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4 10: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简介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于2008年12月16日成立,是一个集研究、教学、交流与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新型的, 国内第一流的,国际著名的国际关系研究院。力争打造成培育精通国际政治事务人才的摇篮,培养国际事务高级研究人才的基地,吸引国内外国际事务学者的国际学术中心和提供国际政治事务决策咨询的智库。

    研究:整合和强化各方面资源,对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和全球事务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联合校内外学术力量,组织和协调具有创新性和开创性的研究项目;形成国际关系研究的同济学派,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教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德国研究、欧盟研究、日本研究、美国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战略概论、国际政治、国际军备控制等课程;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方向上凝聚力量,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团队。

    交流:推动同济大学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和思想库以及各国政府高层人士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同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和国内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通过加强交流加大引入新的资源的力度,提高各学科建设的水平,培养和锻炼各类人才,促进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以国际和国内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同济大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咨询:发挥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国际事务方面的专长,为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有关决策提供咨询。

    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同济大学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济大学与各国政府高层人士、著名大学和思想库的交流,培养文理相通、有广阔的全球视野、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研究院院长由辜学武教授担任,夏立平教授任常务副院长,仇华飞教授任副院长。研究院名誉院长为中国驻德国前大使梅兆荣。
            网址:http://iipa.tongji.edu.cn/iip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of Tongji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IIPA), Tongji University, was esblished on Demcember 16, 2008,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institution with research,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

The goal of the IIPA is to build a new-styl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ich is first class domestically and renowned internationally and to strive for making it become a cradle of training talents who are well versed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base for fostering senior research personnel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enter for attracting scholars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 think tank offering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ffairs.

Studying: integrate and strengthen the various resources, to conduct continuing in-depth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global affairs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o integrat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academic strength of our university, to organize and coordinate innovative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to form Tongj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ies. We will make our due contribution to building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the courses such as German research, EU studies, Japanese studies, American stud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arms control, etc, are offered to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s. We will make progress in the cohesion strength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o form a high standard of teach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team.

Intercommunion: Promoting academic exchang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amous universities and think-tanks and national level government officials. Providing more platforms and chanc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xchanges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ongji University.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exchanges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new resources, we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rain various types of personnel and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level.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xchange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and talents training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reputation.

Consultation: Institute researchers use their expertise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to provide advices on decision-making for government and other sector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IIPA) bends itself to further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impact of Tongji universit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tercommunion between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level government officials, famous universitis and think banks, train compound talents with the quality of global vision,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both liberal arts and natural sciences.

Prof. Gu Xuewu serves as president, Prof. Xia Liping serves a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Prof. Qiu Huafei serves as vice president, China's former ambassador to Germany, Mr. Mei Zhaorong, servers as honorary presiden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5-12 13:09:32 | 只看该作者
研究院立足同济比较优势,以欧盟研究见长,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领域,走学术、智库、咨询三位一体发展道路,主要从事战略研究、政策咨询、企业顾问工作,为中国对欧战略、缩小中欧认知差距、江浙沪一带企业投资欧洲等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持。
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制定了以下目标。其一,依托中德学部、德国研究所等平台,以德国研究、中德关系和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带动欧盟与中欧关系研究,力争成为以德国研究、欧盟研究见长、具有前沿视野和政策影响力的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其二,以中欧学术连线(CEAN)为主要平台,整合同济及国内欧洲研究资源,打通中国欧洲研究学术界与决策圈关系,建立与布鲁塞尔欧中学术连线(ECRAN)对话机制,使研究院成为中欧二轨对话平台和海内外知名的重要智库。
研究院直属同济高等研究院,依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了同济德国研究所/欧盟研究所、德国学术中心、中德学院、中意学院、中法中心、中芬中心等校内机构资源,共同打造同济国际研究、开展与欧洲合作的平台。研究院下辖欧洲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中国外交研究中心、北约研究中心、极地政治研究所、军备与防扩散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政治研究中心(筹)、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筹)。
研究院与众多组织、媒体等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比如,欧中学术连线、欧洲之友、德国国际与安全研究所(SWP)、欧盟驻华代表团、欧盟中国商会、欧盟国家驻沪总领事馆、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CGS)、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等组织;《欧洲研究》、《德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出版物;新华社、凤凰卫视、《环球时报》等新闻媒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5-12 13:1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晨 于 2012-5-12 13:12 编辑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理事会

名誉理事长:于洪君(中联部副部长)


理  事  长:梅兆荣(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伍  江(同济大学主管文科副校长)


副 理 事长:辜学武、夏立平(院长)


秘  书  长:王义桅(执行院长)


理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曲  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刘  吉(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前院长)

朱威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沈丁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周  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

诸大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秦亚青(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倪世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黄仁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崔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蔡建国(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

潘  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理事会副主席,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

潘振强(中国改革开放论坛高级咨询委员、少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5-12 13:16:48 | 只看该作者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顾问委员会

名顾问:吴启迪(前教育部副部长/前同济大学校长、现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
总 顾 问:沙海林(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商委主任、中国前驻爱尔兰大使)
副总顾问:辜学武、夏立平(院长)
主    任:王义桅(执行院长)
副 主 任:杨  烨(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副院长兼德国研究所副所长)  



特聘顾问(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原洪(中国前驻欧盟大使)
马振岗(中国前驻英国大使)
杨成绪(中国前驻奥地利大使)
蔡方柏(中国前驻法国大使)
王亚军(中央外办研究局局长)
高德毅(中国前驻莱索托大使)

顾问:


丁  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胡  昊(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欧洲研究所所长
叶  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伍贻康(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
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让·莫内教授)
连玉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  新(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
余潇枫(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祖谦(上海市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
杨逢珉(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
邱震海(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周  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政治研究室主任)
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高大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文苑主席)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主任)
戴炳然(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让·莫内教授)
朱立群(外交学院副院长)
赵怀普(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戴启秀(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所副所长)
丁晓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秋武(外语学院院长)
冯  晓(中德工程学院院长)
许惠平(海洋学院院长)
孙宜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
孙周兴(人文学院院长)
李乐曾(德国学术中心副主任)
吴志红(中德学院常务副院长)
郑时龄(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单晓光(法学院院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12 22:43: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费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5:0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