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大学社会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复习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6 00:0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试科目:313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社会学


一、  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熟悉和充分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西方社会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分析相应的社会现象。

二、  主要复习内容

1、社会学的性质和对象

圣西门和孔德的科学分类、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演变、社会学的性质、“行为——关系——制度”的掌握和理解。

重点: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对“行为——关系——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学非实证主义方法论(包括社会学的批判方法论、社会学的现象学方法论、社会学的理解方法论和建构主义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层面、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社会学的功能。

重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3、社会与社会构成要素

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和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论述、劳动:“身外自然”和“自身自然”、环境: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人口及人口问题、文化的性质界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分类和结构、制度性文化、文化过程、从“行为——关系——制度”的角度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社会的基本单位。

重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论述、劳动和文化、从“行为——关系——制度”的角度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社会的基本单位。

4、社会行为及其主要理论

   行为研究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类别、社会行为的主要理论(包括韦伯、帕雷托和帕森斯关于社会行为的论述)、社会行为与非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

   重点:韦伯、帕雷托和帕森斯关于社会行为的主要论述。

5、社会化和行为导向

社会化的涵义、种类、内容和途径、儿童时期基本社会化、青少年时期发展社会化、中老年继续社会化、社会化研究中若干个问题探讨(包括“已过份社会化”、“****化”、“再社会化”)、人性与个性——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重点:对社会化若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6、角色与互动

   角色的涵义和实质、角色的结构、角色关系的制度化过程。

   重点:角色的结构、角色和互动的关系。

7、失范与非理性行为

社会规范和失范、越轨行为、失范行为的时代特征、社会的非理性行为。

重点:社会学家对失范行为的论述、社会的非理性行为。

8、社会关系

   行为与关系、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社会关系的结构与类型、变革中的关系格局与社会结构。

重点:行为的本原性和关系的派生性、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9、 社会关系的群体层面

    血缘群体:氏族和家庭、地缘群体:城乡社区和国家、业缘群体:团体和组织。

    重点:家庭的功能和东西方家庭结构的比较、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两个概念的区别、城市社区和城市化、团体分类的依据、家长制和科层制。

10、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

    关于社会结构的经典论述、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的“三阶段律”。

    重点:关于社会结构的经典论述、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社会分层理论。

11、社会制度

    制度的起源与本质、制度的功能、制度的生命周期与制度功能失调、社会的制度化过程。

    重点:制度的社会功能。

12、制度分论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宗教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

    重点:家庭制度。

13、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社会问题的界定、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社会控制与社会管理。

    重点: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

14、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社会变迁的涵义、社会变迁的相关概念、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界定和共识以及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重点: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



15、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1)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2)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4)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



16、斯宾赛的社会有机论

(1)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

(2)关于社会的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17、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1)阶级理论

(2)社会变革理论



18、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

(1)滕尼斯社会学的代表作——《公社与社会》

(2)对社会生活的构成及形态的研究

(3)社会学体系中的其他类型

(4)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19、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1)形式社会学

(2)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

(3)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20、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1)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2)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

(3)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



2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1)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

(2)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3)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22、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

(1)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2)帕累托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的思想



23、结构功能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

(2)帕森斯的理论学说

(3)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



24、社会冲突理论

(1)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

(3)科赛的功能冲突论

(4)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理论



25、社会交换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2)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3)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26、符号互动论

(1)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背景

(2)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27、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

(1)宏观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2)布劳构造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3)宏观结构理论的前提

(4)宏观结构理论的基本定理



28、新功能主义

(1)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

(2)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

(3)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



29、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1)交往理论

(2)生活世界与系统



30、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系拿带性观点

(1)吉登斯思想来源、批判对象及基本态度

(2)民族、国家理论

(3)结构化理论

(4)对吉登斯理论的评价



31、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1)实践、惯习与场域

(2)发生结构主义



32、理性选择理论

(1)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2)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3)法人行动理论

(4)对科尔曼理性选择的评价



33、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社会学

(1)后现代思潮简介

(2)福柯的权力系谱学

(3)后现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观点

(4)后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  参考书

《普通社会学理论》 上海大学出版社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 侯均生  南开大学出版社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社会调查方法;        适用专业:社会学;人类学

社会学调查与统计方法

一、复习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和运用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抽样方法、测量技术、问卷设计、访问方法等;具备一定的社会统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

二、主要复习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基本概念和调查方法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及其对具体方法的影响;与社会调查方法有关的概念分析: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调查与研究、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与传统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及其对具体方法的影响;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与传统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的主要类型。

2、选题和研究设计

选题的意义和标准;经验知识和文献资料对选题的作用;课题明确化的具体方法;研究假设、分析单位、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的确定;研究方案设计。

重点:文献述评与选题的关系;研究假设(形式和构成)和分析单位的确定,如何理解层次谬误和简化论,分析单位和调查对象的关系。

3、抽样

抽样的基本概念;抽样调查和普遍调查之间的关系;抽样步骤;抽样方法(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样本规模的确定。

重点:抽样调查和普遍调查之间的关系;抽样步骤;概率抽样方法;样本规模的确定。

4、测量

社会测量的特点;测量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测量的统计意义);测量的信度(再测、复本、折半)和效度(表面、准则、建构),效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量表设计(总加量表、李克特量表、社会距离量表、语义差别量表);操作化(概念、变量、指标)及其方法。

重点:测量层次及其相互关系;量表设计;操作化(概念、变量、指标)及其方法。

5、问卷设计

封闭式问题问卷的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题型和答案设计;问题的语言和常见错误;问卷的长度和问题的顺序。

重点:在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一份具体的分卷(封闭式问题、编码、栏码)。



6、资料收集方法

访问法(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法(参与观察和结构式观察)的主要类型;访问程序和技巧;访问员的挑选和培训;访问法和观察法的特点。

重点:无结构式访问、参与观察、访问程序和技巧。

7、资料整理(处理)方法

资料的审核和复查和汇总;编码技术和录入方法; 数据清理;统计表和统计图。

重点:资料的汇总、编码技术、数据清理和统计表绘制。

8、资料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意义和作用;单变量分析和双变量分析;相关和因果关系;交互分类(列联表);详析模式。

重点:测量层次和统计方法的运用;列联表分析;集中量数和离散量数分析;常用的双变量统计方法;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卡方检验。

9、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结构;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区别;撰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点: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撰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参考书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袁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社会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翁定军,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4-21 12:54:0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谢谢!
3#
发表于 2006-8-8 18:07:38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

顶一下
我找了好久了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05: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