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0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9 10:1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
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2、重视在东欧建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翻了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
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
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
    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
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1947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
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
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他特别主张:马歇尔计划应由欧洲主动提出,包括复兴德国;对苏联和东欧也要提供经济援助;改变对日政策。
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印度也掀起了要求推翻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新高潮。英国为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引起印度国内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仇恨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冲突不断。
    1947年6月,英政府宣布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割为巴基斯坦国、印度联邦和王公土邦三部分。同年8月,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之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有很多:1、是印度人民直接、长期反对英殖民主义的结果。印度历史上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反英斗争。2、是英殖民者在印度地区长期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3、也是历史上印度地区民族冲突和教派冲突的结果。4、经济因素是导致***的根本原因。
印巴分治使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未受削弱,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王公土邦,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是保持独立。印度利用印度教王公所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并入印度。但这违背了蒙巴顿方案中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的原则。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在1947、1965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
经过几次战争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约2/5的地区,约100万人口;印度控制3/5地区,人口约400万。
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的热点一直至今中东地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多年动荡不安的地区。
巴勒斯坦原先的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由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迁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建立国家。后来罗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5:3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5:53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6:01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6:29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6:37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6:45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7: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7: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0:17: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1:3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