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纵横天下网]考研大礼包==考研复习攻略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5 15: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编:院系情况
?第二编:专业课复习和考试分析
第一编:院系情况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为国际政治系。该系是我国于1964年在高校设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当时仅有一个国际政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与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后,国际政治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增加了专业设置,扩大了招生规模。1980年首先增设了政治学专业。1984年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继后于1988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
在国际问题研究方面,复旦大学先后在校内和有关院系内建立了六个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一个研究室,即美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欧洲问题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北欧研究中心和拉丁美洲研究室。这些研究机构在开展地区研究和发展对外交流方面成绩斐然。
然而,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要实现民族振兴,完成国家统一,承担国际责任,中国必须具有能对国际形势进行因势利导的对外政策;同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现代化,中国面临着国内政治体制优化和公共政策创新的双重任务。

顺应这种形势,复旦大学决定成立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问题研究院。这一决定不仅是跨世纪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学院
?研究院的建立将结束我校原有国际问题研究的分散状态,实现学科优势的整合,使我
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政治系系志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23年的政治学系。解放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政治学系并入其它院校。1962年,在马列主义教育系基础上重建政治学系。1964年改为国际政治系,设一个国际政治专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政治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增加了专业设置,扩大了招生规模。1980年首先增设了政治学专业,并在1981年招收了政治学专业恢复后的全国首届本科生。1984年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继后于1988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

目前,本科生共有四个专业,分属两大门类、两个属一级学科。属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其中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管理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属行政管理专业。在本科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每个专业都设有硕士点,其中三个专业设有博士点。全系共有五个硕士点,三个博士点。硕士点有: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博士点有:国际关系、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在五个专业学科点中,国际关系于1988年被确定为
全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于1996年被确定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
在本科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每个专业都设有硕士点,其中三个专业设有博士点。全系共有五个硕士点,三个博士点。

科学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各专业共承担国家重点项目13项。国家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7项,省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78部,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5项获国家级奖励,17项获省级奖励。

教职人员
全系教师4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6人。职员8人,其中资料管理4人,行政管理4人。
招生人数
本科生四个专业每年约招80人,在校人数350人左右(包括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五个点每年约招30人,在校人数100人左右(包括外国留学生)。博士研究生三个点每年约招15人,在校人数50人左右(包括港台生、外国留学生)。自从研究生设点以来,到19
98年7月为止,已经授予博士学位的36人,授予硕士学位的232人。

资料设备
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由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电脑室和藏书库组成。系资料室藏书5.9万册,其中西文图书7200册。中外文期刊300多种,期刊合订本10,000多册。管理手段
开始向电脑化过渡,现已建成“国际政治系计算机资料检索系统”。
发展战略与目标以教学和科研并重为发展原则,加强两个重点学科,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以此带动全系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建立一支年轻化、博士化、高水平的新一代教学科研骨干队伍,以国家一流标准要求,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除各成员单位原已聘请的顾问外,学院?研究院现有三位特聘顾问:
李道豫大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现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
过家鼎大使,前中国驻葡萄牙大使,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现为中国太平
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PECC)常务副会长。
杨成绪大使,前中国驻奥地利大使,现为外交部所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06: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编:专业课复习和考试分析
考研心得: 阳光总在风雨后
本科毕业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加入到考研大军中。不过工作一年后,我有了考研的念头。我一共经历过两次考研,在漫长的考研路上,既尝到过失败的苦涩,也有成功的喜悦。
第一次考研我报的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这次复习说来也算是神速了,八月决定考研,九月买齐复习资料,十一月复习完第一轮,特别是最令我担心的英语词汇也逐一攻破。原定的一年半的复习计划,居然半年就完成了。这让我很是激动了一阵,放心地参加了考研。不过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加之缺乏临场应试经验引起的做题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因素,最终导致这次考研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次失败让我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总结了导致这次考研失败的因素:第一,复习不扎实,没有做到灵活应用;第二,过于乐观,紧迫感不足;第三,缺乏临场应试经验,做题时没有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做题;第四,复习时铺大摊子,没有针对性。
为了避免重蹈上次失利的覆辙,针对自己文科强理科弱的特点,我于五月份决定改报复旦大学国关学院。虽然跨专业考研难度更大,不过由于不用分散大量的精力在数学之上,我感觉这次的复习任务比上一次轻松了很多。六到七月我重点复习的是英语,并展开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九到十月进行政治的第一轮复习,以及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两轮复习之后,感觉对学科知识的大体轮廓已经基本形成。之后的两个月,进入考前强化复习阶段,着重于巩固已经取得的复习成果,在复习深度上下功夫,而不是继续扩展复习广度。实践证明,这一复习思路是正确的。
大家要记住:一但做出了决定,就要全力以赴。下面是对一些科目考点的分析:
*《政治的逻辑》每年所占“政治学理论”科目分值10-30%左右,但仅列入了政治学原理专业参考书目中,考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应复习这本书;
*备考应重点复习:①必看书目、②历年考研真题  *以下有“*”的为招生简章指定参考书。
政治学理论:
(1)325政治学理论:
A、必看书目:
*《新政治学概要》王邦佐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政治的逻辑》王沪宁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政治科学(第6版)》[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等编华版社、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美]莱斯利.里普霖华夏出版社
(2)429西方政治学说史(古代、中世纪、近代):
A、必看书目:
*《西方政治学说史》浦兴祖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西方政治学名著评释》浦兴祖等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西方政治思想史》唐士其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试笔试):
A、必看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浦兴祖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本书没有列入招生简章的参考书目,但实际上是复试笔试的用书,命题教师编著,一般出1-2个小题,另外对50分的小论文题也很有帮助,强烈建议重点复习)
B、参看书目(学有余力,扩展知识面用):《现行政治制度论》吴大英
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国期刊网或人大复印资料的相关学术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325政治学理论:
A、必看书目:
*《新政治学概要》王邦佐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政治的逻辑》王沪宁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政治科学(第6版)》[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等编华夏出版社、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美]莱斯利.里普霖华夏出版社
(2)430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A、必看书目:*《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怎么办》(第1、2、3章)
(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试笔试):
A、必看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B、参看书目(学有余力,扩展知识面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十五大报告、江**‘七一’讲话、**十六大报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版)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教育部或上海市组织编写的《邓小平理论概论》教材;中国期刊网或人大复印资料的相关学术论文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1)325政治学理论:
A、必看书目:
*《新政治学概要》王邦佐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政治的逻辑》王沪宁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政治科学(第6版)》[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等编华夏出版社、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美]莱斯利.里普霖华夏出版社
(2)432国际关系学:
A、必看书目: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俞正梁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当代国际关系》颜声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国际政治析论》王逸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当代外交史》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06年新增)、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2006年新增)、
《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俞正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2002年以前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目,参考价值极大)、
《大国战略研究—未来世界的美、俄、日、欧(盟)和中国》俞正梁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社1998
B、参看书目(学有余力,扩展知识面用):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国际关系史》颜声毅知识出版社1984(2002年以前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目,有参考价值)、
《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俞正梁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2002年以前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目,有参考价值)、
(3)国际政治与经济(复试笔试):
A、必看书目:
*《世界经济新论》庄起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世界经济新论习题指南》庄起善、潘烜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本书没有列入招生简章的参考书目,但实际上是国关专业复试笔试的用书,命题教师编著,强烈建议重点复习)樊勇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小小的心得,希望对所有报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同学能有所帮助,也希望所有有考研梦想的同志,所有希望为国际关系事业奋斗的同志梦想成真。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07:07 | 只看该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纵横天下网www.newslist.com.cn
4#
发表于 2007-10-23 19:37: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1:5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