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达芬奇深陷造假门 危机公关不给力或难翻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5 11:4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陷“造假门”泥潭的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芬奇)最近与广东卫视大打“口水仗”,互指对方侵权。
  达芬奇此次以 “受害者”身份高调 “复出”,专家认为此举并不理智,达芬奇在品牌危机公关上处理失当,从品牌角度看,达芬奇或难翻身。
  近期,媒体纷纷报道达芬奇广州、上海、杭州等地门店传出关门歇业的消息,达芬奇方面一再强调系“盘点”而非停业。达芬奇董事黄志新不久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十天内达芬奇在全国的销售额下滑了80%~90%,消费者要求退款数额达几千万元。
  危机公关被指不给力
  日前,达芬奇与广东卫视互指对方侵权并称将适时诉诸法庭。
  上海骏丰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慧浩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仅凭广东卫视的报道,很难认定达芬奇所说的“栽赃陷害”说法成立,同时,达芬奇因该报道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难以确定。因此,达芬奇若要追究广东卫视的法律责任,难度较大。
  危机公关专家周忠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达芬奇此次“复出”或将其带入更深的深渊,将面临彻底失去消费者信任的危险。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奢侈品更强调品牌的“血统”,即原产地,消费者也更为挑剔。达芬奇作为国际家具的品牌代理商,自己本身存在瑕疵,又没有建立有效的品牌“防火墙”。
  “消费者对于达芬奇这个品牌失去了信任,恐不会再迈进这个大门。从品牌的角度来说,达芬奇已经倒掉了。”李光斗说。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乔均表示,奢侈品虽然强调感性诉求,但必须建立在理性诉求无懈可击的基础之上。达芬奇本身的功能诉求属性发生了问题,品牌根基发生动摇。
  乔均指出,达芬奇的危机公关方式不妥,因其忽略了品牌的根基,如果从根本上无法证明自己完全清白,想“咸鱼翻身”恐非易事。
  消费者维权未定
  关于各地门店“停业”的说法,达芬奇董事黄志新称只是“盘点”。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探访达芬奇上海几家门店发现,部分门店已开门,但人气不旺,工作人员对待顾客非常谨慎。
  记者进门后,一工作人员询问记者来意,并手持对讲机一直紧随身后。
  该人员告诉记者,盘点已经结束,前两天开始正常营业。但当记者欲进一步了解情况向其索要联系方式时,对方称无名片且电话号码不便透露。
  另一方面,达芬奇各地消费者的维权案件仍在继续,但一直处于僵局。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仁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8月5日该所代理上海3名消费者递交起诉书欲追索200万元以来,法院至今未决定是否立案受理,维权无法继续进行。
  “起诉条件符合了民事诉讼法的立案条件,但相关法院依旧不决定是否受理,”李仁正对相关法院的做法表示费解,“消费者的诉权应该予以保障,法院如此长期拖延的做法似乎不太合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19: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