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统计数据。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平稳良好。但经济增长从偏快转向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影响经济快速回落和物价过快上涨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宏观调控应该把稳定汇率、股市和房市,确保粮食安全、遏制热钱炒作和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过快上涨作为主要抓手,并组合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整固经济的基本面,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展望全年,我国经济克服各种困难,在冷与热之间走出一条平稳较快发展之路值得期待。
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平稳良好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6%,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但3月份环比下降0.7%;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30.3%;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上述统计数据,一季度经济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以及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贸易顺差过大,使经济发展转向由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协同拉动的要求运行,总体上呈现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