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我的复旦国关考验经验谈(4)在前几天基本已经写完了,但是就在我要发的时候,我看到了今年考上北大国政的飞鹰研友的文章,<<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历程总结之一>>,<<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历程总结之二>>。这两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里面的许多观点与我所介绍的很所不同,甚至有的根本就是截然相反。再三思虑下,我决定暂缓几天发表我的经验谈(4);另一方面,在前两天我有幸和飞鹰同学QQ交谈了几个小时,更深了我对国关考研事宜的理解.下面我把我自己与飞鹰同学交谈中的一些体会写下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些天我第一次看飞鹰同学的经验帖,吓了我一大跳,因为飞鹰在自己的贴子里建议每道论述题至少应该有40分钟的时间来答题,而我在经验谈(1)中提到我是建议每题只需用25-30分钟的。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我的建议有问题,但令我矛盾的是我确实是这么答的,而且也是上届学长建议的。就在当天晚上我就打电话给一个今年考北大国关的同学,第二天就联系飞鹰同学。在交谈后,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下来,原来我们两个的建议都是正确的,出现差别的原因在于两校的试卷构成不同。
A 北大的国关国政外交学三个专业的专业课试卷是不同的,比如北大国政不考战前国关史,国关考;国关不考新中国外交史,国政考等等。
而复旦是三个专业同一张试卷,在这张试卷上主要有三大部分:国关史(1919起)50%+49年后中国外交25%+国关基本理论25%.所以考复旦的国关国政外交学,每部分都要复习.相反北大由于每个专业不同,因而有些部分不用复习,有些部分则要加深复习.
B 复旦的专业课试卷的构成是:
名词解释5*8个+简答题15*4个+论述题25*2个;
北大的国关专业课试卷的构成是:
名词解释10*4个+简答题20*2个+论述题35*2个;
国政专业课试卷的构成是:
名词解释(5*8)+简答(10*4)+论述(35*2);
因而,从试卷分值的分布上来看,我和飞鹰建议的答题时间都是正确的,
我建议25-30分钟一题论述题是针对复旦的,而飞鹰的则是针对北大国政的,希望读者能注意辨别.
总之,答题时间的安排要遵循"分值占多大比例,答题时间就占多大比例"这个原则.
C 复旦是三个专业联合招生的,北大是分开招的
复旦今年招生的名额是13人, 虽然你可能在有的文件中会看到XX专业招多少人之类的,其实这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复旦是先把人招进来,再根据你填报的志愿来分专业的,然后根据每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再进行调剂.一般来说,考复旦国关的人比较多,但由于国关的名额有限,如果你的总排名比较靠后,你就有可能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比如外交学.但总的13人这个名额是固定的,所以你有可能考上复旦,但念的不是你当初报的那个专业.因此很多人可能觉得复旦的国政没有国关竞争激烈这是错误的,复旦三个专业的竞争程度是一样的,你不仅在和考该专业的人竞争,还在和考其他两专业的人竞争.
而北大则不同,你报了什么专业就是什么专业,你也只跟这些人竞争.比如北大国关专业招生5人,今年考的人数大于170人;国际政治专业招7人,今年考生在100人左右.两者的竞争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要报考复旦国关而又担心竞争过于激烈而转报国政的同学,你的忧虑是多余的.
D 复旦侧重基础,北大侧重理解
很多同学问有没有必要看专业杂志等,我当时回答是根本不需要.现在想想自己的回答太草率了.一,我这个答案只针对复旦的情况,别的学校不一定适用;二,根本不需要有点过于绝对,应该是"如果你有空,可以看看,但不用花过多时间在这上面;不看专业杂志基本没问题".
复旦向来注重基本功,有位老师说"专业课不好,没关系,可以慢慢教的,但你要刻苦点".所以复旦的试卷大体上比较简单,国关理论题基本在指定的书目上,你只要认真学和记就可以了.前些天,我和一位今年考上复旦的同学聊天,期间她向我介绍<<国家间政治>>这本国关扛鼎巨作,她说这本书
是最近一个考复旦国关考了好几年,今年还没考上的的同学向她介绍的.她说这本书写得真好,我立马orz了,<<国家间政治>>这本书我是看英文版的!
让我彻底faint的是她说她本来是要考复旦管理学院的,只因觉得数学太难了,在07年7月份的时候转考国关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应跨专业考复旦要比北大容易,今年考上复旦的,我就知道有金属专业,通信工程,管理这种跟国关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专业的学生.
北大则侧重理解,飞鹰同学说北大考研的参考书真的就是参考书而已,平时的积累更重要.这点大家看看北大今年的试卷就知道了.这点上,跨专业考北大难度要大很多.
E 复试
北大的总成绩为103分,笔试占70%,复试30%,英语听力3%
总成绩=笔试原始成绩÷5×70%﹢面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满分为3)
复旦:初试50%﹢复试(笔试+面试)50%
表面上看来复旦的复试更重要,事实上北大的复试更重要.
你在初试中拼死别人领先10分,在总成绩中只领先别人1.4分,而面试中你如果领先别人10分,在总成绩中就能领先3分.所以当飞鹰说,今年北大国政的初试第三名落在第7名时,我很诧异.
我至今还不知道复旦的总分到底是怎么算的,但我知道复旦的初试50%﹢复试(笔试+面试)50%,这基本上没什么参考价值,基本就是初试成绩决定了录取与否了,初试前几名基本上是不淘汰的。
PS:以上大部分北大国关国政的信息来自飞鹰同学,在此,表示感谢;
我本身并不是考北大的,如与事实有出入,请大家谅解.
下面的是我再谈谈其他的一些事情
1 为什么要考国关
差不多每个向我咨询的同学,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要考国关?
国关出来工作不好找的”
在我原来的经验谈(4)中,我花了一半篇幅来讲为什么要考国关,值不值得考国关。
这几天,静下心来想想,这些内容根本不适合在看的各位。因为只有我这种人才会在考上复旦国关后,还在犹豫要不要去读之类的问题。我本身就是复旦的,而且是IT行业的,工作很好找,今年我们班很多同学就去了百度,腾讯,思科等公司,第一年年薪就有人达到了15-16万。所以我考复旦国关的动机除了自身爱好之外,其余的对大家根本没什么价值。知道这个论坛,并经常在这个论坛活跃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喜欢国关的,立志报考国关的,而且很多是跨专业的。在此,我想说的是你如果决定考了,就尽全力考吧。
如果你对复旦有意向,可能的话我也愿意提供帮助。
2占有信息的重要性
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对信息占有的考试。很多考复旦的同学就驻扎在复旦周围,天天去旁听相关课程,天天抢占复旦的自修教室。更有甚者,很多人是辞职后专门安心考研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专业课考试试题由是各个院系自主命题的。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情况对备考来说就更加重要。《人大国关考研经验随笔》对于这点的阐释很精彩。
其中,学长学姐的帮助更是显得重要的。我也直接得益于这一点,光上届考上复旦国关的学长学姐我就认识七八个,他们对我帮助之大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们不仅提供相关信息给我,比如有位学姐在考前几天告诉我,最近老师们在谈论“增量民主”这个词语,让我注意下,虽然并没有考到,但我至少是得到了最最新的消息,直接考到直接受益,没有考到也没
什么害处,相反倒使我对自己的备考正自信了,我有这么多学长学姐帮助我,真考不上,我真成了阿斗了。而且,在我焦虑甚至自暴自弃的时候,他们也安慰我,给我打气。我之所以这儿不断发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特别感谢那些学长学姐,而他们告诉我最好的感谢方法就是帮助下一届的同学。我以后会经常活跃在我们国际关系论坛,为大家的考研事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有机会听听相关老师的课及时政类的讲座
从对考研实用的角度来说,有些课是非常值得一听的,比如xxx老师的政治学原理等等,这几年就是他命政治学院里的试题的,很多题目就是他课上讲过的东西,比如今年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二,复旦老师的水平一般都很高的,听听他们的讲座不仅可以起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的作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而且,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也将使你终生受用。
4切勿把别人的东西当作圣经
刚才看到一个帖子问怎么使用红宝书,lz似乎很急切。这也很正常,一年前的我也是这个样子,到处打听怎么复习,到处收集资料,现在堆在我寝室的专业课资料,我大致数数有2500页,这还不包括书籍!那时的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一有消息就动起来了,光上届考上复旦的学长就认识七八个。虽说兼听则明,但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神经质了。
现在想想,其实这大可不必。别人的资料信息当然好了,一来提供最新信息,二来提供经验教训。就像有了考上同学的笔记,对着它,你自己心中有了个数知道大致的复习方向,而且会暗示自己占得先机而心情愉悦,使自己处于考研亢奋期。但那也不是万能的,别人的东西始终别人的,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关键的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脑中的东西,切勿把别人的东西当成圣经!!
比如,国关史这种东西,最关键的还是要自己梳理出一条逻辑来,一条能历史事实连接起来的逻辑线。自己的理解和逻辑是一颗树的树干,而我们国关红宝书上的知识点是一片片树叶。你捧着一堆树叶是没用的,你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用得到的树叶给它装上去。你顺着树干很快就会找到你想要的那片树叶,而且它和附近的树叶之间的关系你也就知道了。
ps:白鹤大哥他们的红宝书真有一种“君子无罪,怀壁其罪”的感觉啊!
东西太好了,也会“害人”。
5要不要报专业课辅导班
复旦自己的教学辅导机构“复旦求是”每年10.1假期,会开设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
包括政治学原理和国际关系两科(每科3天每门500)。我去年也参加了,感觉是:
A 政治学原理不错,国关就不怎么样了
B 每年讲的内容基本相同,我有以前学长的上课讲义,对照后发现基本差不多
C 今年进复试的同学中,有5个左右是上过辅导班的,约占1/3的比例
D 复旦的同学除了我,基本上是不会去上的,
去上辅导班的同学很多是跨学科的,
很多是很远省份过来的,他们专门到复旦来上辅导课
E 我的建议是a你自身水平很高的话,可以不上,特别是国关这科
b为求安心或者怕自己吃亏的,可以去上上,不过就是要破费了
c去年的内部讲义我是有的,应该跟今年的差多.
F 上不上辅导班关键是看你自己时间够不够用.
十一期间是复习的黄金时间,值不值得花6天或者更多的时间在这上面是要自己考虑清楚的
6复习的大致时间段
这里我说的复习时间的安排是指应届生的,往届生怎么安排,我真不知道。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条件也不同,具体怎么安排没有标准答案,我只把握自己的时间安排向大家介绍一下:
4-7月上旬:这阶段我做的主要是前期准备,有以下几件事情是在这阶段完成的
a收集齐历届专业课试题,大致了解下出题风格,这件事如果顺利的话,一天就可以完成了
b联系考上的学长学姐咨询相关事宜,我本身是复旦的,我要找学长学姐,只要直接冲到他们寝室即可,老师那儿我一般是到他上课的教室,利用课间时间问的
c基本上收集齐考研用的资料,包括老师的PPT,学长学姐的笔记,考研机构的辅导资料等
d这阶段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加强英语学习,英语是投入时间多,但收效慢,但又不得不投入时间的这样一种"鸡肋"东西.英语复习要持之以恒,开始时要多花时间.
由于这阶段主要是收集资料和信息,加上大三下半学期学业繁重,基本上是不用指望能在
这阶段进行大规模的复习的.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我想大家不会不明白吧.
7-10月上旬:这是复习的这位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主要做的事:
a 英语继续,大概每天两小时要保证的
b政治可以继续放在一边
c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复习两门专业课。一般是先把每本参考书大致看一遍,大致15天
左右就可以完成了,之后是对这别人的资料作出自己的笔记,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阶段,也是非常累得阶段,但是又是收获很大的阶段,看着自己做完的笔记不仅很有成就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本身就加深学习了,一般自己详细作过笔记的地方,基本上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d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去上上考研辅导班之类的,但是时间一定要安排好
10月中-12月中旬:全面提高阶段,也是很枯燥的阶段,因为你要每天要看那些已经看过的东西,自己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国关这种东西真的要好好记忆的,特别是复旦这种特别注重基础的学校。没有良好的基本功,再好的理解能力也是白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阶段的另一件事就是政治这门公共课可以动起来了,再拖你就没时间了。
12月中-1月:考前一个月,这阶段极为重要,你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a 处理好期末考试的事情,千万不要因为期末考试耽误过多时间,更不要
因为期末考试而影响了考试心情
b要有良好的复习心情,这阶段很容易自暴自弃的,你看的东西越多,你越慌张;
而且你背了的东西很容易忘记,这时很容易产生绝望心情,必须要设法解决,很多同学是在这个阶段放弃考研的,非常可惜,其实他只要咬咬牙就可以挺过去了
c拿出历届试卷来,自己再好好分析分析试题,基本上要做到每道题都会答;复旦的考题重
复率是很高的,历届试题不仅是你复习的指南,还是考试的题库
d要好好进行模拟考试考试,弄清楚考试答题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及自己的联系写字速度等等。e 基本上5天一个大安排,1天一个小的复习时间安排。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进度,更主要的是可以让自己明确当天的任务,避免成为无头苍蝇。这正如,我们在排队的时候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就轮到自己后就不会再烦躁了,一个人对一件事有个大概的的时间概念
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考前一个月这种最关键的时候。
7要抓住重点看,要有条理地看
不是什么东西都要看,要有重点地看。如果什么都看不仅没有足够的
时间,而且会摸不着头脑,搞混自己的逻辑。要看哪本书真的不重要,关
键是要有自己的逻辑;观点要切中要害,切勿空谈。国关史的书讲的东西
差不多的,书本上的观点也差不多,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吃透一本就OK了,
其余的书你就当是补充数目吧。我个人认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德斌主编的
《国际关系》史真的不错。
我的复旦国关考研经验谈系列基本上完成了,我认为重要的经验基本上讲光了。
如果有个别问题,欢迎个别联系个别解答。
再把联系方式写一下吧
邮箱:0472252@fudan.edu.cn
QQ:376602186(支点侧卫)
PS:<<复旦国关考研经验谈>>系列共有7篇,
复旦国关考研经验谈(1)专业课考试答题
复旦国关考研经验谈(2)基本上是谈复试的
复旦国关考研经验谈(3上 各本书的用法1)
(3.2 各本书的用法2)
(3.3 各本书的用法3)
(3.4 各本书的用法4及资料大甩卖)
复旦国关考研经验谈(4 杂谈)
有些帖子大概写的不好,沉下去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下面去翻翻
PS:以后我会继续在这个版活跃的,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