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国政名词解释6(个别字打错了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4 23: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1、科索沃战争
        20世纪末由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争端,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的战争。冷战结束后,两极体制下被掩盖的民族和宗教争端不断显现,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指责南斯拉夫在科索沃制造种族屠杀,造成针对阿族的人道主义危机,要求南联盟同意科索沃自治,并允许北约驻军于科索沃以维护人权和秩序,遭到了南联盟的拒绝。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全然不顾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制造了一场令人类文明再次蒙耻的“人道主义灾难”。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中美之间爆发危机。南联盟在北约的持续空袭下被迫同意科索沃在北约监督下自治,允许北约在科索沃驻军,科索沃战争得以结束。科索沃战争是西方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新干涉主义”等以人权及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次具体体现,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在国际关系中开了极为恶劣的先例。这种霸权主义使世界的战争和不稳定因素上升,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也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62、欧洲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开始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50年舒曼计划出台后,法、德、意、荷、比、卢六国便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6年六国又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欧洲各国将前3个组织合并组成了欧共体,实现了统一农业政策和统一关税。至此,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欧洲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联合自强才能在未来世界占有优势,于是欧洲各国在欧盟扩大的同时注重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转变。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后,欧盟成立,现已有成员国15个。在欧盟成立基础上,欧洲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共同货币—欧元,并制定了共同的安全防务政策。在突尼斯会议上,欧盟更是对内部机制进行了改革,为东扩做好了准备,并突出了独立防务的重要性,规定了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与北约的关系,推动了政治一体化的进程。欧盟从此进入了政治一体化与扩大并举的时期,但其国家联盟的性质短期内不会改变。欧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典型最成功的区域性组织的形成过程,不仅有利于欧洲各国的联合自强,更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它必将随国际形势发展继续深化与拓展。
       
        63、《京都议定书》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在日本东京签订的关于防止全球气温升高的公约,被称为人类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所迈出的第一步。公约中规定了38个工业国排放工业废气的时限和范围,并制定了六种限制排放的气体。公约中还对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到1999年世界已有63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美国也在当年11月签署,但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借口其“有损美国经济利益”,公然拒绝执行,这种单边主义行径遭到了世界人民的抗议和谴责。
       
        64、“聪明制裁”
        主要由美国操纵和主导联合国实施的对伊拉克石油产品出口的制裁。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在美国的主导下实施对伊拉克制裁和封锁。长期的封锁使伊拉克人民缺医少药、食品匮乏,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同时作为产油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被禁止也影响了国际市场上石油的价格,给美国造成了损失。为此,美国联合英国在联合国内提出对伊制裁新方案:允许伊拉克以半年为周期出口一定数量的石油以换取其国内奇缺的食品和药品,但同时又将出口石油的数量与伊国内政治局势挂钩,以期以经济压力推翻萨达姆政权,达到军事和政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目的,这个方案就被称为“聪明制裁”。
       
        65、人权外交
        最早是美国卡特政府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卡特政府宣称美国的任务是要在世界塑造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人权原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此,美国便公开支持苏联内部持不同政见的人,并在欧安会等场所内用人权向苏联施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人权作为外交工具打击对手,提高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美国当前所推行的新干涉主义政策便是人权外交与霸权主义结合的产物。美国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个人已经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宣扬人道主义秩序,声称美国与义务维护和领导一个和平民主的社会,这些观点均为人权外交在新时期的翻版。此外,美国还常在国际上以人权问题打击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收获甚微。由此可知,人权外交仍是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的一种手法,这必须引起全世界的防范和警惕。
       
        66、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经济较为发达。战后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但从50年代中期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日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59至1962年,捷共尝试改革,但效果不好,改革中断。60年代中期,捷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改革之声又起。1968年1月,杜布切克当选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3—4月,改革运动达到了高潮,4月,捷共中央公布了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行动纲领》受到人民的高度拥护。党内外人士积极展开讨论,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整个社会充满民主气氛,故而称之为“布拉格之春”。捷的改革触怒了苏联。苏联认为这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颠覆活动。1968年8月20日晚,苏联空降兵袭击布拉格机场,随后20万苏联军队以华沙条约组织的名义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捷共领导人被劫持到莫斯科进行会谈。8月26日双方达成协议,主张改革的领导人均被撤换,改革政策停止实施,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夭折。
       
        67、大赦国际
        国际人权组织,1961年5月在伦敦成立。宗旨: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论和宗教自由;致力于为释放由于信仰而被监禁的人以及给他们的家属发放救济等方面的工作。成员达70万人,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国际理事会、国际执行委员会等。主要活动有: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释放“未使用也未宣扬使用暴力”的政治犯;2、反对继续扣押在合理时间内未受审理的政治犯,反对与保证公正审判原则不符的审判程序;3、对所有囚犯实行人道主义,反对死刑。该组织曾获得联合国人权奖和诺贝尔HEPINGJIANG。
       
        68、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是东南亚的区域性合作组织。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曼谷宣言》,东盟宣告成立。后文莱加入,成员变为六国。其宗旨是加速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东盟初期活动仅限于经济、文化方面。1971年后,加强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协调合作,使东盟逐步成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由六过外长组成的部长会议,执行机构是常务委员会,秘书处是东盟的行政总部,设在雅加达。其他还有常设委员会、特别委员会等,并不定期召开六国首脑会议。
       
        69、东盟地区论坛
        1992年由东南亚国家首脑会议倡议举办,1994年7月25日论坛首次在曼谷举行,东盟极其对话伙伴国日、美、加、澳、新、韩,协商伙伴国中、俄,观察员国越、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十八方代表与会。论坛以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发生纠纷,建立信任关系,和开展预防性外交为宗旨。以漫谈形式进行对话,一般不设具体议题。首次会议主席泰国外长巴颂在会议结束时发表声明:论坛能促使亚太地区国家就共同关心的政治安全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和磋商,为亚太地区建立信任和采取预防性外交做出重要贡献。首次会议决定,每年在东盟国家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
       
        70、第三个洛美协定
        全名《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洛美协定》。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同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之间签订的经济贸易协定。迄今业已签署4个。1984年12月8日第三个《洛美协定》在洛美续签,1986年5月1日生效。它规定,在5年中欧洲共同体提供总数为85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经济援助;加强非、加、太国家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重点帮助发展补偿作物;对工业和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优惠,把享受稳定收入的出口产品增加到50种;扩大合作领域,包括文化、环保等诸多方面。10个共同体成员国和66个非、加、太发展中国家参加了签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3-16 23:08:47 | 只看该作者
O(∩_∩)O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9 04:49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