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绍] 中国国关学者介绍- 陈志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8 22:3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 陈志敏
职称 教授,博导,MPA任课教师
系别 国际政治系
电话 021-65642495
办公室  
电子邮件 Zhmchen@fudan.edu.cn

教育背景/学术经历1990年硕士毕业后任教于国际政治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教授。1996-1997年作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进修一年半,先后作为短期访问学者访问香港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政治学系,加拿大女王大学政治学系,英国杜伦大学政治学系和瑞典隆德大学政治学系。   
社会兼职兼任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复旦外事管理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外交理论,欧盟外交,中国外交   
获奖情况《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2002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主要著作

第一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2月,与崔大伟(Professor David Zweig)合作
第一译者:《外交谈判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合著:《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不可能的使命?》,时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二作者:比利时自由大学政治系教授Gustaaf Gearaerts)
专著:《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中国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
合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合著:《大国战略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


论文

“导言:中国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陈志敏 (加)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2月,与崔大伟合作
“国际结构与中国对外政策的选择:软制衡与相互接纳”,载陈志敏 (加)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2月
“Coastal Provinces and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Yufan Hao and Lin Su (eds.) China’s Foreign Policy Making: Societal Force and Chinese American Policy. London: Ashgate Publishing. 2005.
“NATO, APEC and ASEM: Interregionalism and Global Order”, Asia Europe Journal, Vol. 3, No. 3, 2005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February, 2005.
“欧洲联盟的军事化:从民事力量向军事力量的转型?”,《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79-92页。
“国际关系的次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与东亚合作“,载陈玉刚、袁建华主编,《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时事出版社,2004,第243-266页
“试论欧洲联盟的外交主体特性”,载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时事出版社2003年第175-192页
"传统政治间主义与自由政府间主义一体化理论",载包霞琴、苏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文汇出版社,2002年
"美国的联邦制与州的人权外交:马萨诸赛州缅甸法案例研究",载周琪主编《人权与外交》,时事出版社,2002年
"超国家政治与政府间政治的共生与联动:疯牛病/贸易纠纷与欧盟政治",《欧洲》,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月刊,2001年第12期
"二元联邦制与对外关系: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国际活动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3期
"欧洲一体化与德国联邦制的更新",载《欧洲一体化研究》,2001年第1期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
"欧洲联盟的环境政策及其决定”,〈欧洲一体化研究〉,1998年第4期
"伙伴战略:世纪之交中国的现实理想主义国际战略" 《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3
"构建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后"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年第8期(与陈玉刚合写)
"美军基地与"国际都市"计划:冲绳县国际行为研究" 《日本学刊》 1999年第6期 (与臧志军合写)

博士论文:非中央政府国际行为研究





来源:复旦大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6 13:1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