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方回应大明宫遗址公园裂缝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7 12: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安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就相关报道作出回应
  自然沉降致含元殿遗址保护砌体裂缝
  本报讯 (记者 王荣忠) 近日,有网络媒体发表了对链接标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建设质量[/url]质疑的报道。昨日,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邀请相关专家、媒体记者前往现场查看,并向媒体做了解释、通报。
  相关文保专家认为,塌陷裂缝等情况均处于遗址的保护砌体之上,系自然沉降所致。目前,遗址保护砌体结构稳定,遗址本体是安全的。
  现场勘查
  专家:遗址本体是安全的
  昨日,记者在小雨中走上宏伟的大明宫含元殿夯土遗址,几条裂缝分布在基面之上,最宽处可达10余厘米,周围设有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禁止游人靠近。
  据大明宫遗址区文物局局长吴春介绍,含元殿遗址工程从1993年就开始实施,2004年保护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和日本三方共同完成。
  她告诉记者,含元殿遗址从唐末到现在,历经千年自然风化及后期人类生活破坏,遗址本体已残破不堪。
  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设计凝聚了中外专家的智慧,由于此前国际国内还没有先例可借鉴,工程设计方案论证历经5年。在按照尊重考古资料、保证唐代遗存完整、再现当年含元殿基台规模和形式等原则下,采用特殊工艺在唐代遗址表面上覆盖3~5厘米细沙,再回填约50厘米的黄土作为保护层,其上铺砖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方式既保护了遗址本体,又从外观上基本展示了建筑基台的雄伟气势。
  保护行动
  整体维修工作即将展开
  据介绍,从竣工之日起,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的稳定性就一直在系统的监测中。2007年由于雨水等原因,遗址基台发生局部沉降,含元殿西侧铺砖及侧壁出现裂缝。2008年底,由于受汶川地震的影响,栖凤阁阁台局部出现下沉,侧壁出现多处裂隙,铺砖隆起。文物部门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的同时,进行了局部应急性抢修和加固。
  近两年来,含元殿保护砌体的维护修补仍在不断进行。监测数据表明,保护砌体的裂缝均在工程设计的可控范围内,遗址本体是安全的。
  特别是今年入秋以来,西安遭遇多年不遇的持续降雨天气,造成含元殿及翔鸾阁铺砖已出现的裂缝有加大趋势。遗址区文物局采取遮盖措施,严密监测。11月9日,土遗址保护专家现场探勘、紧急会诊。12月2日,抢修方案编制单位6位专家又再次现场踏勘、采样分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22:0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