当敏锐的,那种暴发户与部分“富二代”的炫富和骄狂毕竟只是个别现象。



误解之七:“中国的增长模式面临危险。”唐锐涛认为从短期看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从长远看当前的模式也还有耐力。一方面政府和人民都知道需要进行真正的改革,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的改革将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中国的改革因而将是极其缓慢的,外界难以察觉。这一误解应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国旧的对外依赖、对政府投资依赖与粗放式增长模式的确难以为继,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强调内需与消费拉动,强调可持续发展。至于唐锐涛对中国改革的评价则有点过于悲观了,夸大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力,低估了中国***与人民稳步推进改革的决心。



    误解之八:“中国公司将扼杀美国的就业。”唐锐涛认为中国公司还需要几十年才可能在美国的地盘打败美国,中国缺乏相应的机制来刺激新点子以及把新点子转化为商品价值所需的合作。唐锐涛驳斥这一误解靠的是主张中国科技与商业创新不足,虽然中国的确存在这一问题,包括中国的科研管理体制滞后乃至至今没有产生本土型的诺贝尔科技奖项,但更有力的驳斥应该是,该论调属于典型的“中国经济威胁论”,即将美国自己的问题硬说成是中国造成的,并且唐锐涛也低估了中国公司在科技与营销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误解之九:“中国将成为孤独的超级大国。”唐锐涛认为中国不具备美国那种鼓舞人心的魅力,中国将因为捍卫自身利益而使自己陷入孤立,中国将成为经济强国而非文化与政治强国,中国不会是唯一的山中老虎,另一头老虎还是美利坚。中国的确难以成为“寂寞的高手”与“孤独的超级大国”,其原因不仅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距离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因为中国的软硬实力都还不够强大,软实力尤其欠缺。此外,今后的国际格局更多的可能性是多极格局,新兴大国将与西方大国平分秋色,崛起是也不只是中国一家,而是众多的新兴大国,中国当然不会孤独。



误解之十:“中国在军事上有侵略性。”唐锐涛认为尽管中国正在加强军力,但决不会挑战美国或入侵其邻国,中国人在本能上属于和平主义者,强调的是防御和自卫,中国文化不是一种渴望战争的文化。唐锐涛从文化角度否定该误解是很有见地的,与强调冲突、竞争、扩张、进攻、征服的西方文化基因不同,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是“务实王道”,主张以德而非以力服人,强调德与力俱足、义与利兼顾,坚持后发制人、积极防御、以和为贵。除了传统战略文化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取向也决定了中国绝不象当今世界的某些国家那样,动不动就对外使用武力、甚至于侵略成性。



上述西方对华“十大误解”大多具有妄断、独断、武断与臆断的特点,唐锐涛的逐一纠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建设性,可以说其对中国具有国学大师陈寅恪所强调的“同情之理解”,而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外部世界、包括与西方社会高度融合、息息相关的今天,“理解万岁”愈发具有现实意义,而其前提则是中外之间、中西方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与善解人意。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1:2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