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绍]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导师简介-张新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4 12:4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新平,男,1964年8月生,甘肃武山人。法学博士,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生导师,政治与行政学院院党委委员。主要从事政治学、外国政治制度、俄罗斯中亚问题的研究。  
主要工作经历
  1987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兰州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今政治与行政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93年9月被聘为讲师,2000年1月被聘副教授,同年,任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2004年9月起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2001~2004年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专业跨国民族方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做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央党校访学一年。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在中央党校政法部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4月被聘为教授。工作以来,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与世界》、《当代国际关系》、《新中国外交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石油大学学报》、《国际政治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4部,出版著作2部,主编“当代中国与世界年报丛书”(1999年—2002年版)共4部,参编著作3部。主持省部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校级教材招标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参加中央委托重大项目1项。兼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被聘为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
目前从事的教学工作
  1、承担的本科生课程:   《政治学原理》;《当代国际关系》;《新中国外交史》。   2、承担的研究生课程:   《政治学理论专题研究》;《新中国外交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公共课)。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主持200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中亚地区民族冲突及对我国西部安全的影响研究》(已完成)。   2、主持2006年度教育部外事司聘请外籍教师重点项目《俄罗斯中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思想渊源研究》。   3、主持兰州大学第二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当代国际关系》(在研)。   4、主持1999年兰州大学青年社科项目《新时期中俄关系研究》(已完成)。   5、主持2005年度兰州大学教材招标项目《世界各国政治制度概论》(已完成)。   6、主持2005年度兰州大学教材招标项目《政治学原理新编》(已完成)。   7、主持横向课题《外国政治制度研究》,(已完成)。   8、参加中央党校政法部中央委托重大项目《转换党的执政方式问题研究》,承担其子课题《转换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原则》(已完成)。
主要科研成果
  (一)出版的著作和编写的教材   1、《腐败与肃贪—冲击宦海的波澜》,(合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月版,(1/2)。   2、《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亚民族关系》,(专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1/1)。   3、《世界各国政治制度概论》,(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1/1)。   4、《政治学原理新编》,(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2/2)。   5、《当代中国与世界》,(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2/2)。   6、《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主编教材),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12月版,(2/2)   7、《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主编会议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2)。   8、《又是一年风和雨—世界政治经济年报(1999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   9、《世纪末的余响—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0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   10、《追求和平—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1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   11、《动荡中的秩序—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2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2)。   12、《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参编。   13、《二十世纪世界政治风云钩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版,参编。   14、《现代政治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参编   (二)公开发表的论文   1、《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载《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1)。   2、《中亚五国政治转轨的特征》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1/1)   3、《论中日民间外交》,载《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1/2)   4、《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1/1)。   5、《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实践的思考》,载《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教学成果专辑,(1/1)。   6、《“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全国高校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丛),载《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6日,(2/2)   7、《关于突厥和“泛突厥主义”的探讨》,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   8、《和睦共处:中亚五国民族政策的主线》,载《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1)。   9、《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分析》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4期,(1/1)。   10、《论中亚五国的民族和睦政策》,收入梁守德,钮汉章主编:《伊拉克战争后的国际政治走势—2003国际政治高层论坛文集》,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年4月版,(1/1)。   11、《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1)。   12、《安全两难与中印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3期,(1/2)。   13、《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2004年全国高校国际政治高层论坛”会议综述》,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9期,(1/2)。   14、《中亚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地缘政治思考》,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2)。   15、《浅论邓小平外交思想》,载《青海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1/1)。   16、《寇松线质疑》,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1/1)。   17、《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焦点》,载《发展》1996年第4期,(1/1)。   18、《论抗战时期毛**关于与资产阶级联盟的理论和策略》,载《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1/1)。   19、《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载《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增刊,(1/1)   20、《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载《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版,(1/1)。   21、《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载《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版,(1/1)。
获奖情况及社会工作
  1995年获得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的《当代中国与世界》获2001年度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甘肃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成才奖。兼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被聘为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

来源:百度百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6 10: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